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網上搜各種健脾丸,吃各種健脾丸。歸脾丸真的能健脾祛濕嗎?中醫:妳可能用錯了。辨證治療最重要。試試這四個健脾、健脾祛濕、緩解疲勞的經典方劑。
健脾經方:
1,歸脾湯
歸脾湯最早見於《濟生方》,該方由白術、當歸、茯苓、炙黃芪、龍眼肉、遠誌、酸棗仁組成。具有健脾益氣、補血養心的功效,是中醫治療心脾血虛的經典中藥方劑。歸脾湯重在健脾,使氣血生化活躍,血能養心,從而改善心脾兩虛引起的心悸失眠。因此,歸脾湯的保健功能涉及調節免疫、抗氧化、改善失眠和緩解疲勞。
2.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記載於《太平惠民和記局方》。該方劑含有人參、白術、茯苓和甘草。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適用於脾胃氣虛證。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脾胃氣虛患者。現代保健功能有保護消化道、抗氧化、調節免疫、緩解疲勞、輔助調脂減肥等功能。
3.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來源於脾胃學說,以四君子湯為基礎,加入黃芪、升麻、柴胡、當歸等藥材制成。故有補中益氣、升陽解郁之功,用於脾虛下陷、臟器脫垂。與其密切相關的保健功能和機理主要有保護消化道、調節免疫、抗氧化、抗疲勞、輔助調節血脂等。
4.理中湯
理中湯又稱人參湯、文怡湯,最早見於《傷寒論》。它由人參、白術、炙甘草、幹姜等組成。具有溫中散寒、益氣健脾的功效,是治療脾胃虛寒證的經典方劑。其加減方藥主要有附子理中湯、香砂理中湯等。現代研究表明,理中湯的功效與消化道保護、免疫調節、抗氧化等現代保健功能密切相關。
除了以上四個方子,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可以吃健脾的藥和同源的食物。大部分都是甜味的,安全無毒。常見的單味健脾中藥有茯苓、山藥、芡實、白術、葛根、黨參等。生活中可以經常吃壹些。
下面推薦兩種健脾的食療藥膳:
1,健脾山妖湯
取排骨250g,姜片10g,山藥200g,鹽2g,料酒5ml。方法:將排骨放入料酒中,用熱水焯壹下。鍋燒開時,撈出水中的血沫,洗凈,加入剩余的料酒和姜片,放入砂鍋內,用小火煮30分鐘,至排骨八、九成熟,放入山藥煮熟,加鹽,關火後取出。這個排骨山藥湯有健脾益氣,和胃理氣的作用。
2、健脾養胃粥
瘦肉80g,山藥50g,大米100g,麥芽15g,精鹽適量。將以上物品洗凈,大米洗凈後略浸泡,瘦肉切絲,山藥去皮切塊備用;將麥芽放入鍋中煮30分鐘左右,取汁待用;瘦肉、大米、山藥、麥芽汁壹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成粥,加適量精鹽調味。這種粥有健脾養胃,促進消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