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腌制的橄欖果,吃了對人體有害嘛?

腌制的橄欖果,吃了對人體有害嘛?

橄欖傳統制法有二種,壹 是鹽腌曬幹,用以佐膳,稱為:“鹹果”壹是用 甘草和糖同煮,幹後撒上五香粉,稱為:“苦 果”,或五香橄欖,亦有人喜吃生橄欖,或稱 “青橄欖”。上述產品除清甜可口,兼有理氣、 化痰、去滯、開胃、生津,止渴等藥理作用。壹 是鹽腌曬幹,用以佐膳,稱為:“鹹果”壹是用 甘草和糖同煮,幹後撒上五香粉,稱為:“苦 果”,或五香橄欖,亦有人喜吃生橄欖,或稱 “青橄欖”。原料配方:鮮橄欖50千克,白砂糖48千克,食鹽2千克,安息香酸鈉50千克,香焦油150克工藝流程:選料→去皮→腌制→漂洗→捶裂→煮制→浸漬→再煮制→再浸漬→曬制→裹糖衣→曬幹→包裝→成品制作方法:1.選料:選用新鮮、圓潤、形態完整的果實,剔除有黑點的青橄欖。2.去皮:將橄欖用清水洗凈,瀝去浮水,用刨刀刨去薄薄的壹層果皮。3.腌制:每50千克鮮橄欖加入食鹽2千克,分四批放在石臼中,以腳(穿有專用的工作鞋)踩踏20~25分鐘,直至均勻地擦破果皮,透入鹽液,苦味汁液流出後為止。4.漂洗:將經踩踏的橄欖立即放入清水中漂洗幹凈,以去除苦鹹味。5.捶裂:將洗凈的橄欖,用1~1.5千克重的石捶將果肉捶裂... 橄欖又名青果,入口味苦澀而酸,然後久嚼,回味卻清甜生津,齦頰留香。所以民俗取其“苦盡甘來”的寓意,把它當作吉祥如意的象征。橄欖氣味特別清香。能增進食欲,舒暢神誌。 橄欖被用於治病歷史悠久。被國家衛生部公布為藥食兩用的法定果子。 橄欖小知識 橄欖別名又為甘欖、諫果、青子、青果、忠果等。我國的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臺灣等地均出產。橄欖味甘、澀、酸和具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咽喉腫痛、煩渴、咳嗽、吐血、菌痢、癲癇及食物中毒等。 橄欖果肉含有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揮發油、香樹脂醇、鈣、鉀、鐵、鎂、鋅以及少量的蛋白質、脂肪。其中鈣、鉀的含量特別豐富,微量元素鐵、鎂、鋅的含量也較多;維生素C的含量超過蘋果、並含有多量的鞣酸。其核仁所含的橄欖油,是壹種高級的食用油,含有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很高。由於橄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於老人和小孩、病後體弱者是補充營養的佳品,而且橄欖清涼,能消食化痰,對恢復體力,消化不良,肝火熱盛者有良效。 ●橄欖入藥 在民間,橄欖的食療驗方甚多,現舉例如下: 治咳嗽鮮橄欖3~5枚,鮮蘿蔔1個,蘿蔔切開,***煮代茶飲,連服數天。 治麻疹鮮橄欖、甘草各3克,橄欖打破與甘草同煎服,每日1次,連服7日。 治腹脹鹽橄欖30枚,煆炭,研細末,每服5克,每日3次。飯後生姜湯沖服,2~3天為1療程。 治妊娠嘔吐青橄欖不拘量,搗爛,水煎服。 治毒蕈中毒鮮橄欖100克,去核搗爛,加少量水調勻,絞汁服。 治濕疹鮮橄欖100克,搗爛,加適量水煎,使藥液呈青色為度。用消毒棉吸藥液敷患處。 治咽喉炎橄欖2枚,含口內嚼,徐咽其汁,每日3次。 ●橄欖入饌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愛將橄欖用於配菜,烹制出的菜肴別具風味。 橄欖燜白鱔白鱔約600克,半肥瘦豬肉約90克,橄欖15粒,紅辣椒1只,北菇6朵,蒜肉40克。做法是1、白鱔洗凈後,用微滾水燙去滑潺,切件走油。2、橄欖走油後去核,豬肉剁碎,紅辣椒去核,北菇浸軟去腳。3、以豬肉碎釀橄欖,然後以上湯煨軟,將蒜肉炸香,加入白鱔、紅椒、北菇、橄欖與湯汁?煮約30分鐘,即可原汁上碟。 橄欖蘿蔔排骨湯取新鮮橄欖250克,蘿蔔500克,排骨400克。做法是:1、將鮮橄欖洗凈拍松,蘿蔔洗凈切大塊,排骨洗凈斬塊;2、瓦煲放清水適量,逐壹放入橄欖、排骨、蘿蔔;3、先用大火煲開約10分鐘後,轉小火煲1小時左右即可用食鹽調味,略調點味王或雞精便可食用。 新鮮橄欖果的貯藏 存放剛買回來的新鮮橄欖,可用天然原料,不用任何化學品。方法是: 用可飲用的水洗凈橄欖果,然後將它們泡在10%的鹽水裏,這樣可以去除苦味,並可放置6個月。壹般只要苦味達到可接受的程度,就可將橄欖果從浸泡的鹽水裏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