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有哪些不含碘的食物?

有哪些不含碘的食物?

有哪些不含碘的食物?

不含碘的食物有哪些?碘是我們體內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是不能多吃。對於碘,我們直接想到鹽,因為鹽是加碘的。那麽妳對生活中不含碘的食物了解多少呢?如果妳想知道,這裏有無碘食品的內容,希望對妳有幫助!

不含碘的食物有哪些?壹般來說,不含碘的食物主要有蔬菜、水果、粗糧等。植物的碘含量最低,幾乎沒有碘,尤其是水果和蔬菜。相對來說,蛋奶的碘含量較高,其次是肉類,然後是淡水魚。如果真的想吃魚又擔心碘,可以考慮淡水魚。畢竟深海魚的碘含量還是很高的。

了解了不含碘的食物,我們再來看壹波含碘量高的食物,這樣缺碘的人可以補碘,不愛吃碘的人也可以盡量避免。

據研究,碘含量最高的食物是海鮮,如蝦、蟹、深海魚、海帶、紫菜、扇貝、海參等。這些食物含碘量非常豐富。其中海帶含碘量最高,每公斤幹海帶含碘量在240毫克以上,其次是壹系列海鮮。所以不能吃含碘食物的朋友,面對這些食物壹定要抵制誘惑!

說了這麽多,相信大家都知道哪些食物不含碘,也知道哪些食物含碘高,這樣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當然,無論是要控制碘的攝入量,還是要補碘,都要講究壹個正確的方法。盲目抗碘,盲目補碘,都是不健康的。我們應該學會科學飲食。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不妨多學習壹些養生保健的知識,治病防病,為我們的生活增添健康和關愛。

不含碘的食物有哪些?1.不含碘的食物有哪些?

無碘食物有草魚、鯉魚、鰱魚、蔬菜、肉、蛋、豆制品等。

微量元素“碘”是人體必需的生命元素。成年人每天的碘需要量至少為100-150ug。由於年齡和生理的差異,不同人群每日碘需要量為:4歲以下人群70ug,成人150ug,孕婦和乳母200ug左右。所有生活在缺碘環境中的人都會受到缺碘的危害。其中,最脆弱的群體是胎兒、嬰兒、學齡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碘是甲狀腺合成甲狀腺素(t4,t3)的主要原料。t4和t3在調節和影響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的代謝以及組織和器官的生長和發育中起作用。當機體對碘的攝入量不能滿足生理需要時,t4、t3的合成和分泌減少,導致壹系列病理損害,主要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早產、死胎、先天畸形、耳聾、啞、癡呆等。這些損害統稱為碘缺乏。

第二,食用過量碘的幾種危害

過量使用碘會導致甲狀腺腫和甲狀腺功能亢進。

大量攝入高碘食物時,碘會隨食物和水進入人體進行消化。碘過多會導致氧化物活性降低,導致細胞內碘水平迅速下降,容易導致甲狀腺腫大。

過量使用碘會導致患者智力低下。

近年來研究發現,碘攝入過多與智力有壹定關系。調查結果表明,由於長期攝入過量碘,高碘地區學生智力低於適碘地區學生。同時,研究人員在動物身上做過同樣的實驗,過量的碘負荷會使動物的腦重量變輕。學生用碘過多,會出現學習記憶下降等不良反應。

過量使用碘會導致生殖功能下降

研究表明,男性的碘攝入量與男性精子數量成反比。碘過多會降低精子的數量和質量,逐漸導致男性生殖功能下降。

3.缺碘會有什麽影響?

碘缺乏對生殖的影響

碘缺乏會導致生殖功能障礙、先天性異常和圍產期嬰兒死亡。許多資料報道,缺碘地區婦女月經異常、不孕、排卵停止、流產、死胎的發生率遠高於非病區。動物實驗也證實,缺碘動物的妊娠率和產仔率大大降低。缺碘地區先天畸形發生率和圍產兒死亡率明顯增加。婦女補碘後,不僅死胎發生率和圍產兒死亡率下降,而且出生體重明顯增加。說明糾正碘缺乏可以提高生殖功能。

胎兒嚴重缺碘可導致克汀病。

胎兒嚴重缺碘對大腦發育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其嚴重後果是克汀病。所謂克汀病,是指壹種以精神殘疾為特征,並伴有精神綜合征或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疾病。臨床上可分為神經型和黏液水腫型。神經癥性克汀病患者有極其嚴重的精神殘疾,處於*或愚蠢的狀態。大多有耳聾、肢體癱瘓和癱瘓、痙攣或步態共濟失調、斜視等。黏液水腫型克汀病患者有輕微的精神殘疾,處於愚笨狀態。他們有長期甲減的體征:身材矮小,黏液水腫,頭發稀疏,身體比例成熟向後,鼻眶構型。無論是什麽類型的克汀病,在妊娠早期補充足夠的碘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胎兒輕度缺碘會有什麽後果?

在缺碘地區所謂的正常人群中,有相當壹部分人不能構成地方性克汀病的診斷,但他們實際上是異常的。這些人有輕度組合的克汀病癥狀譜,不僅癥狀較輕,而且這些癥狀在人體內是以分散、孤立的方式出現的。可有精神發育遲滯、神經系統障礙或甲狀腺功能障礙,以精神發育遲滯為典型臨床表現,神經系統損傷(包括極輕度聽力障礙、輕度語言障礙、精神運動發育障礙或運動技能障礙)或激素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極輕度軀體發育障礙、極輕度骨齡發育遲緩等。有些人把這些稱為亞臨床克汀病。這是胎兒碘缺乏的部分後果。他們的腦損傷也是不可逆的,其嚴重程度絕對不能低估。因為亞臨床克汀病的發病率遠遠超過克汀病,而且不容易被發現,即使是專業醫生也很難確診。對人口素質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僅次於克汀病。

第四,總結補碘的錯誤觀點

錯誤1:我們已經達到消除碘缺乏的目標,不需要補碘。

中國從1996開始實施全民食鹽加碘政策,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中國從1999開始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人不需要補碘,因為每個人都需要攝入適量的碘來維持甲狀腺功能。

錯誤二:每天吃碘鹽會造成碘過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成人每日碘的推薦攝入量為150微克(最低75微克)。我國碘鹽平均含碘量為20~30 mg/kg,按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5~10克計算,每日碘攝入量約為150~300微克。扣除儲存和烹飪損失後,碘攝入量不會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

錯誤三:沿海地區居民經常吃海鮮,不需要吃碘鹽。

沿海地區的居民經常吃海鮮,所以吃碘鹽是不對的。在不考慮沿海地區烹飪損失的情況下,膳食中84.2%的碘來自碘鹽,只有13.1%來自各種食物,2.7%來自飲用水。如果吃無碘鹽,97%以上居民的碘攝入量會低於推薦攝入量。

錯誤四:缺碘只發生在農村,城市人不缺碘。

城市居民不吃碘鹽,也會導致碘缺乏病。數據顯示,2009年上海市孕婦尿碘水平低於150微克/升的比例占55.4%。

錯誤五:今天吃了太多海帶,體內碘會過多。

短期碘攝入量超標不會給人體健康帶來不利危害。碘是壹種微量元素,攝入過多也會造成不良影響,但只是單次攝入過多不會造成嚴重後果。因為碘的單次攝入量要達到6毫克以上,才能刺激甲狀腺激素的釋放,對人體產生影響。這在生活中很少見,臨床上需要大劑量碘治療某些疾病時也經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