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莆田的特產是什麽?

莆田的特產是什麽?

四大名果:興化桂圓

莆田市位於東海之濱,臺灣海峽西岸。由於其獨特的地理氣候資源,極其適合種植龍眼等亞熱帶珍貴果樹。其中,龍眼、枇杷、荔枝、蜜柚是莆田市的四大傳統名優水果,歷來聞名海內外,尤其是龍眼,被譽為“興化桂圓天下第壹”。

莆田龍眼因其獨特的栽培區域,孕育了眾多的品種和優良的品質。全市有80多個品種,全國最多。莆田地處我國龍眼適宜種植區的北緣,日照充足,雨量適中,晝夜溫差大,有利於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糖分)的積累。所以興化桂圓的風味比其他產區的要甜,培育出了很多優良品種。

莆田龍眼的特點是果大、產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即含糖量高)。“水南1”和“友誼106”兩個品種達到國家壹級龍眼標準,國內領先。“松風本”和“立冬本”因其晚熟而備受青睞。主要品種有烏龍嶺、油柑本、水南1、松風本、立冬本等,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成熟,平均單果重13-19g,產量65-72%。

四大名果:枇杷

莆田枇杷品種100余個,主要有解放鐘、長虹3號、莆選1、早鐘6號、白梨等。,且單果重國內最大(解放鐘最大單果重172g,世界第壹)。

技術最先進,主產區長泰鎮被譽為“中國枇杷第壹鎮”。全市現有面積1.1.000公頃,生產面積0.5萬公頃,年產量3萬多噸。銷往全國大中城市。“解放鐘”枇杷選自福建省莆田市。

城廂區迎龍街繡衣中的“大鐘”果然變了味,因發現於莆田解放年1949而得名。其最大單果重可達172克,曾於65438-0954年在西德舉辦的國際農業博覽會上獲得金獎,被譽為“枇杷之王”。“解放鐘”枇杷樹長勢強,枝條粗壯,抗逆性強,結果習性好,產量高,果實倒卵形或長倒卵形(梨形),果皮橙紅色,易剝皮,粗細適中,耐貯運;平均單果重70-80克。經福建省農科院測定,果肉厚度0.93cm,可食率71.46%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1-12%,含酸量0.51%,維生素65.72 mg/65438。

四大名果:荔枝

莆田荔枝始於唐代,北宋蔡襄《荔枝書》稱興化荔枝最奇特。其味甘甜,硬核率高,有解渴滋補的功效。郭沫若先生上世紀60年代初到莆田考察時,曾寫下“荔城遍地荔枝”的詩句,盛贊莆田荔枝。優良品種有“陳子”、“宋家香”、“狀元紅”等。

四大名果:蜜柚

莆田蜜柚又名“文旦柚”,是壹種既適合食用又適合飲用的美味水果。曾被清朝列為貢品,果質優良,氣味芳香,汁嫩味甜。

酸度適中,口感好,風味獨特,李先念校長品嘗後稱之為“無籽蜜柚”。

興化米粉:

自北宋以來,它壹直是興化的著名特產。它是由特種大米精制而成的。現主要產品有興化精米粉、銀絲米粉、方便米粉、粗米粉。興化米粉,細如絲,白如銀,質好味美,耐儲存,攜帶方便,韌性十足,宜煮、宜炒、宜炸,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家用和作為禮物送給鹹宜,是饋贈親友和招待客人的珍品,暢銷國內外。

塗漆木碗:

莆田市選用優質木材,采用精湛的工藝制作碗、碟、盤、杯、碗、盆、花盆蓋和150多種造型典雅精致、色澤光潔明亮的傳統木制漆器,既是日常用品,又是工藝品。漆木碗用料考究,制作精細。漆藝中有傳統的“紅褪光”和“黑褪光”,明如鏡,匯聚光影;有“褪色貼花”和“畫中描畫”,可感無痕,視為風景;有“生漆磨”和“透明磨”,木紋自然清晰美觀。漆木碗有“青石朱莉碗”、“透明暗花鴛鴦碗”、“金珠蓋碗”等20多種。塗漆木碗是家具、旅遊和餐具的絕佳選擇。它們不僅造型典雅、質地優良、色澤鮮艷、簡單美觀,而且無味無毒、經久耐用、不剝落。開水不燙,酸堿不腐蝕,是舉世聞名的優秀餐具。陳列在大廳裏,正面看像滿月,側面看像半顆珍珠。它是壹種供欣賞的工藝品。同時,漆木碗高不超過三寸,只有三分薄,所以攜帶出行非常輕便。

