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現代人物李增元簡介

現代人物李增元簡介

畢業院校:南京國家戲劇學院等。

作品:《團圓》、《家庭》、《盛世之戰》、《紅鼻子參軍》、《勇敢的隊伍》、《黃橋烤餅歌》等。

主要業績:參演轟動全國的話劇《紫劍南子》,參加南京戲劇學院革命活動,成立南京聯合戲劇社進步戲劇班,參加抗日戲劇隊,從事抗日宣傳,參與新四軍抗日戲劇歌曲創作和編導。

李增元

李增元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文藝工作者和革命烈士。原名李增元,字,又名義三和義安。

李強化課程

1913出生於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寨裏鎮太平街村。1928年秋,縣立中學畢業後,考入曲阜第二師範學院,壹所秘密學校。

看《生產者黨宣言》、《新青年》等革命書刊。我是年底加入中國制片人黨的。1929參加學校黨組織發起並領導的《看見南子》話劇演出,在全國引起轟動。1931考入北平華北大學美術專業。九壹八事變後,他積極參加北平的學生運動。次年秋,因家境衰敗,無力支付學費,被迫輟學。之後去濟南北灣培訓學院當代課老師,利用各種機會給學生灌輸革命思想。1933年2月考入上海美術學院,第二年入西洋畫系。除了主修美術,他還學習木刻。與學校黨組織取得聯系,積極參加黨的活動。1935 7月畢業後,考入新建的南京國家戲劇學院,就讀於戲劇本科班。經該校進步教師約翰·楊介紹,與黃、黃等進步學生壹起參加冬季講座,秘密進行革命活動。1936年夏,南京聯合劇社與進步學生組成演出《趙》、《偷渡》和《蕪湖早餐前》,但演出被當局強制叫停。同年65438+2月,在黨組織的安排下,《放下妳的鞭子》等抗日劇在郊區秘密排練演出。

1937年6月畢業,加入戰時機動話劇團,從南京到武漢從事抗日宣傳活動。盧溝橋事變後,李增元和劇組創作了《保衛盧溝橋》、《盲目的仇恨》等作品。同年2月,在武漢加入新四軍。1938 65438+10月16,新四軍野戰軍成立。李增元成為兵團最早的成員之壹,被任命為話劇團團長。他把自己全部的激情和精湛的藝術獻給了抗日救亡事業。他是壹名作家、設計師、導演和演員,創作並表演了許多受歡迎的戲劇和歌曲。他壹邊排練節目,壹邊指導劇組學習業務知識,導演《團圓》,導演《壹家人》。1939年秋,創作三幕劇《繁昌之戰》第三幕,於1940大年初壹上演。聽眾達5萬多人,受到新四軍政治部和廣大幹部群眾的好評。1940年7月,創作代表劇《紅鼻子參軍》,成為野戰勤務總隊長期保留節目。同年9月,創作了抗日歌曲《勇敢的隊伍》、《黃橋烤芝麻歌》,在軍民中傳唱,影響廣泛,多次受到陳毅的表揚。同年2月表演演唱《紅燈》,1941,元旦在鹽城新四軍禮堂演出成功。黃橋燒餅歌和勇者隊的歲月後,被收錄在《抗日戰爭歌曲集》和《中國音樂紀事》中。

李鋼筋位置

李增元先後擔任新四軍野戰勤務總隊戰區團團長、戰區團副團長、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戰區團團長、新四軍第壹師戰區團團長。1941年2月因肺結核住進新四軍第壹師後方醫院治療。21,醫院突然遭到日軍襲擊,為掩護重傷員壯烈犧牲。塵封50年,大豐縣沒有人知道黃橋燒餅歌的作詞人是誰,更不用說他已經死在大豐縣了,也沒有地方史料可查。在英雄的家鄉,我只知道他50年前迷路了,結婚沒幾天就分居的妻子,獨自等了他幾十年才去世。因為籍貫無法確認,他的名聲被埋沒了。江蘇省大豐縣黨史委員會辦公室經過6年的艱苦調查了解,收集黨史資料,摸清了烈士們的歷史、出生地和生平事跡,使他們的名氣為世人所知。1994 65438+2月31被江蘇省人民政府認定為革命烈士。

李增金墓高清圖片

李增元的評價

1940蘇北黃橋保衛戰後,由李增元作詞、張梅作曲的《黃橋烤芝麻歌》對抗日軍民產生了巨大的鼓舞作用,成為千古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