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蒲公英幾乎被傳得無所不能,那麽它有什麽作用呢?

蒲公英幾乎被傳得無所不能,那麽它有什麽作用呢?

說起蒲公英,我很熟悉。小時候農村到處都是。蒲公英又名紫花地丁,為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原產於歐洲,生長在世界各地。它在歐洲和亞洲被食用了幾個世紀。在中國,它是除東南、華南各省以外幾乎全國各地最常見的野菜資源,耐寒、抗旱、抗澇。整個生長期無病蟲害,不易被化肥、農藥和城市工業“三廢”汙染,屬於真正的純天然綠色食品。那麽從藥用的角度來說,蒲公英有哪些功效呢?是萬能的嗎?下面我談談我的看法。

蒲公英簡介

從傳統醫學的角度來看,蒲公英是“解熱涼血的重要藥物,極其廉價,大有作為”。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筆者發現蒲公英在《唐本草》中首次有記載:“味甘、平、無毒。家庭主婦乳房腫脹。”《本草經》中記載蒲公英可治瘡毒、邪刺、狐尿刺。《本草綱目》中記載,蒲公英主要用於治療婦女乳癰,解除食物毒性,消食化滯,清熱解毒,消除惡性腫毒、結核、腫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水通淋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疔瘡、乳癰、目赤、咽喉腫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蒲公英的化學成分包括香豆素、木質素、黃酮類、甾醇類、酚酸類、萜類、多糖、揮發油、氨基酸、色素、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為黃酮類、香豆素類、酚酸類、萜類、甾醇類和多糖類。蒲公英具有多種藥理作用,主要有抗菌、抗氧化、抗炎、抗腫瘤、胃腸保護等方面。

根據2006年金苑對蒲公英營養成分的測定,每100g蒲公英含水分40.55g,粗纖維5.69g,粗脂肪4.88g,粗蛋白4.56g,總糖38.98g。據統計,蒲公英每100 g氨基酸總量為8143mg,高於大多數同類野生植物。它含有至少17種氨基酸,其中7種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必須通過食物來補充。蒲公英中還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B-胡蘿蔔素,其中維生素C和維生素B2含量最豐富,分別達到2.73mg/100 g和7.28 mg/100 g..另外,在其礦物質元素中,鉀的含量非常高,是鈉的8倍,所以蒲公英也是壹種不可多得的高鉀低鈉食物。

解讀蒲公英的藥用價值

第壹,廣譜抗菌作用。發現蒲公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對肺炎鏈球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也有壹定的殺菌作用。其提取物在壹定濃度下能抑制結核分枝桿菌,殺滅鉤端螺旋體,對大多數皮膚真菌也有壹定的抑制作用。原因與黃酮類、酚酸類和多糖有關。因為它能加速破壞細菌細胞膜的完整性,導致金屬離子、蛋白質和糖類的滲出,使細胞代謝紊亂,最終使細胞死亡,從而起到抗菌作用。

第二,抗氧自由基作用。研究表明,主要與其酚類、多糖、總黃酮等成分有關。蒲公英提取物總黃酮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能有效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和羥基自由基,抑制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此外,蒲公英提取物對酪氨酸酶活性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從而減少黑色素的產生和色素沈著。三、抗腫瘤作用,朱H等研究發現,蒲公英根提取物在不誘導非癌細胞毒性的情況下,特異性有效抑制人胃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其作用是通過靶向lncRNA結腸癌相關轉錄因子1發揮的。此外,張學等人還發現蒲公英松油醇和羽扇豆醇可能是抑制MCF-7乳腺癌細胞增殖的活性物質。此外,研究表明蒲公英揮發油還具有抗乳腺癌作用。

第三,能抗胃損傷,保護胃黏膜。蒲公英對應激誘導的大鼠胃潰瘍模型、幽門結紮和無水乙醇誘導的大鼠黏膜損傷模型具有不同的保護作用,其抗胃潰瘍和抗胃黏膜損傷作用可能與胃組織中內源性PGE2的含量有關。吳燕玲等發現蒲公英中的阿魏酸和齊墩果酸具有促進胃腸動力的作用,且齊墩果酸的藥理活性強於阿魏酸。蒲公英對清醒大鼠胃酸分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10g·kg-1對胃酶分泌的抑制率可達97.6%。在麻醉大鼠用pH=4的鹽酸生理鹽水灌胃實驗中,蒲公英對組胺、五肽胃泌素和氨甲酰膽堿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第四,免疫調節。蒲公英能改善和增強小鼠的細胞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對環磷酰胺引起的免疫功能損傷有明顯的恢復和保護作用。蒲公英能增強動物的免疫功能,其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於免疫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實驗表明,蒲公英多糖還能顯著提高小鼠的脾臟指數和胸腺指數,促進免疫器官的生長發育,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第五,蒲公英還有利尿作用。如上所述,在其礦物質元素中,鉀的含量非常高,是鈉的8倍。因此,它不僅有利尿作用,而且不會造成鉀的流失。

蒲公英真的萬能嗎?

謠言!!!蒲公英不是萬能的,這是別人過度的“神話”,或者是某些商家為了宣傳自己的產品,打著蒲公英“相關藥理作用”的名義進行的虛假包裝。從我對其藥用價值的解讀來看,雖然壹些相關實驗表明其提取物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好的療效,但請註意這壹點,即藥理作用≠臨床價值。這樣的新冠肺炎疫情,板藍根的藥理實驗可以在體外抑制新冠肺炎,但不代表它可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因為體外實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目前,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疫苗”,沒有特效藥。雖然國內外對蒲公英的體內外藥理作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對人體的研究很少。雖然蒲公英尚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但其安全性仍缺乏臨床證據,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確,需要進壹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