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春季飲食保健用品

春季飲食保健用品

春季飲食保健用品

飲食:宜食甘、發散之品。

在飲食調養方面,要考慮陽氣生於春季,宜食甘化發散之品,不宜酸味。《論蘇文蓄氣之法》說:“肝主春,……肝苦而急,急食而緩之則甘,……肝欲散,用辛食散之,用辛食補之,用酸瀉之”。在五臟與五味的關系中,酸味入肝,收斂,不利於楊琪的生長和肝氣的釋放。飲食要調養其臟腑,即“苦逆其性,所以可取。”欲望是骯臟之神想要的,也就是彌補。受苦的人是被汙穢之神所惡,也就是腹瀉。“弄清了這種關系,就可以有目的地選擇壹些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藥物和食物,如枸杞、郁金、丹參、延胡索等。,並選擇大棗、豆豉、洋蔥、香菜、花生等配方。

日常生活:下厚衣服,上薄衣服

春天,氣候變化很大,天氣由冷轉暖。隨著人體變得松散,對寒冷和邪惡的抵抗力減弱。所以初春生活在北方的人不要去棉襖,年老體弱的人穿衣要謹慎。

錢進方耀主張春天衣服要“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也說:“下半身春天太暖,所以上半身略減,所以養陽之氣。”在春季的日常生活方面,人體氣血需要舒展自如,就像大自然壹樣。要夜臥早起,頭發不戴帽,衣服放松,身體舒展,多參加戶外活動,克服疲倦困倦的狀態,使自己的精神和情緒適應自然,爭取身心和諧,精力充沛。

治未病:阻斷溫邪犯罪之路

另壹方面,春季養生是為了預防疾病,保護健康。尤其是初春,天氣由冷轉暖,各種致病菌和病毒生長繁殖。溫毒致病因素開始移動,現代醫學中提到的流感、腦膜炎、麻疹、猩紅熱、肺炎等也發生並流行。為了避免春季疾病的發生,要經常開窗通風,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的防禦能力。註意口鼻保健,阻斷溫熱邪氣先攻肺的途徑。

太陽是初春季節的靈魂。但陰寒未盡,正處於陰退陽寒去熱的轉折時期,是由寒轉暖的時期。人的抗病能力和適應氣候的能力較弱,流行性傳染病較多,壹不小心就可能被感染,尤其是老弱病殘、兒童和青少年。除了日常的註意事項,還要調整飲食。

日常保健:註重保護肝臟

立春後,天氣忽冷忽熱,氣候變化仍然很大。所謂“春捂秋凍”,可以減少疾病,尤其是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

按性質來說,春屬木,對應肝。中醫認為肝主情誌。所以,立春養生主要是保護肝臟,調節情緒,保持心情舒暢,防止“肝火上湧”。心情好不僅可以防止肝火上沖,還有助於陽氣的成長。避免暴怒憂郁,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良好的心態,都有利於疏肝理氣。中醫認為,春季要特別註意保養肝臟,以適應天氣。所以在飲食調養時,要考慮春季陽氣開始上升的特點,多吃辛、甘發散性的食物,如油菜、香菜、韭菜、蔥、芥菜、白蘿蔔、菊花、大頭菜、茴香、大白菜、芹菜、菠菜等。

運動:節奏慢。

隨著氣溫的升高,人們應該逐漸增加戶外活動,以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氣血循環。比較適合節奏適中的運動,比如春遊、放風箏、散步、慢跑、打太極和不劇烈的球類運動。需要註意的是,這個季節不宜劇烈運動,出汗氣喘,否則可能會消耗陽氣,對身體不好。

走路的時候可以做搓肺運動。肺經在手臂的內側,通過肩窩向下延伸到拇指,所以取上下兩端的穴位按摩會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這兩個穴位比較好找,壹個在肩窩位置的中府,壹個是拇指的少商穴。每天早上起來用手和拳頭敲100下。

食譜推薦:

攪拌馬鈴薯

材料:土豆2個、香蔥、花生、大蒜、青紅椒、花椒、幹辣椒、紅油、油、陳醋、醬油、鹽、熟白芝麻等。

練習:

1.將土豆洗凈,放入蒸鍋。大火蒸20分鐘,直到妳可以用筷子輕松地刺穿土豆。

2.取出土豆,趁熱去皮,放入大碗中,用木勺搗成泥狀。

3.用勺子將土豆泥塑成球狀,放入碗中。

4、紅、青椒洗凈,切成小塊,香蔥洗凈切末,大蒜搗碎。

5.將炒鍋中的油加熱至三成熱,放入花生,煎至金黃色。

6.把幹辣椒洗幹凈,和辣椒壹起放在碗裏。將鍋裏的油加熱至五成熱。

7.將韭菜末、蒜末、紅青椒片放入小碗中,加入陳醋、醬油、鹽、紅油、炒幹花椒油拌勻。

8.將醬汁澆在土豆丸子上,撒上煮熟的白芝麻和花生。

排骨燉芋頭

材料:排骨500g,芋頭300g,香蔥適量,生姜40g,大蔥1根,幹辣椒4個,八角2個,花椒10,桂皮1,香葉1,醬油30ml,料酒65438+料酒。

練習:

1.將排骨剁成5厘米長的塊,放入沸水中煮2分鐘(至血沫析出),用漏勺撈出,用熱水反復沖洗,瀝幹水分。

2、芋頭去皮,切成4厘米見方的塊(如果是去皮的小芋頭),蔥切碎,姜洗凈切碎成小塊(不用刮)。

3.大火燒熱炒鍋裏的油,放入煮熟的排骨,炸2分鐘。待表面略呈褐色時,加入冰糖、姜、蔥、幹辣椒、蒜粉、八角、花椒、桂皮、香葉翻炒1分鐘。

4.沿著炒鍋內沿依次倒入料酒(或黃酒)和醬油。翻炒後加入過不了排骨的開水,轉移到砂鍋中,再次燒開後小火煨1小時。

5.加入芋頭和鹽,再燉20分鐘。離火前撒上小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