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時間的正常值是多少?正常值是12-14秒。有些患者會問,檢測凝血酶原時間有什麽作用?凝血酶原時間是反映肝臟合成功能、儲備功能、病變嚴重程度和預後的壹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凝血酶原時間低可見於婦女口服避孕藥、血栓栓塞性疾病和高凝狀態。
但也不能排除其他疾病,如乙肝、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引起的凝血酶原時間低。
杜主任最後提醒:大家在醫院檢查時壹定要註意凝血酶原時間低。最好去條件好的醫院檢查,了解病情明確病因,及時治療,不耽誤治療時間。
凝血酶原時間檢測
1.
1.1術前檢測。
1.2 DIC共診斷。
1.3抗凝治療試驗。
2.測試項目分析原則
血漿中加入過量的組織凝血活酶和鈣離子,使凝血酶原變成凝血酶,後者使纖維蛋白原變成纖維蛋白。觀察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是凝血酶原時間。
3.標本收集
3.1早上空腹取靜脈血。
3.2 1.8 ml靜脈血+0.2 ml 1.09 mmol/L檸檬酸鈉,倒置5 ~ 8次,充分混合。
4.標本保存:血漿在65438±0小時(3000 r/min× 10分鐘)內分離,室溫保存不超過2小時,2 ~ 8℃保存不超過4小時。分離後的血漿可在-20℃以下密封24小時。
5.標本拒收標準:抗凝劑不符合要求,采血量不準確,有凝血、溶血、脂血、無條形碼、無標簽的標本無法判定。
6.儀器和試劑
儀器:Sysmex CA-7000全自動血凝儀。
試劑:美國DADE貝林公司的血栓素S,用10 ml蒸餾水復溶,37℃水浴15 ~ 20分鐘。2 ~ 8℃(擰緊瓶蓋)可保存5天。
7.操作步驟
7.1輸入工作列表:從主菜單【工作列表】進入工作列表輸入界面,選擇【ID,No. Enter】,輸入第壹個標本號,選擇檢測項目“PT”。用“↑↓”依次輸入其他標本號和檢驗項目,按[Enter]確認,按[QUIT]退出[ID,No. Enter]界面,再按[Enter]使儀器接受輸入任務。
快速批量輸入:輸入壹個標本編號和檢驗項目後,光標停留在該項目上,按【重復】鍵重復輸入整個標本的同壹檢驗項目,編號按升序遞增,按【下壹步】鍵為下壹個樣本架。
樣本號或檢測項目修改:按[Enter Cancel]進行修改,然後按[Enter]確認。
7.2根據上述工作單,將離心分離後的樣品依次放置在樣品架上,然後將樣品架依次排列在取樣器的右側。
7.3確認儀器處於“就緒”狀態,按下[開始]鍵,開始進樣,進行樣品測定。
7.4添加樣品架:按照步驟4.3.1和4.3.2,然後按【Rigester】繼續確認測試任務。
7.5測試後,結果僅傳輸至計算機LIS系統。(具體操作見相應的作業指導書)
8.室內質量控制
8.1質量控制:水平1: CI-Trol1。
第2級:Ci-Trol2
第3級:Ci-Trol3
8.2配置方法:室溫下用1 ml蒸餾水復溶約10分鐘。
8.3質量控制程序
8.3.1在功能欄【QC】中設置質控品各檢測項目的目標值、警告限值和失控限值。
8.3.2將配置好的質控品Level 1加入幹凈的塑料樣品杯中,並放在樣品架上。
8.3.3從主程序中選擇[工作列表],選擇[ID,No. Enter],在編號位置輸入[QC1],選擇測試項目,用[Enter]確認,按[QUIT]退出[ID,No. Enter]菜單,然後按[Enter]接受輸入的工作任務。
8.3.4按[開始]鍵開始測試。測試後,結果會自動輸入到功能欄[QC]欄中的質量控制圖表中。
8.3.5按照相同的操作步驟對二級和三級質控品進行質控分析。
8.3.6檢測患者標本前的質控結果合格。有關質量控制規則的詳細信息,請參考室內質量控制作業指導書。
9.生物參考區間
Pt: 11.0 ~ 14.0秒INR值:0.8 ~ 1.2。
10.臨界值
PT ≥18秒
11.患者結果的可報告範圍
Pt: 7 ~ 100秒
12臨床意義
12.1 PT延長見於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和ⅹ缺乏癥。低(無)纖維蛋白原;在DIC、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維生素K缺乏、肝病和血液循環中的抗凝物質(如口服抗凝劑和肝素)中獲得。
12.2 PT縮短:在先天性凝血因子V升高、口服避孕藥、高凝狀態(早期DIC、急性心肌梗死等)後可見。)、血栓性疾病(腦血栓、急性血栓性靜脈炎)、多發性骨髓瘤、洋地黃中毒、乙醚麻醉。
12.3監測口服抗凝藥(如華法林、雙香豆素)的重要指標。
13.預防措施
13.1樣本采集處理不當,如血液和抗凝劑未充分混合,出現凝塊。混合均勻後,樣品會因用力過猛而發生溶血,從而導致結果變化。
13.2纖溶藥物的影響,如雙香豆素、鏈激酶、脲酶等。
13.3 FDP的增加延長了固化時間。
13.4某些藥物,如口服避孕藥、雌激素、門冬酰胺酶、納洛酮等,會影響檢測結果。
血漿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的測定
1.
