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壹,太陽位於黃經120。酷暑時節,中國民間有喝茶、曬姜、燒香、喝羊肉湯的習俗。
《二十四節氣》說:“暑在六月中旬。暑,暑,分大小,月初小,月中大,今猶熱。”其氣候特點是:“竇指丙為大暑,斯天氣甚猛於小暑,故稱大暑。”夏季節氣正好在“三伏天”中的“中節”前後,是壹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幹旱、澇災、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在很多地區也是最頻繁的。
把天分成四階,最苦的是蒸。
酷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也是壹年中最熱的時候。大暑有三期:“壹是爛草為螢;二、靜待土壤滋潤消暑;下三次雨就行了。”
汾陽市畫家文老師為夏季節氣作畫。
除了西瓜和冷飲,汾陽人還有壹種宮廷小吃,綠豆糕,是明朝傳下來的。
汾陽綠豆糕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獨特的工藝手工制作而成,是很好的夏季產品。
汾陽美食——綠豆糕
每年夏天,在汾陽市的大街小巷,經常能聽到“汾州老字號,新鮮綠豆糕”的吆喝聲。當帶著濃重汾陽口音的喊聲響起,讓人忍不住咽下口水。這叫賣聲來自壹輛三輪車。三輪車後面搭起壹個小涼棚,綠色的布上用白色印著“新鮮綠豆糕”。涼亭下鋪著壹塊白布,有壹塊2尺見方的木板,木板上貼著閃亮的鐵皮,上面整齊地放著綠色的糕點,上面還有壹層晶瑩的白糖,讓人想起白雪皚皚的原野下的綠色麥田。這就是好吃的汾陽綠豆糕。
綠豆糕的由來
相傳,在中國古代,端午節時,人們不僅吃粽子,還要喝雄黃酒、綠豆糕、鹹鴨蛋,以避免暑熱引發疾病。現在,綠豆糕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夏季食品。
綠豆糕的營養價值
綠豆糕的主要成分是綠豆。綠豆,又稱小豆,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中醫研究認為,綠豆性平,味甘寒,入心胃經,有清熱解毒、解暑利尿的功效。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也將綠豆稱為“真正幫助世界的好谷”。綠豆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B2)、胡蘿蔔素、葉酸和礦物質(鈣、磷、鐵)。這些成分對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促進人體健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本草綱目》也記載:“綠豆磨成面,過濾得粉,作餌燜餅,有清熱益氣、調理五臟、寧心健胃之功。”所以胃腸功能消化不良的人更適合吃綠豆糕,可以起到除煩解暑、清熱祛燥、解毒調理五臟的作用。吃了它對人體非常有益,有很多奇妙的用途。
綠豆糕的特點
綠豆糕因其香甜軟糯可口、甜而不膩、營養豐富、老少皆宜而深受人們的喜愛。
壹塊綠豆糕的大小只有三厘米見方。下面是綠色的蛋糕,上面有壹層均勻的糖,讓人垂涎。放壹塊在嘴裏,只覺得軟而不松,細膩不膩。它在妳的嘴裏融化,然後帶著甜絲絲和美味的感覺溢出妳的嘴。越吃越想吃,尤其是夏天,陽光明媚,立馬神清氣爽。這是壹種老少皆宜的夏季食品,是汾陽獨有的“專利”產品。都說汾陽人善美食,從這小小的綠豆糕就能看出來。
綠豆糕的制作方法:
汾陽市有三四家綠豆糕作坊,口味略有不同,工藝大同小異。綠豆糕的主料是純綠豆粉和白糖,輔料是蜂蜜和桂花醬。綠豆糕的制作從研磨到成品大概要經過十幾道工序,配料和火候都極其講究,馬虎不得。
綠豆糕的生產工藝:
(1)將綠豆粉、白糖、蜂蜜、桂花醬、水等混合。按壹定比例混合均勻。把拌好的面放在蒸籠上蒸。註意:(蒸的時間把握很重要,是綠豆糕制作成敗的重要因素)
(2)將蒸好的面條冷卻幾分鐘後,放入特制的木槽中,壓緊壓實。(註意:掌握冷卻時間也是關鍵)
(3)餅體壓實後,在上面均勻撒壹層白糖,脫模後用鏟子將白糖壓均勻。
(4)婚禮生日慶典切餅體,需要定制特制綠豆餅時,需要用特制模具蓋章。
不適合吃糖太多的人也可以享受美味的綠豆糕,汾州綠豆糕,低糖的!
綠豆糕的包裝:
汾陽綠豆糕的包裝很簡單,很環保。壹張包裝紙,壹個方形、標誌性的紅色商標,壹根牛皮紙繩,就是汾陽綠豆糕的“外衣”。
汾陽人用綠豆糕饋贈親友,招待客人。熱情的汾陽人喜歡用綠豆糕饋贈親友,招待來訪的客人。更有講究的人,在婚宴前,奉上壹盤香甜可口的汾陽綠豆糕,既能體現汾陽特色,又能體現宴席的熱情周到,會為婚宴增色不少!
汾陽綠豆糕和汾陽月餅壹樣,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海外旅行者,常常思念家鄉的綠豆糕,最是想家。很多遠在海內外的汾陽人委托人帶離萬裏不遠的綠豆糕,壹方面是因為汾陽的綠豆糕好吃;另壹方面是因為只有這種正品汾陽綠豆糕才是家鄉的味道。
吃綠豆糕的禁忌:
汾陽綠豆糕雖然好吃,但並不適合所有人。孕婦、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骨科疾病患者、神經系統疾病患者、體虛虛寒者不宜多食或長期食用。脾胃虛寒腹瀉的人要小心。
烈日如火,蟬鳴陣陣,炎炎夏日悄然向我們走來。“汾陽老字號鮮綠豆糕”的喊聲又開始回蕩在大街小巷。淳樸的鄉音回蕩在耳畔,甜甜的香氣觸動味蕾。當如溪流般沁人心脾的甘甜從口中蔓延至全身,就是炎炎夏日汾陽綠豆糕給妳最清涼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