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寶創始人李經緯於2065年4月22日13: 56永遠地閉上了眼睛,享年74歲。
兩天後,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市的壹棟老房子裏,白色的蠟燭高高地燃燒著,華蓋裏傳來滿屋的抽泣聲,令人窒息。
前來吊唁的人絡繹不絕,很多都是健力寶的老員工,那些白發蒼蒼的老人哭得死去活來。在許多健力寶員工的印象中,李經緯最後壹次出現是在9年前——2004年。
那壹年,健力寶差點被張海關閉,三水政府召開了全體員工大會。李經緯坐在輪椅上,為了鼓舞士氣,他犯了“雙規”罪。他向那些試圖擠進來想和他握手的員工揮手致意,並壹直對他們微笑。
這哭與笑之間,有很多委屈和酸甜苦辣。
如今李經緯走了,“國酒第壹品牌”健力寶在哪裏?
強大的李曼經緯
李經緯的壹生是十分悲慘的,這似乎從他壹出生就註定了。
1939年,李經緯出生在三水縣壹個叫白泥的小鎮上。他是遺腹子,在廣州東山區的孤兒院度過了童年。當他長大後,他開始自己謀生。李經緯從不直言不諱地談論他少年時的經歷。他曾經擦過皮鞋,當過苦力,做過印刷工,在劇院給富人扇過風。然而,他壹天沒去上學。
無獨有偶,三十出頭的李經緯被提拔為三水縣體委副主任,但好景不長。因為被排擠,他被調到三水酒廠當廠長。這壹年,李經緯36歲。
當時這個所謂的“酒廠”只是壹個只有幾個米酒壇子的作坊工廠,最高產值只有1.3萬,年凈利潤只有幾萬。李經緯每天親自把米酒從佛山運到廣州,挨家挨戶推銷。
有人說,李經緯的性格中有壹個賭徒,他壹生中賭了三次才改變了命運。
第壹次是1982。
今年,李經緯無意中聽說有人研制出了壹種“能讓運動員快速恢復體力”的飲料,普通人也能喝,於是他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廣東省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歐陽曉。
李經緯當即決定拿出酒廠微薄的利潤,全力支持歐陽曉繼續研究,試圖開發壹種集口感和營養於壹體的新型飲品。
1984年4月,“健力寶”誕生了,李經緯大展宏圖的時候到了。
壹飛沖天——用最初的成就震驚世界
“健力寶”出來了,怎麽打第壹槍?李經緯決定再賭壹把。
此時,距離洛杉機奧運會開幕不到四個月,李經緯決定以25萬元的價格贊助12支國家隊專用飲料。這對於年產值僅90多萬元,凈利潤不到5萬元的三水酒廠來說,是壹場豪賭。
但是李經緯又贏了。
在這屆奧運會上,中國的運動員獲得了15枚金牌,中國女排更是勢不可擋,擊敗東道主美國隊,實現了“三連冠”的奇跡。在震驚世界、舉國歡騰的同時,海內外媒體註意到中國運動員在喝壹種叫健力寶的飲料,“中國神水”迅速走紅。
(當年女排隊員,教練,健力寶)
“健力寶”壹夜成名,當年銷量飆升至345萬,第二年翻了近5倍,銷售額達到1650萬。到1989,健力寶的銷售額五年暴漲了140多倍!
李經緯的“金牌營銷”大獲全勝。三水縣城每天都能看到從全國各地拉貨的貨車,健力寶壹批車皮最緊俏的時候被炒到兩萬。
嘗到甜頭的李經緯付出了巨大努力。1987以250萬元買下第六屆廣州全運會獨家喝權,推出第壹個電視廣告“新年身體好,請喝健力寶”。1990年再次投入16萬元贊助亞運會,並推出新的電視廣告“想要健康,請喝健力寶”,突出保健功能。
然後我壹轉身,健力寶就在當年5438年6月+10月的秋季糖酒會上拿回了壹筆7.5億的訂單。
此後,“健力寶”壹路高歌猛進。1991年,健力寶成立美國分公司,斥資500萬買下紐約帝國大廈壹整層。1993中策劃了美國第壹夫人希拉裏喝健力寶的照片。“東方神水”健力寶已經穩坐中國第壹品牌,也成為第壹個進入聯合國的中國飲料品牌。
陷入危機
1994年,健力寶成立10周年,李經緯承包了廣州所有的五星級酒店和盛大宴會。
這壹年,健力寶的年銷售額達到18億元,遠遠落後於其他品牌。
今年,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將壹顆小行星命名為“三水健力寶星”,這是世界上第壹顆以公司命名的行星。
1996年,健力寶銷量飆升至70萬噸,遠超百事可樂的50萬噸,成為當時唯壹能與百事抗衡的民族品牌!
1997期間,健力寶達到輝煌巔峰,年銷售額壹舉突破50億元。38層的健力寶大廈拔地而起,總部遷至廣州。健力寶已經成為民族企業的傳奇,把健力寶做大的李經緯也紅了半邊天。
健力寶如火如荼的時候,中國的環境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1996年底,我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國企改革,通過國企重組使產權更加清晰。
許多大型國有企業開始實施國有股退出。當時最著名的案例是湖南友誼阿波羅公司的重組。公司國有股退到20%,80%股份中的40%由管理層和骨幹持有,剩下的40%由民營資本持有。完成轉型的阿波羅發展迅速,被國務院SASAC視為國企改革的標桿。
與此同時,華南的TCL、美的等企業也開始了重組。TCL負責人李東生與惠州市政府簽訂了分權經營協議,政府承諾管理層可以按壹定比例購買增值企業的股權。在廣州,美的集團被出售給其創始人何享健的團隊。
國企改革的趨勢讓李經緯看到了希望,興奮地開始籌劃“股票上市,大廈落成”的戰略問題。
李經緯曾在紅塔集團楚石堅落馬時問身邊的人:假設紅塔山虧損,健力寶虧損,國家要拿錢來補充。損失可能更大。為什麽沒有相應的獎勵?
