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人參的具體結構如何,各個部位分別叫什麽?

人參的具體結構如何,各個部位分別叫什麽?

中文名:人參

中文科名:五加科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霧靈山、都山)

人參主要分三大類

人參是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幹燥根。在我國,食用人參已有很長的歷史,早在《神農本草經》裏就將它列為上品。唐朝時人們就開始從朝鮮購入野生人參。廣州市藥材公司質管部副主任陳學鵬中藥師向記者介紹說,中藥材行業在經營中是按人參的品質情況及產地和生長環境不同,把人參分為野山人參、園參和高麗參3個品種。各種參裏面按照加工方法還可以細分為生曬參、紅參和糖參等。

園參

人工種植的人參壹般稱為“園參”。

產地:它是人工種植的人參,多在我國吉林壹帶栽種,因此又叫“吉林參”。據考在距今大約250年的清朝,我國東北地區開始將小枝野生人參移植栽種,逐漸發展為采其種子種植,並將人工種植的人參稱為“園參”。它的采挖時間在9月間,壹般挖掘的園參都有5~7年,因為過早挖取的話,人參漿水不足品質不佳。按制法的不同,園參又可分為紅參、糖參等多種。

紅參:把鮮參洗凈,剪去小枝根,蒸2~2.5個小時,取出烘幹或曬幹,制成紅參。紅參又分為兩個種類。其中形態較好,蘆長、身長、側根長的是“邊條紅參”。其他的是“普通紅參”。功效:溫補。

糖參:將洗凈的鮮參放在沸水中浸煮至六成熟左右,撈出用竹針在參身周圍刺孔,放在盆中,倒入糖漿,浸糖24小時後沖去表皮糖漿,再曬幹或用火緩緩焙幹。功效:性平和,可以直接吃,功效不如紅參。

高麗參

產地:和國產的人參為同壹品種,只是因為產於朝鮮和韓國,故而得名。現在市場上的大多是韓國參。采挖時通常要選擇6年以上、漿水足、身長的參條。高麗參也按制法不同分為紅參和白參兩種。

紅參:用高溫蒸汽蒸2小時直至全熟為止,幹燥後除去參須,再壓成不規則方柱狀。功效:溫補。

白參:多選用身短、質較次的高麗參,用沸水燙煮片刻,然後曬幹。功效:性溫和。

特性

人參喜陰濕冷涼氣候,1月平均溫-23---5℃,7月平均溫20--26℃,耐寒性強,可耐-40℃低溫,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要求晝夜溫差小的森林環境,積溫2000--3000℃,無霜期125--150天,積雪20--44厘米,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土壤為排水良好、疏松、肥沃、腐殖質層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pH值5.5--6.2。多生於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或落葉闊葉林下,郁閉度0.7--0.8。主要樹種有紅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地錦槭Acer mono Maxim.、糠椴Tiliamandschurica Rupr. et Maxim.、裂葉榆Ulmus laciniata (Trautv.) Mayr 、黃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蒙古櫟Quercus mongolica Fisch.、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遼東蔥木Aralia elata (Miq.) Seem.等。人參通常3年開花,5~6年結果,花期6~7月,果期7--月。

性狀 生曬參 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長3~15cm,直徑1~2cm。表面灰黃色,上部或全體有疏淺斷續的粗橫紋及明顯的縱皺,下部有支根2~3條,並著生多數細長的須根,須根上常有不明顯的細小疣狀突起。根莖(蘆頭)長1~4cm,直徑0.3~1.5cm,多拘攣而彎曲,具不定根({丁})和稀疏的凹窩狀莖痕(蘆碗)。質較硬,斷面淡黃白色,顯粉性,形成層環紋棕黃色,皮部有黃棕色的點狀樹脂道及放射狀裂隙。香氣特異,味微苦、甘。

生曬山參 主根與根莖等長或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圓柱形,長2~10cm。表面灰黃色,具縱紋,上端有緊密而深陷的環狀橫紋,支根多為2 條,須根細長,清晰不亂,有明顯的疣狀突起,習稱“珍珠疙瘩”。根莖細長,上部具密集的莖痕,不定根較粗,形似棗核。

鑒別 (1) 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細胞。皮層窄。韌皮部外側有裂隙,內側薄壁細胞排列較緊密,有樹脂道散在,內含黃色分泌物。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射線寬廣,導管單個散在或數個相聚,斷續排列成放射狀,導管旁偶有非木化的纖維。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

生曬參粉末淡黃白色。樹脂道碎片易見,含黃色塊狀分泌物。草酸鈣簇晶直徑20~68μm,棱角銳尖。木栓細胞類方形或多角形,壁薄,細波狀彎曲。網紋及梯紋導管直徑10~56μm。 澱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半圓形或不規則多角形,直徑4~20μm,臍點點狀或裂縫狀;復粒由2~6分粒組成。

(2) 取本品粉末1g,加氯仿40ml,加熱回流1小時,棄去氯仿液,藥渣揮幹溶劑,加水0.5mkl拌勻濕潤後,加水飽和的正丁醇10ml,超聲處理30分鐘,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試液,搖勻,放置分層,取上層液蒸幹,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人參皂甙Rb<[1]>、Re、Rg<[1]>對照品 ,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 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2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厚500μm)上,以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日光下顯相同的三個紫紅色斑點,紫外光燈(365nm) 下,顯相同的壹個黃色和兩個橙色熒光斑點。

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乙腈-0.05%磷酸溶液(99:40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03nm。理論板數按人參皂苷Re峰計算應不低於25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人參皂苷Rg<[1]>對照品12.5mg、人參皂苷Re對照品10mg,加甲醇分別制成每1ml含人參皂苷Rg<[1]>0.5mg、人參皂苷Re0.4m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四號篩)1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40ml,加熱回流3小時,棄去氯仿液,藥渣揮去氯仿,連同濾紙筒移入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水飽和的正丁醇50ml,密塞,放置過夜,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50kHz)30分鐘,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5ml,置蒸發皿中蒸幹,殘渣加甲醇溶解並轉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上述兩種對照品溶液各10μl與供試品溶液10~20μl,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人參皂苷Rg<[1]>(C42H72O14)和人參皂苷Re(C48H82O18)的總量不得少於0.25%。

炮制 生曬參 潤透,切薄片,幹燥。

生曬山參 用時粉碎或搗碎。

性味與歸經 甘、微苦,平。歸脾、肺、心經。

功能與主治 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用法與用量 3~9g,另煎兌入湯劑服;野山參若研粉吞服,壹次2g,壹日2次。 註意 不宜與藜蘆同用。

貯藏 置陰涼幹燥處,密閉保存,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