1.1術前檢測。
1.2 DIC共診斷。
1.3抗凝治療試驗。
2.測試項目分析原則
用各種激活劑(如粘土)激活待測血漿中的凝血因子ⅶ,然後用磷脂作為凝血的活性表面,激活內源性凝血途徑,使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凝血酶再將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導致血漿凝固。觀察到從加入試劑到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是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3.標本收集
3.1早上空腹取靜脈血。
3.2 1.8 ml靜脈血+0.2 ml 1.09 mmol/L檸檬酸鈉,倒置5 ~ 8次,充分混合。
4.標本保存:血漿在65438±0小時(3000 r/min× 10分鐘)內分離,室溫保存不超過2小時,2 ~ 8℃保存不超過4小時。分離後的血漿可在-20℃以下密封24小時。
5.標本拒收標準:抗凝劑不符合要求,采血量不準確,有凝血、溶血、脂血、無條形碼、無標簽的標本無法判定。
6.儀器和試劑
儀器:Sysmex CA-7000全自動血凝儀。
試劑:肌動蛋白試劑:是壹種不需要復溶的液體試劑。開瓶後直接放入相應的試劑位使用。2 ~ 8℃可保存5天(擰緊瓶蓋,密封小瓶)。
0.025m氯化鈣(CaCl _ 2)在2~8℃下可保存5天。
7.操作步驟
7.1輸入工作列表:從主菜單【工作列表】進入工作列表輸入界面,選擇【ID,No. Enter】,輸入第壹個標本號,選擇檢測項目“APTT”。用“↑↓”依次輸入其他標本號和檢驗項目,按[Enter]確認,按[QUIT]退出[ID,No. Enter]界面,再按[Enter]使儀器接受輸入任務。
快速批量輸入:輸入壹個標本編號和檢驗項目後,光標停留在該項目上,按【重復】鍵重復輸入整個標本的同壹檢驗項目,編號按升序遞增,按【下壹步】鍵為下壹個樣本架。
樣本號或檢測項目修改:按[Enter Cancel]進行修改,然後按[Enter]確認。
7.2根據上述工作單,將離心分離後的樣品依次放置在樣品架上,然後將樣品架依次排列在取樣器的右側。
7.3確認儀器處於“就緒”狀態,按下[開始]鍵,開始進樣,進行樣品測定。
7.4添加樣品架:按照步驟4.3.1和4.3.2,然後按【Rigester】繼續確認測試任務。
7.5測試後,結果僅傳輸至計算機LIS系統。(具體操作見相應的作業指導書)
8.室內質量控制
8.1質量控制:水平1: CI-Trol1。
第2級:Ci-Trol2
第3級:Ci-Trol3
8.2配置方法:室溫下用1 ml蒸餾水復溶約10分鐘。
8.3質量控制程序
8.3.1在功能欄【QC】中設置質控品各檢測項目的目標值、警告限值和失控限值。
8.3.2將配置好的質控品Level 1加入幹凈的塑料樣品杯中,並放在樣品架上。
8.3.3從主程序中選擇[工作列表],選擇[ID,No. Enter],在編號位置輸入[QC1],選擇測試項目,用[Enter]確認,按[QUIT]退出[ID,No. Enter]菜單,然後按[Enter]接受輸入的工作任務。
8.3.5按[開始]鍵開始測試。測試後,結果會自動輸入到功能欄[QC]欄中的質量控制圖表中。
8.3.6按照相同的操作步驟對二級和三級質控品進行質控分析。
8.3.7患者標本檢測前質控結果合格。有關質量控制規則的詳細信息,請參考室內質量控制作業指導書。
9.生物參考區間
Aptt: 20.0 ~ 40.0秒(超過正常對照10秒以上患者結果異常)。
10.臨界值
APPT ≥50秒
11.患者結果的可報告範圍
Aptt: 15.0 ~ 156.0秒
12臨床意義
12.1 APTT常用於篩查內源性凝血系統(ⅷ、ⅸ、?、因子)和監測肝素抗凝治療。
12.2 APTT延長:見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癥(如血友病A和B、接觸因子、ⅶ缺乏癥、VWF等。);多種凝血因子缺乏(如嚴重肝病、維生素K缺乏、DIC、纖溶亢進等。);血液中有抗凝血劑。
12.3 APTT縮短:見於DIC高凝期和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高凝狀態。
12.4是監測肝素治療的首選。
13.預防措施
13.1樣本采集處理不當,如血液和抗凝劑未充分混合,出現凝塊。混合均勻後,樣品會因用力過猛而發生溶血,從而導致結果變化。
13.2纖溶藥物的影響,如雙香豆素、鏈激酶、脲酶等。
13.3 FDP的增加延長了固化時間。
13.4某些藥物,如口服避孕藥、雌激素、門冬酰胺酶、納洛酮等,會影響檢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