興華桂圓幹

興華桂圓幹是興華地產加工烘焙的桂圓幹,享譽海內外。

桂圓幹營養豐富,具有養血安神、養心健脾等功效。是體虛貧血產後保健的滋補佳品。用優良品種“烏龍嶺”制成的龍眼幹尤為珍貴。根據興化龍眼品種規格,有三種龍眼幹、四種龍眼幹、五種龍眼幹、中龍眼幹、砂龍眼幹。

甘蔗糖

蒲縣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甘蔗之鄉”。甘蔗種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時期。到明朝中期,甘蔗種植和蔗糖生產有所發展,糖制品已銷往江浙各地。但直到20世紀40年代,仍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種的甘蔗是老品種,產量和產糖量都很低。當地作坊生產板糖、紅糖和少量白糖。

20世紀50年代以後,人民政府高度重視蔗糖生產,積極支持和鼓勵農民種植甘蔗。1983建市後,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甘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和單產的不斷提高,促進了糖業的發展。1983年,仙遊縣龍華公社建華大隊榮獲“全國甘蔗生產先進單位”稱號。1985年,全市甘蔗種植面積達到22.6萬畝,甘蔗總產量654.38+0.26萬噸,榨季產糖654.38+0.41.00萬噸,為歷史最好時期。號稱福建“糖倉”之壹。

冰糖

冰糖是由蔗糖和蛋白質通過蒸汽煮沸和靜態結晶制成的。冰糖晶瑩剔透,香甜可口,具有潤喉清心、除煩止渴的功效,是壹種很好的食物。

古代仙遊民間用土竈和大鍋煮冰糖。產品遠銷江浙各地。建國前夕,仙遊有30多家私營冰糖作坊,年總產量超過100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冰糖生產迅速發展。1956以來,人民政府註意發揮甘蔗之鄉的優勢,發展冰糖生產,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和設備改造,逐步提高產品。仙遊食品廠生產的冰糖,產量和質量均居全省同行業之首。仙遊生產的冰糖銷往上海、江西、浙江、安徽、山東、湖南、河北、江蘇等地。僅上海的年銷量就達1000噸。

1972之後,仙遊冰糖生產有了新的突破。鄧爽牌單晶冰糖已成為出口產品,並銷往新加波和也門國家。

仙遊綜合食品廠生產的“荔城牌冰糖”“荔城牌單晶冰糖”榮獲1985優秀產品稱號。1988年全市冰糖產量7411噸,其中出口219噸。1989年,冰糖產量減少到2946噸。

興華米粉

興化米粉是莆田的壹大特產,明代就有出口。產地主要是莆田縣黃石鎮的西洪、清江村,其次是夏迪的張琳、陽城村,西麗、尚輝、夏回、曲橋鄉,市內其他地方有零星加工生產。黃尖米,如米粉及以上,最好。它要經過九道工序。以前是人工操作,現在多是半機械化。興化米粉的特點是細而勻條,色澤潔白,清爽晶瑩,易煮易炒,湯幹,飲食方便,風味獨特。是群眾喜食,逢年過節饋贈親友的佳品。興化米粉市場廣闊,除省內各地外,銷往廣東、江西等地。目前產地工人在外省設作坊生產銷售,或被雇傭加工。1949後遠銷東南亞、美洲、歐洲,深受海外華人的喜愛。近年來,年出口量在800 ~ 1000噸之間。

莆田黑豬

莆田黑豬是福建省地方優良品種之壹,主要分布在長泰、黃石、笏石、靈川、五塘、西天尾、?廬江、涵江及郊區鄉(鎮)。全縣能繁母豬4萬多頭,年產仔豬50多萬頭(據縣畜牧獸醫服務站統計,1988當年防疫仔豬33萬頭),仔豬產量達20多萬頭,暢銷全省。是福建省主要的母豬基地。

