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06 汪曾祺《人間滋味》PPT分享

06 汪曾祺《人間滋味》PPT分享

之前以為這學期會很閑(現在不這麽覺得了 T_T),就選了壹門叫《閱讀與欣賞》的選修課。期中作業需要同學們做 PPT,以壹本書或某個主題進行閱讀分享。我做完之後,覺得有些地方還挺有意思,遂整理於此,供部員們參考。

《人間滋味》是講中國的美食與生活的,作者汪曾祺是中國當代作家,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壹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壹個士大夫”。

另外,書讀起來讓人覺得十分寧靜,仿佛來到了慢節奏的鄉下,很愜意。

鑒於此,使用了中國風的PPT設計風格:

直接上圖:

大家好,我是飛宏。我為大家分享的書是汪曾祺的《人間滋味》。

在開始介紹之前,先來賣壹個關子。

大家還記得初中的時候,有壹篇課文講“高郵的鴨蛋”嗎?

這篇文章,就收錄在汪曾祺的《人間滋味》裏面。

雖然是初中學的,但現在卻還記得壹清二楚,足以說明我是壹個吃貨……啊不對

足以說明,這篇課文的內容是如此精彩,讓人印象深刻。

我來讀壹段文字吧:

大家有沒有想試試?現在電商很方便,我搜了壹下,也不貴,大家可以去買來嘗嘗。

好,回到正題上來,我們來看看作者。

汪曾祺,是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

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壹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壹個士大夫。”

他是沈從文先生的入室弟子。

汪曾祺壹生經歷了無數苦難和挫折,受過各種不公正待遇,

盡管如此,他始終保持平靜曠達的心態,並且創造了積極樂觀詩意的文學人生。

這壹點,我們待會從書裏就能感覺出來

《人間滋味》是壹部經典的美食散文集,

文章的主要敘述對象包括地方風味、家常小菜、民間特色美食等內容,

無論是談蘿蔔、豆腐、栗子,還是談韭菜花、手把肉、故鄉的元宵,

在他的描述之下,

所有吃過的和沒有吃過的食物,全部都是美食。

這本書中每篇文章的篇幅都不長,

非常適合用零碎的時間來閱讀。

嗯,既然這是壹本講吃的書,那我自然也應該要摘抄壹兩段出來給大家看看,是吧:

我在各大美食網上找了壹下,發現很多食譜都是用的這種瀝幹了水的豆腐,相對來說很硬。

而汪曾祺所說的“以南豆腐為佳”,是指用那種非常嫩的豆腐。

放在四川,就叫豆花。

我自己也覺得應該用嫩壹點的豆腐,因為這樣的豆腐才有豆子的清香,

與香椿的香氣搭配起來,才是絕配。

再來講講這個過橋米線。

書中對過橋米線的描寫段落挺長的,讀起來費時間,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讀。

不過,汪曾祺的這段話,倒是引起了我的註意:

我想了壹想,何止是過橋米線如此呢!

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平常吃的東西也大多是快餐,

壹把辣椒花椒下鍋爆炒,再加上蔥姜蒜,這就算得上好吃了。

當然,我並非說這種做法不好,只是覺得它沒有靈魂,

吃起來味覺上滿足了,但是呢,不管是廚師或者食客,都感受不到壹種敬意,

壹種對待食物、對待生活的虔誠的尊敬與向往之情。

說到這裏,我突然覺得,

某些宗教裏的飯前祈禱,

它的目的,是不是就是要教人們要懷有敬意,記得感恩呢?

這壹個問題可以去調查壹下。

但是話又說話來,

看到壹盤剛做好的、熱氣騰騰的菜端上來,

對於吃貨來講,

要讓他停下筷子去念壹段禱詞,恐怕是壹種折磨啊。

開個玩笑開個玩笑。

這本書,除了單純地談吃,也有許多對生活的哲思,譬如這壹段:

我想起來,古龍也說過類似的話:

這個意思就是說,壹到菜市場裏面,這個人的煩惱壹定會煙消雲散,重新萌發對生活的熱愛。

我也是深有感悟的。

有時候心情不好吧,就自己去買點菜回家做來吃。

滿腦子都是想著要買什麽菜和怎麽去做,自然就沒有空去煩惱了。

等到吃飽喝足,肚子和精神上都滿足了,

也就有了精力與熱情去對付各種事情了。

嗯……最後,再簡單談壹下我的感受吧。

我是“囫圇”讀完這本書的。

書中描寫的諸多美味,在讀的時候是讓人直流口水的,

但壹合上書,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興許在以後吃到那些事物的時候,

才會突然想起來在《人間滋味》中讀到過吧。

這本書除了講吃的之外,還包含了作者的生活態度。

在《<旅食與文化>題記》的末尾,汪曾祺這樣寫到:

這本書沒有什麽很深的道理,如果非要說,那就是這種樸素恬淡的生活態度吧。

我這幾天讀這本書,看完心中都會覺得十分平靜。

同時,也能看到體會到生活中各種細節所呈現出的樂趣了。

這兩張圖片,壹張是銀杏大道,壹張是圖書館,

覺得場景非常漂亮,就隨手拍了下來。

我想,這就是發現生活之美吧。

啊,扯遠了。

總之呢,希望自己能壹直保持對生活的興趣,

也常存這種平靜的生活態度吧。

最後,也希望大家能抽空去讀壹讀這本書,

保準讓妳能夠重新體會到生活的本味。

謝謝傾聽。

等壹下!

還有壹個彩蛋!

在看書的時候,作者時不時地會用壹些烹飪的專業詞匯,

我簡單收集了壹下,與大家分享。

做菜,常見的方法很多,比如這些:

煎、炒、炸、蒸、燉

烘、燒、烤、燜、拌

這些大家都很熟悉,還有壹些有意思的字:

煨:把生的食物放在火灰裏慢慢烤熟。如:煨栗子、煨芋

汆:把食物放到沸水裏稍微壹煮,某些地區直接把這種烹飪方式叫做“燙”。

煸:把菜肴放在熱油裏炒到半熟,以備再加作料烹熟。如:把蔥花、姜絲先煸壹煸

焯:把蔬菜放到沸水中略微壹煮就撈出來,例如“焯白菜”。

煲:用文火煮食物,慢慢地熬

當然,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表示烹飪方法的字,這裏就不再壹壹例舉。

我的分享結束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