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草藥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

中草藥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

竹屬植物

(概要)

毛冬青(分類藥材)、絞股藍(嶺南科學雜誌)、野雞米(華南經濟草本植物)、麥冬(中國藥用植物)、麻竹(廣西中藥藥用植物)、毛竹(江蘇藥用植物)、穿龍薯蕷、何首烏、麥冬等不同名稱。

來源是禾本科植物淡竹葉的全草。

淡竹葉的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40 ~ 100厘米。根狀莖短而稍木質化,須根中部常膨大成紡錘形塊根。莖簇生,細長直立,中空,表面有細縱紋,基部木質化。葉互生;葉片披針形,長5-20厘米,寬2-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並逐漸變窄成柄狀,全緣,兩側無毛或有小剛毛,脈平行,小橫脈明顯,中脈背面明顯突起;葉鞘平滑或者在壹邊有纖毛;葉舌被截斷,長0.5 ~ 1 mm,邊緣堅硬有毛。圓錐花序頂生,長10 ~ 30厘米,分枝少,小穗稀疏,長7 ~ 12毫米,寬1.5 ~ 2.5毫米,伸展或成熟時展開,基部光滑或有剛毛,莖極短;穎片圓形,有5脈,先端鈍,膜質邊緣,第壹穎片比第二穎片短;外稃長穎,披針形,具7 ~ 9脈,頂端數個外稃中空,頂端有短芒,內稃短,膜透明;子房卵球形,2花柱,柱頭羽狀。花期為7月至9月。結果期為10個月。

在山腰,森林和潮濕的地方野生。分布於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省、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這種植物的根莖和塊根(斷骨)也入藥,另文詳述。

5-6月開花前采收,去除須根,曬幹。

幹燥的帶葉莖枝長30 ~ 60厘米。商品經常被切斷。莖枯黃色,中空,扁圓柱形,直徑65438±0 ~ 2毫米;節,葉鞘支持莖,和沿著邊緣的白色長毛。葉片披針形,皺縮卷曲,長5-20厘米,寬2-3.5厘米,青綠色或黃綠色,兩面無毛或被短柔毛,葉脈平行,有明顯的小橫脈,淡而弱。氣息微弱,味道清淡。最好是藍綠色,葉大,莖少,無根無穗。

浙江、江蘇、湖南、湖北和廣東省。此外,安徽、江西、四川、福建、河南等地也有出產。

化學成分:莖和葉含有三萜類成分:蘆竹苷、靛玉紅、蒲公英醇及未受精萜類。也就是說,地上部分含有酚類成分、氨基酸、有機酸和糖類。

藥理作用①解熱作用

竹葉1 ~ 20g/kg口服給人工發熱大鼠有解熱作用,有效成分溶於水,不溶於酒精。皮下註射大腸桿菌引起貓和兔人工發熱。2 g/kg淡竹葉的解熱效力是33 mg/kg非那西丁的0.83倍。

②利尿作用

淡竹葉的利尿作用弱於豬苓和木通,但在增加尿中氯化物排泄方面強於豬苓。

此外,還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對小鼠的毒性致死劑量為0.645g/10g。

加工,去雜去根,切段曬幹。

又甜又淡,冷。

①綱要:“甘、寒、無毒。”

(2)生藥材要領:“味甘淡,性寒。”

歸經①《本草返老還童》:“入心腎。”

②本草綱目:“從少陰、厥陰經入手。”

功能:主要用於清心瀉火、除煩清熱、利小便。治療發熱、口渴、心煩、尿赤澀、尿濁、舌苔腫痛、牙齦腫痛。

(1)提綱:“清熱,利尿,清心。”

(2)必備藥材:“化痰止渴,去火,明目,利尿,治白濁,清熱,散痔毒。”

(3)《秉靈本草》:“除胃熱。”

4《本草續誌》:“清心火,利小便,除煩止渴,小兒痘毒。外病惡性。”

⑤《本草方便方》:“化痰止渴。可用於治療熱煩、咳喘、吐血、嘔吐、驚風等病癥

⑥分類藥材:“治咳喘,明目。”

⑦《現代實用中醫》:“清涼解熱,利尿。治療發熱、口渴、尿澀、失眠、牙齦腫痛、口腔炎。”

⑧廣西中醫記載:“治鼻衄”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3 ~ 5元。

宜避免“品慧要領”:“孕婦不宜服用。”

方劑①血尿的治療:淡竹葉、白茅根為三錢。水煎服,每日壹劑。(江西草藥)

②熱淋治療:淡竹葉4元,燈心草三錢和海金沙2元。水煎服,每日壹劑。(江西草藥)

提醒妳:淡竹葉,中草藥,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