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村裏所有天真的孩子壹樣,每天都盼著過年。誰讓我爸媽壹直以玉米、高粱、西紅柿為生,只有過年才有好吃的飯吃,所以當“開陽肉”很幸運,大人卻害怕過年。
俯視春綠,俯視夏河,望穿秋水,融化冬雪。壹年壹度的春節就像壹個害羞的女孩壹樣來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殺雞殺鵝。
“我家年夜飯有雞咬!”鄰居毛毛邊說邊流口水。
“我有魚有肉來填‘饞嘴貓’的嘴。”右撇子冬冬說話帶口水。
“我爸買了壹只大白鵝……”我也不甘示弱和夥伴們競爭。
第二天,人們沈浸在節日的快樂中,孩子們大驚小怪,迫不及待地“進口”美味。
生不逢時,不能吃“機”。與節日格格不入的通知來自高音喇叭:
“全體成員,男女老少,立即到生產大隊去吃‘憶苦思甜’飯。”
我的小嘴像豬八戒壹樣咕噥著,很不情願也很無奈的跟著大人們走,卻看到幾桶稻糠菜葉混著糊狀的流質豬食。不知誰奏了壹曲,大家立即投入情感,唱起了——“滿天星鬥月牙,生產隊開會訴苦,萬惡舊社會窮人血淚恨……”。
唱完之後,船長命令每個人盛壹碗...我咬了壹口,把“隔夜飯”倒了出來。媽媽很心疼,偷偷帶我回家。隊長發現後,立刻制止了他,壹個偉人引用了壹個教訓:“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那時候我爸虧欠我們認錯,不然他就“上線”了,可能會變成“漢奸、特務、工賊”的後代,戴著高帽子上街遊行。
漫長的歲月,漫長的歲月,往事壹去不復返。現在我可能應驗了我爺爺的話。我從困境中崛起,成為壹名優秀的園丁。但是當我八歲的兒子平時吃飯的時候,當他對豐富的菜肴挑剔的時候,我忍不住說:沒出息的孩子!
後來我有了壹個想法,我該不該給兒子講這個老故事?有意義嗎?有必要嗎?他能接受這樣代溝的傳統教育嗎?妳說什麽?
憶苦思甜散文2記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村裏經常搞憶苦思甜。顧名思義,就是回憶舊社會的辛酸,懷念新社會的甜蜜。當時大隊也回憶過苦的經歷,生產隊也回憶過苦的經歷,學校也回憶過苦的經歷。因為每次想起苦和甜都要哭,壹開始我把憶苦和憶甜理解為“憶哭思甜”。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改正了。看了這麽多回憶,我感觸最深的是小時候在第二生產隊的回憶。
那時候從上到下記苦經歷幾乎是壹種模式,就是開個會記苦經歷。生產隊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遵循公社、大隊的模式,但由於生產隊白天要參加生產勞動,大多是在村胡同生產隊的三個辦公室裏舉行,直到晚飯。我參加的兩次會議有幾十人,大部分是女委員。這大概是因為女性愛哭,會哭,其次是男性成員,多為生產隊長、副隊長、貧農隊長、會計、倉庫保管員、民兵排長、辦事員等。,還有幾個平時比較活躍的成員,然後還有跟我壹樣跟著大人的小朋友。
甚至生產隊裏的會議也很隆重,可能是當時的情況決定的。首先,我請老貧農談談“家史”和舊社會的苦日子。小時候請貧農組長景和老貧農喬講他們家的家史。他們的父母都是地主的長期勞工,遭受著地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但在回憶慘痛經歷的會議上,他們的表述卻不盡相同。貧農頭子壹上來就淚流滿面,邊哭邊講舊社會的不幸遭遇。成員們壹開始很痛苦,隨著劇情的深入,對萬惡的舊社會變得痛恨。再聽,我覺得難過,我也跟著哭,好像是根據實際需要哭的。其實我抑制不住內心的痛苦,不由自主的哭了。老貧農開始講了幾句,但是講不出來。當他知道自己哭了,女成員受不了了,哭了出來,男成員也抹眼淚。只有困惑的孩子們直勾勾地看著,等壹會兒。
老貧農過完苦日子,就開始唱《不忘階級苦》這首最經典的甜歌:“滿天繁星,月牙兒放光,生產隊開會,訴苦,伸冤。在萬惡的舊社會,窮人的血淚湧進了我的心裏……”當時我和朋友們有時在房間裏唱這首歌,有時在天井裏唱。大部分都是女的唱的,越唱越動情。最後他們哭了又哭,真的像哭了壹樣。現在每次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都覺得當時的人真的很感性,唱的真的很努力,不做作的表現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他們唱出了所有大人小孩心中的酸楚,唱出了甜蜜的歌之後,又因為悲傷的歌引發了他們的感情。她們忍不住哭了壹會兒,有的哭到個別女成員眼淚還在眼眶裏久久不散。
唱著哭著,生產隊長和女隊長領著我們吃了壹頓“苦飯”。我記得我只和我媽吃過壹次苦飯,再也不想吃了。那時候的苦飯是女隊長帶著幾個年紀大的女隊員煮的,大概是圍繞著難吃的目標,大概是野菜,玉米粉,紅薯面之類的混在壹起,沒有油和鹽,吃起來幹幹的,難以下咽,難吃的不得了。現在想來,吃個“苦飯”應該是這樣的,應該是難吃的。吃個苦飯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教育,吃這樣的飯,想想舊社會過去是怎麽過來的,看看現在,就算過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也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時至今日,我始終記得在大胡同生產隊吃“憶苦思甜飯”的經歷,永遠不會忘記,這成了我人生中壹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今天的年輕人不知道如何記住更不用說的苦食,舊社會的苦難,所以他們感受不到新社會的甜蜜。面對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類似教育勢在必行。只有運用國民教育,才能應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甚至戰爭。緬懷慘痛經歷,新舊對比,是為了讓人不忘過去,正視現在,面向未來。要有家國情懷,人與人之間的愛,實現* * *的夢想。不忘初心,卷起袖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吃壹頓苦飯是過去的特殊經歷,在社會發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令人難忘,值得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