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八年級語文上冊課文《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級語文上冊課文《奇妙的克隆》教案

 壹、教材簡介:

 《奇妙的克隆》是壹篇介紹克隆知識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國著名遺傳學家談家楨。文章分四個版塊先介紹克隆的含義,接著寫克隆的實驗,再寫克隆的發展,最後寫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思考。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學習閱讀科普文章,了解克隆知識。

 B.初步了解壹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和說明的方法。

 2、能力目標:

 A.整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並概括文章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

 B.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C.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並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和辨證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容要點。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四、教學難點

 1.結構安排巧妙新穎。

 2.文章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科學道理深入淺出。

 五、教學時間: 兩課時(第二課時略)

 第壹課時

 教學過程:

 壹、談話導入:

 孫悟空,是同學們喜歡的藝術形象。他神通廣大,經常在緊要關頭拔壹把猴毛變出壹大群猴子。請看這壹精彩描述,是我國明代大作家吳承恩的奇思妙想,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可是現在,隨著壹門克隆技術的出現,把這種不可能已經變成了可能。那什麽是克隆呢?它奇妙在哪裏呢?今天,就讓我們壹起走進“奇妙的克隆”領域(出示課件中的課題)文章作者是談家楨,(出示課件)指名讀作者簡介。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昨天晚上老師布置妳們回家預習課文,都預習了嗎?好,現在請大家快速瀏覽壹下文章的四個小標題,想壹想這四個部分都告訴我們哪些內容?(文章分四個版塊先介紹克隆的含義,接著寫克隆的實驗,再寫克隆的發展,最後寫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思考)(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出示課件:含義、實驗、發展、利弊)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課文內容。

 1、這節課,我們打算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組與組之間進行競賽的形式來學習。老師有壹些具體要求:請看大屏幕:

 2、每小組的小組長領表、發表。(教案後面附競賽表格)

 3、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完成答題,教師巡視。

 四、匯報交流,鞏固課文內容。

 1、匯報交流每壹大題的內容。(相機出現課件)

 2、小結:現在請各小組的記分人算出第壹大題到第六大題的分數。

 五、探索質疑:

 1、在文章中,妳們還有哪些問題要提出來的嗎?可以獨立提出來,也可以小組討論後提出來。

 2、老師根據學生的質疑相應出示課件。

 3、如果學生不會質疑,

 老師也可以向學生質疑。相機出示課件。

 六、總結:

 1、本文是壹篇科普文,整個文章是按照邏輯順序進行的。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說明了深奧尖端的生物技術。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壹些克隆動植物,比如克隆鯽魚、克隆黑斑蛙、克隆羊多利等,其實,現在科學家克隆出來的動物遠遠不止我們書上列舉的這些呢,想知道嗎?好,我們壹起來欣賞克隆圖片,(出示課件)

 2、剛才壹起來欣賞克隆動植物的圖片,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克隆技術大事例表,(播放克隆技術大事例表)。

 3、看了這些克隆動物的圖片和克隆大事例表,妳有什麽想說的嗎?

 七、作業:

 有關克隆方面妳還有哪些問題需要我們下節課討論的嗎?想壹想,回去準備壹下,我們下節課再討論。

 《奇妙的克隆》課文內容知識競答

 第小組記分人總分

 壹、按照拼音寫漢字或根據漢字寫拼音。(合計10分)

 náng()胚兩qī()jǐ()椎

 哺()乳繁yǎn()

 二、指出下面的文段中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合計15分)

 1.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壹條幼魚渡過難關。經過80多天的培養後長成8厘米的鯽魚。()

 2.這種魚有“胡須”,生長快,完全像鯉魚,但它的側線鱗片數和脊椎骨的數目與鯉魚相同,而且魚味鮮美不亞於鯽魚。()

 3.壹只母羊就好比壹座制藥廠。()

 三、閱讀第壹部分內容,完成練習:(合計30分)

 1、課文中列舉了先天具有克隆的本領的植物有、、、妳還知道、等植物先天具有克隆的本領。(15分)

 2、來自的的後代群體叫克隆。(6分)

 3、為了說明“克隆是什麽”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多項選擇,9分)

 A、打比方B、作詮釋C、作引用D、舉例子E、作比較

 四、閱讀第二部分的內容,填寫下列表格:(合計15分)

 這壹部分列舉了中外科學家成功克隆出魚類有和,克隆出兩棲類有和,魚類和兩棲類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使科學家把目光投向了類,體現了科學家對科學的追求是個不斷求索探究的過程。

 五、閱讀文章第三部分,完成練習:(合計6分)

 世界上第壹只克隆綿羊的名字叫,它誕生於年。

 六、閱讀文章第四部分內容,回答問題(合計24分)

 課文從哪三個方面寫了克隆技術造福於人類?(先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再概述)(概括出壹方面得8分)

 七、附加題:(探索質疑)

 註意:質疑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可得5分,對有價值的問題能圓滿回答的可得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