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豌豆怎麽種?

豌豆怎麽種?

豌豆是壹種半耐寒作物,喜歡溫和濕潤的氣候,不耐幹熱。以下是我精心為妳整理的。讓我們看壹看。

1.良種選擇:可選擇白豌豆、中晚4號、中晚6號、荷蘭豆、豌豆1、不需要豆尖1、美豆苗等品種。

二、深耕細作:豌豆不宜連作,種植豌豆的地塊每隔4-5年改種壹次。深耕細耕,根據品種特性和土壤排水情況確定畦寬,菜高品種1.5m * * *壟溝* * *兩行,糧高品種2m * * *壟溝* * *四行,矮品種2.5-3.5m * * * *六行。

3.施好基肥:播種前每畝施腐熟糞肥2500公斤,過磷酸鈣25-30公斤,氯化鉀10-15公斤,條施或穴施。三元復合肥30-40公斤也可用於穴位敷貼。

4.適時播種:壹般在65438+10月的6月中下旬播種,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每畝10000穴,每穴2-3粒,每畝耗種5-7.5公斤。高稈品種和實生品種要密植。蔬菜高稈軟莢豌豆和高稈甜豌豆,行距70-80厘米,株距30厘米,便於管理和采摘。中晚4號、中晚6號等早熟矮稈品種在165438+的10月下旬播種,每畝耗種量10公斤,行距30-35厘米,株距10-15厘米,每穴2-3粒。

五、田間管理:出苗後及時查苗補缺,中耕除草1-2次。註意苗期追肥,尤其是不施或少施基肥的田地。壹般每畝追肥5-7.5公斤復合肥或5公斤尿素或1.000公斤腐熟的人糞尿。春天氣溫升高,植物開始伸長,高稈品種就會把帶梢的小竹或者帶枝* * *的枝條插在行間,把葉* * *去掉,讓豆類植物攀援生長。豌豆不耐水漬,春季註意清溝排水。開花結莢時需要的養分多,每畝施尿素7.5公斤,三元復合肥5公斤。灌漿期噴施1%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兩次。

六、適時收獲:根據進食方式確定收獲時間。壹般豌豆種子在開花後15 ~ 18天種子飽滿時收獲。當70-80%的豆莢變黃時,收獲幹豌豆;菜用豌豆* * *荷蘭豆* * *開花後12-14天幼莢未結果時采收;豌豆苗在播種後30天左右,苗高65438±08cm時,采用頂嫩枝;盛開時作為飼料收割;作為綠肥,收獲豆莢後及時翻壓。

豌豆種植要點

***1***主要栽培品種

中皖6號、中皖4號、馬灣、世英大白菜皖1等。

***2***邊境土地整理。

選擇土地平坦、排灌方便的田地,土壤以微酸性至中性為宜。避免連作,必須與非豆科作物輪作,至少每3-4年輪作壹次。

施足基肥,壹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2000-3000公斤,過磷酸鈣30-40公斤,均勻撒播後深耕耙作深畦,畦高壹般20-25厘米,寬1米,但畦寬30-40米。

***3***播種

秋季多播種,6月下旬65438+10月至10月上旬165438+10月,或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下旬。為了爭取時間,最好用塑料薄膜覆蓋,促進提早出苗。播種方式:1 m寬畦,每畦2行,寬畦2-3 m,每畦4-6行,行距60-66 cm,穴距13-17 cm,每穴3粒。如果用棉茬間作,不用翻耕,每排棉株間播種,每穴播種3-4粒。在距播種孔兩側約10 cm的開口點施過磷酸鈣,每667平方米施30-40公斤。

***4***外地管理

苗期淺中耕除草2-3次,可以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播種後如遇幹旱,要及時澆水促進出苗,出苗後適當控水,防止根系過濕腐爛,促進根系深生根。開花結莢期對水分比較敏感,幹旱時要適當澆水,雨天要清溝排水,保持適度的土壤濕度,防止水分過多或幹旱造成落花落莢。

當當地平均氣溫降至5℃左右時,秋播苗應沿種植線施腐熟有機肥,結合培土和翻耕,防止受凍。春季返青後,或春播苗開始拉藤時,追施速效肥或氮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10公斤,促進莖葉生長。嫩莢收獲後,需再施1-2追肥,每667m2施10-20kg復合肥。要求氮、磷、鉀並重,防止偏施氮肥。混苗應在初花期及時拔除。

當苗高20 cm左右時,用細竹竿、蘆葦或細枝豎立人字架,每兩行1架,及時引藤,使藤蔓均勻分布,改善通風透光條件。註意定期檢查,防止倒伏。間作棉田可以留下棉稈爬藤蔓。

* * * 5 * *害蟲控制

豌豆的主要病害是白粉病和霜黴病;害蟲包括斑潛蠅和蚜蟲。當白粉病葉片上出現大部分白色白粉病斑時,用50%多菌靈或20%三唑酮,加1000倍水噴灑2-3次。霜黴病壹般發生在開花結莢期,葉片上出現不規則的黃綠色斑點,可用50%甲霜靈或90%膦甲酸鈉500-600倍液噴灑2-3次。噴灑20%溴氰菊酯或三氟氯氰菊酯2000-2500倍液,可防治斑潛蠅和蚜蟲。

***6***收獲

壹般在開花後7-10天采摘嫩莢。具體來說,嫩莢裏的種子開始形成,在光照下有種子的痕跡時,就采摘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