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也叫痔瘡。從字義上解釋,痔瘡就是突起的意思,凡是肛門內外突起的軟瘤都叫痔瘡。
突出的實質主要是靜脈曲張,局部肛門直腸腫大。痔組織內不僅有大量高度迂曲、擴張的靜脈,部分血管內還有間質水腫、炎性細胞浸潤和血栓形成。
淄博市中醫醫院肛腸科王麗娜
痔瘡按齒線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齒線是肛門與直腸的分界線,距肛門邊緣約3 ~ 4厘米,呈鋸齒狀。發生在齒線上的叫內痔,發生在齒線以下的叫外痔,越過齒線的叫混合痔。外痔根據性質不同可分為結締組織性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
2.痔瘡是什麽引起的?
痔瘡形成的原因非常復雜,壹般認為是多種原因長期作用的結果。
從內因來說,由於人體是直立的,而肛門位於體腔的最低端,承受的壓力最大,血液回流的阻力也很大,而且肛門靜脈中沒有防止回流的靜脈瓣膜,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血管擴張,變成痔瘡。爬行動物不患痔瘡的事實也可以證明這壹點。
從外因來說,肛門是人體的“出口”,每天都有糞便從中排出。
便秘
拉肚子或者長期蹲廁所的壞習慣,壹方面勢必會過度擠壓和摩擦肛門,使血液回流更加困難,另壹方面會造成局部慢性感染,使血管長期變脆失去彈性,從而導致出血和痔瘡脫出。此外,飲食不良(清潔),過度疲勞,年老體弱,以及其他緩慢。
性病
會成為痔瘡的誘因。
3.我怎麽知道我有痔瘡?
得了痔瘡後最常見的表現是排便時肛門有血冒出或噴出,嚴重者有軟瘤脫出,肛門潮濕或瘙癢,或肛門外有瘤疼。
早期內痔的主要表現是排便時肛門出血,有大量的血和鮮紅的血,有時滴下來,有時像箭壹樣,無疼痛等不適,並有壹定的周期性。長時間出血會導致
貧血
病人感到頭暈、氣短、疲乏無力、精神差。內痔發展到中期,除了出血外,排便時痔核會從肛門出來,排便後痔核可自行恢復。內痔發展到晚期,排便後痔核從肛門出來,不能自行回到原位,需要用手推回。嚴重時咳嗽、走路也可使痔核脫出肛門。經常感到肛門潮濕,並因分泌物增多刺激肛門而發癢。痔核脫出後如果不及時送回,時間長了會腫脹,甚至壞死。外痔發炎或形成血栓時會感到劇烈疼痛。
4.為什麽有的痔瘡疼,有的不疼?
無痛性痔瘡主要是內痔,因為內痔位於齒線上,受內臟神經支配,對疼痛不敏感,所以內痔雖然有出血等癥狀,但感覺不到疼痛。引起疼痛的痔瘡主要是外痔、混合痔、內痔嵌頓,尤其是血栓性外痔、炎性外痔。這是因為外痔位於齒線以下,受脊神經支配,屬於痛覺神經,所以病後對疼痛比較敏感。
5.痔瘡什麽時候必須治療?
1980年,國外壹位學者在壹次痔瘡研討會上總結道:“無肛征勿治,無肛征勿治”。
肛門體征是指肛門局部檢查發現的痔瘡改變,癥狀是指便血、脫垂、肛門潮濕、肛門瘙癢和肛門疼痛。這段話的意思是,只有癥狀和肛門體征才能同時治療。
壹般認為痔瘡只有局部體征,不需要立即治療,但在出現臨床癥狀時盡早治療是非常有益的。如痔瘡出血,長期不治療會導致惡變。
貧血
,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痔脫垂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可能出現痔脫垂嵌頓壞死,不僅疼痛劇烈,還會造成大出血,術後留下後遺癥。但有壹點必須糾正。有些廣告說痔瘡不治療會引起或誘發直腸癌。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有直腸癌誤診為痔瘡的情況,但沒有因果關系。這是混淆概念。
6.痔瘡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麽優缺點?
痔瘡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物理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用於不適合手術的輕度痔瘡或重度痔瘡患者,可以緩解癥狀,暫時緩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