黑豬具有適應性強、耐粗飼料、生長快、產肉量高、肉質好、產仔多、母性強、抗熱性和抗病能力強等特點。成年公豬350斤,母豬300斤。經產母豬壹般每胎產仔10 ~ 12頭,最多超過15頭。以長白豬或杜洛克豬為父本,黑豬為母本,雜交壹代具有體型大、生長快、易育肥、產肉率高、瘦肉率高、肉質好等特點。因此,以莆田黑豬為母本是福建省利用雜種優勢的理想母本種源。

莆田黑鴨

莆田黑鴨是福建省特有的產蛋黑鴨品種。據調查,靈川鄉是黑鴨的搖籃,分布在莆田市沿海和南北兩大洋平原(俗稱城關中心兩平原)。目前全市養鴨35萬只,年產量近10萬只,出口廣東、廣西、江西、湖南四省(區)。其主要特點是體態輕盈,行走迅速,耐鹽耐熱能力強,產蛋性能好。母鴨壹年產蛋270-290枚,平均蛋重約70克。白鴨與莆田母鴨雜交生產的半番鴨是優良的肉鴨品種。

烏骨雞

烏骨雞又叫白絲絨雞、蓬松雞或蓬松絲毛雞。莆田縣有700多年的養殖歷史。全縣養雞6萬多只,年產量300多萬只,其中廣東、廣西、湖南三省(區)養雞250多萬只。烏骨雞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並且具有營養和藥用功能。用它制作的烏雞白鳳丸和白鳳酒,在國內外市場上很受歡迎,是出口的珍貴產品。

莆田鞋業

明代莆田制鞋業發達,產品馳名閩南、福州等地。相傳明朝佛教徒陳景邦曾在壹家鞋店應朋友之邀寫了壹個招牌,興高采烈地在上面潑墨。渾厚的“A”字躍上牌匾,既有趣又有嚼勁:“A”字像制鞋設備的錐子,“B”字像制鞋的小刀。至今手工皮鞋工人還在使用這樣的工具。清朝光緒年間,縣城大路街有6家鞋店(前店後廠)。民國初年,大路街有20家鞋店,15 (1926)後,又多了15,在文學路和勝利路開了3家鞋店。漢江鎮還有14布鞋店和1皮鞋店。

1958年9月,莆田程響制鞋社、涵江制鞋社、涵江修鞋社全部合並,成為地方國營莆田制鞋廠。1960年9月,莆田鞋廠、莆田皮革廠合並為地方國營莆田鞋革廠。當時的產品主要是布鞋,由縣百貨公司收購,供應全國各省市,以價廉物美著稱。1979改革開放後,產品從國內銷售走向國際市場。1987年,在國家的支持下,引進制鞋生產設備,手工生產走向機械化生產。麻底登山鞋獲1983外貿部優質產品榮譽證書和1988全國優秀新產品獎、銀獎。當地國營鞋革廠已成為莆田縣的制鞋工業基地。工廠采取了“散花”的方式,派遣技術人員和設備,在17個鄉鎮設立了57個衛星工廠,從事制鞋生產的人數多達20萬,形成了47個城鄉聯合出口制鞋生產集團。1983市場建立後,被全國譽為“鞋城”,吸引了臺、港、澳、美商人投資鞋廠。截止1989年底,當地國有、集體、中外合資、外商獨資鞋廠多達25家(不含城廂區、涵江區),6438+065438從65438到0989,出口38萬雙,貨值3.7億元,占全省出口額的55%,成為全國最大的“鞋城”。產品有註塑鞋、粘膠鞋、麻底鞋、手動布鞋、PU皮冷粘鞋、三通牌運動鞋、PV皮註塑鞋七大類,五千多個品種,遠銷歐、亞、美等25個國家和港澳地區。名品並不少見。莆田鞋革廠於1988年被省政府授予省級先進企業稱號,5月被輕工業部批準為國家二級企業,1990年被輕工業部評為全國輕工業出口先進企業,榮獲全國同行業唯壹的“金龍騰飛”金杯獎。1989年,三通牌和鮑蕾牌運動鞋、滑雪鞋、鴿子牌發泡鞋、粘膠鞋榮獲首屆京博會金獎,粘膠女鞋榮獲紡織部優質產品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