就這個回答,他可能最後也沒想通。
產權糾紛
健力寶總部遷至廣州是壹件值得慶祝的大事,但卻惡化了健力寶與三水市政府的關系。健力寶集團是當地政府最重要的利稅來源。最高峰時,健力寶上繳的利稅占當地財政收入的45%。
據說健力寶大廈的建設沒有得到三水市政府的批準,高昂的造價讓政府懷疑有轉移資產的嫌疑。為了加強對健力寶集團的控制,該集團開發的每壹個新產品都必須獲得當地政府的批準。
1997年秋,李經緯團隊精心策劃了健力寶的赴港上市。政府審查時,拒絕了李經緯管理團隊購買股票的申請。李經緯壹怒之下放棄上市,企業與政府的惡劣關系正式公之於眾,產權之爭爆發,健力寶開始逐漸沒落。
1999,李經緯向政府提出在公司內部實行員工股份合作制,管理層集資4.5億元購買政府持有的股份。這個計劃又被否決了。
2001,不到四年的時間,健力寶的年銷售額突然從最高時期的54億跌到了31億,上繳政府的利稅也從1億跌到了2000萬。7月,三水政府為健力寶召開聯席會議,決定出售健力寶。
消息壹出,達能、摩根士丹利、匯豐投資基金、新疆德隆等多家投資機構都表示了極大的興趣。
聯席會議三個月後,李經緯被告知參加壹個晚宴,期間被告知健力寶100%股份將以3.8億元出售,買家為新加波第壹食品公司。這個消息讓李經緯氣炸了頭,自己辛辛苦苦經營的健力寶莫名其妙地賣給了壹個外商,但明明出價更高卻被拒之門外。
壹氣之下,李經緯向媒體發布了消息。當時國內媒體充斥著“健力寶被無情賣掉”“中國第壹民族品牌旗幟被砍”的新聞。最終,在輿論壓力下,這個收購計劃流產了。李經緯與政府的關系也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李經緯利用輿論優勢再次提出了他的MBO計劃,願意以4.5億元收購健力寶,這是他人生中的最後壹次賭博。
這個時候,政府找到了壹個好歸宿——杭州娃哈哈。宗是典型的浙商。雖然他對這次收購非常動心,但他非常謹慎。最終,娃哈哈在李經緯的軟硬泡沫下選擇了放棄。
健力寶的銷售壹直拖到2002年6月5438+10月,春節快到了。春節是飲料銷售的旺季,政府決定在旺季到來之前徹底解決銷售問題。於是,他們終於松口,答應給李經緯團隊壹周時間籌錢,讓他壹次4.5億買下健力寶。
然而,就在第6天,四處籌資的李經緯被傳喚到市政府,並被告知他已決定將健力寶出售給浙江SDIC。第二天,匆忙舉行了簽字儀式。浙江SDIC以3.38億元收購健力寶75%的股份,張海出任董事長。
在簽字儀式上,李經緯默默地坐在會場的角落裏。新華社記者拍下了他“含淚面對天空,壹言不發”的照片,第二天刊登在各大媒體上,觀眾為之動容。
簽約儀式後的第九天,李經緯在家中突發腦溢血,從此再也沒有發病。5438+10月中旬,李經緯接到病榻上的通知,他因涉嫌貪腐被“雙規”。直到2011,李經緯被判處有期徒刑15,並處沒收個人財產15萬元。
李經緯的余生已經結束了。
敲鼓傳花
從此,健力寶開始了張海的時代。28歲的張海執掌健力寶僅兩年,企業就開始由盈轉虧,負債達到21億元。供應商停止供應原材料,成品下線速度大幅放緩。
2004年8月,張海被解職。他在任期間,從健力寶轉移和挪用的資金總額達7億元!次年3月,張海因涉嫌“職務侵占”和“挪用資金”被捕入獄,獲刑10年。
2004年,健力寶差點被張海關閉,李經緯坐在輪椅上。他試圖通過“雙規”來鼓舞士氣。他向試圖和他握手的員工揮手,並壹直對他們微笑。多年後,許多員工仍然記得這壹幕。
張海之後,朱維沙接手了健力寶的盤子,但很快就被調查。媒體報道他從健力寶分得51萬股中國平安法人股,讓他獲利40億。希望維沙在2007年免於起訴。
此後,健力寶幾經易手,逐漸衰落。2005年被臺灣省統壹集團收購。
健力寶,壹個可以與百事可樂抗衡的民族品牌,或許已經無法與百事可樂相提並論,但它已經逐漸回歸到李經緯“運動功能飲料”的最初定位,並試圖在市場中尋找出路。
在健力寶官網上,仍然可以看到健力寶連續四年獲得三水區“億元納稅大戶”稱號。或許,健力寶的傳奇還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