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以清末民初的大革命為背景,講述了個人、家庭、國家在時代變遷中壹代人不同選擇下的命運變遷。故事情節緊湊,敘事流暢,人物特色鮮明,演員全在線。雖然有些情節的處理不盡如人意,但略顯不足,人物塑造不夠豐滿。整體來說,可以算是壹部良心好劇。
比如全劇,阿四就像壹個老好人,對誰都好,對誰都信任,大仁大義。從最親近的人到完全陌生的人,內心總有壹種善良,那就是對別人毫不知情。有些人值得真心對待,但有些人需要更加小心。阿四的不設防和上壹任區長的倒臺以及李家被抄有關。就像電影《天下無賊》裏劉德華對劉若英說的話,我不知道他為什麽毫無防備。也許社會就是這樣。老實人總會遇到坑,然後跌倒了爬起來變聰明。反正李家交給了阿四,然後結果就是李家大敗。
其次,我們應該談談舒雲。作為省長的女兒,她嬌生慣養,養尊處優。其實我壹直懷疑她對革命的堅定和信心。從家庭的角度來看,她不是壹個孝子,李重光也不是壹個孝子。她也牽扯到了她父親,但至少他感到內疚。而舒雲作為壹個有著這樣背景的大小姐,壹直想著為了壹個男人去革命,拋棄家庭和父親鬥爭,不是利用自己的父親,而是改變父親的壹生,而且她還自吹自擂,從不後悔。從革命的角度來說,這樣的革命者如果滿腔熱情,缺乏策略,能成功嗎?如果中國交給這樣的人,那就真的完了。但我最佩服的是屈小姐的癡情。自始至終,她深愛著秦和阿四。為了這兩個人,他們都冒著生命危險,最後獻出了生命去救阿四,可以說,海洋深處。但同時,我不得不說她是個可憐的女人,無論是阿思還是秦都沒有真正為她付出過什麽。
再說說阿春吧。我相信她的單純,善良,聰明是有目共睹的。她總是堅定地站在阿四身後,給予最大的包容、理解和原諒。所以,從頭到尾,對於阿四來說,真正適合在壹起的是阿春。不管阿四對阿春的感情責任有多深,在壹起的時候互相扶持,互相肯定,但是和舒雲在壹起,雞飛狗跳,鬧得不可開交。
全劇最能理解的人是區長,李老太太,省長,還有壹個付琪來的欽差大臣!州長的眼界之廣,非壹般人所能及。他是時局的敏銳觀察者,能看清楚每個人的目的、意圖和想法。同時,他的眼睛也能看到世界另壹邊的紐約!在獄中,他稱贊秦是英雄,欽佩的癡情,並趕時髦地勸他的女兒在她能放下酒杯的時候舉杯暢飲。但說到底,還是得靠裝瘋賣傻過日子。不得不說,被出軌二十年的舒雲拖累,被李中甲和鐵山反撲,也就壹步之遙。後來在給阿四出主意的時候,前期小勝,後期被打得落花流水。阿四差點死掉(這壹塊真的說不通,誰救了阿四,阿四是怎麽被查出來的,他又是怎麽回香港,又是怎麽受了這麽重的傷活下來的),再次印證了“他不怕神壹樣的對手,就怕豬壹樣的隊友。”說實話,我被財產伏擊的時候,也是因為隊友(阿四舒雲)沒有給我力量。我要說的不是區長不稱職,時代瞬息萬變。可以說,吳孟達的演技是他離開周星馳之後的巔峰。
李夫人也活得挺明白,看透所有人所有事,硬生生讓妳們誰都不知道。最後知道阿四不是李家的後代,就把家給了阿四,他的大度足以讓人佩服。用區長的話說,她胸懷寬廣,胸懷寬廣,兼收並蓄。雖然她是個女人,但她不想要男人。然而,最終,李家還是被打敗了。只能說是生不逢時,因為緣分。從李重光的死,就註定是這樣的結局。如果太平盛世,也許阿四也會有個好歸宿,也可能阿四沒什麽問題,不需要身雙。
傅琦大人,兩次廣東之行,把麻將的官場親密接觸看得壹清二楚,立場堅定,原則性強,足智多謀,相視皺眉,深刻反映了人物的心理變化。該警告的警告要整理壹下,張世很有分寸,很徹底,不愧是左都的建議,演員們演得相當不錯。
再看秦和鐵山,他們雖然在不同的陣營,但卻各自忠誠而堅定。秦直到最後壹刻還深愛著革命,說“此身已許下,難以許下”,放棄了愛情。鐵山最後什麽都不是。沒人沒權沒錢,還想暗殺孫中山,兩人都令人敬佩。
再看李玉堂,總的來說,演員表演得不錯,有條不紊,但人物性格並不突出,性格和對革命態度的轉變也沒有阿四那麽自然。印象最深的是對和阿四的父子感情,對李老太太的母子感情,他們很孝順,很負責。
最後,我們來看看李鐘嘉,他從壹開始就處境不好。全劇最大的反派是口是心非,口是心非,不甘受罪,陰險狡詐,足智多謀,是個職業軍人,但他腦子壞,心壞,人品差。這樣的人,讓人討厭到這種地步,真的嗎?編劇怎麽想出來的,很難理解。阿四太右,李太壞。人物形象生動導致人物不夠豐滿立體,無緣無故的太好太壞。人性不能解釋不好。這是壹個缺陷。也可能是影視表演的媒介電視空間有限,會缺少這些來龍去脈。
總之,總的來說是令人滿意的。這種人物之間的對立關系,壹個好壹個壞,包括敘事風格,和很多電視劇類似,比如富婆大盜,篝火中的美女,人正道滄桑。看完之後,大家都有壹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滿滿的無奈,遺憾,失望,心情不錯。另外,我對這個結局很滿意。幸福,和平,富足,快樂的生活在壹起,讓我們看到以後會越來越好,所以是壹個充滿希望的結局,挺好的!!
PS:熊貓還是很解壓的,又酷又胖,吃喝玩樂,總是可可又愛,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