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香蕉梨,英國品種,是自然苗。它是世界上栽培最廣泛的西洋梨品種。在中國國旅大、煙臺、青島、鄭州、黃河故道廣泛栽培,昆明、貴陽也有少數。
果實較大,多數呈粗頸葫蘆狀,平均單果重217g。果皮黃綠色或黃色,偶爾向陽面有輕微紅暈,果面有些凹凸不平,但有光澤,果點小而多,不明顯。莖中間較粗,淺而窄,有溝槽,帶銹,常向壹側突出。萼片中等大小,萼片宿存或殘留;花萼凹陷淺而窄,有皺紋。核心很小,有5個心室。果肉乳白色,質地細膩,石細胞少。經過7-10天的催熟,變得柔軟易溶,汁多,酸甜可口,香氣濃郁。含可溶性固形物12.6%-15.2%,可溶性糖7.91%,可滴定酸0.25%。質量極高。果實不耐貯藏,冷藏條件下可貯藏120天以上。
幼樹生命力旺盛,直立,萌發力強,分枝能力弱。壹般4-5年開始結果,3-5年生枝上以短果枝和結果枝為主,產量高,穩定性好。盛果期後容易老化。
適應性強,喜歡肥沃的沙壤土。抗寒能力弱,在-25℃受凍嚴重;抗病能力也弱,特別容易腐爛。壽命短的主要原因是果實太多,樹木生長勢弱,生病死亡。抗風、抗瘡痂、抗銹病能力強。
胡巴梨是甘肅省武威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用八裏自然苗育成的,金香梨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育成的。美國以巴厘島為親本培育茄子梨。
2.車頭梨(2n=34)
又叫朝鮮梨,從朝鮮引進,像西洋梨和沙梨的雜交種,在我國大部分省區都有引種種植。
果實中等大小,近圓形,平均單果重約170g,最大果實400—500g。果皮黃綠色,陽膜有條紋和紅暈,果面光滑有光澤,果點中小,果點周圍有白色暈圈。花梗更長;莖淺而寬,有溝。萼片宿存或脫落;花萼凹陷淺而寬,有皺紋。核心大小相等,有5個心室。果肉白色,質地細脆;5-7天後,它變得柔軟、多汁、酸酸的。含可溶性固形物10%-14.8%,可溶性糖6.01%-7.02%,可滴定酸0.21%-0.25%;質量中等偏上。水果不耐儲存。除了生鮮,糖水罐頭也可以加工。
植物茁壯成長,樹枝開放。發芽力強,分枝能力中等。4-5年左右開始結果,以短枝為主,高產穩產。如果管理不好,單株之間會出現隔年結果的現象。從整個果園群體來看,是穩定的。
車頭梨適應性強,耐旱,耐瘠薄,抗寒性強,耐-27 - 30℃低溫,耐鹽,抗病蟲害能力強。
以該品種為親本育成的新品種是艾香。
3.蘋果梨(2n=34)
發源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目前以遼寧、內蒙古、甘肅等地為主,新疆、西藏有少量種植。
果實大,不規則,扁圓形,看起來像蘋果;平均單果重211-250g。果皮黃綠色,防曬面膜發紅,果點小。果柄又長又深又窄,有皺紋而且生銹了。萼片宿存,大並且直立;花萼凹陷寬,中等深度,有皺紋和凸起。核心很小。果肉白色,肉脆,石細胞少;果汁,酸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13.8%,可溶性糖8.99%,可滴定酸0.31%。儲存後酸度降低,品質更優。果實極耐貯藏,壹般可貯藏至次年5月。
樹勢壯,生長勢中等,發芽力強,分枝力中等。壹般4-5年開始結果。成年樹主要在3-5年生枝上結短果枝,多產。
適應性強,耐寒,耐-30℃低溫。抗旱耐澇性強,抗黑心病能力強。但抗風、抗藥能力差,也容易感染腐爛。在沙地栽培時,果肉中容易出現褐色的小木塞組織,影響果實品質。
以該品種為親本育成的梨新品種有萍鄉梨、大理梨、早酥梨、金鳳梨等。
4.鴨梨
中國古代品種,原產河北省。在華北、遼寧、甘肅、陜西、四川、新疆均有栽培。
果實中等大小,近短葫蘆狀,果柄壹側常有鴨嘴狀突起,帶銹;單果重160—190克。果皮綠黃色,存放後變黃。果實表面光滑,蠟質,小。果柄長,基部肉質;近無柄凹陷。萼片脫落,花萼深。核心很小。果肉白、薄、脆;果汁很多,清淡香甜,微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13.8%,可溶性糖8.54%,可滴定酸0.20%。質量過硬。果實耐貯藏,壹般可貯藏至次年2-3月。
樹形散圓,發芽力中等,分枝力弱。結果年齡早,壹般四歲開始結果。成年樹主要由3-5年生母枝上的短果枝結果,部分腋芽結果。產量高,但管理不善,容易形成隔年掛果的現象。
以鴨梨為親本育成的新品種有五九香、金蘇梨等。
5.梨(2n=34)
又名刺梨、萊陽刺梨。原產穆平茌平、山東萊陽,是古老的優良品種之壹。山東廣泛栽培,華北、江蘇、遼西、陜西、新疆也有栽培。
果實較大,果為不規則紡錘形,肩部常向壹側突出;平均單果重204—250克。果皮黃綠色,貯藏後變為黃綠色。果點大而突出,果面粗糙,果柄很長,萼片脫落或殘留,花萼淺,果心等長。果肉淺綠、黃白,脆、多汁、甜、微香;可溶性固形物13%-15.3%,可溶性糖10.54%,可滴定酸0.18%,品質優良。果實耐貯藏,壹般可貯藏至次年2-3月。
樹體粗壯,幼樹直立,發芽力中等,結果年齡較晚,5-6年開始結果。
適宜砂壤土栽培,抗旱不耐澇,抗寒性弱,抗黑心病、食果、藥害、風害能力弱。
金鳳梨是以七裏梨為父本育成的新品種,秦鳳梨是以七裏梨為母本育成的新品種。
6.碭山酥梨(2n=34)
又名酥梨、碭山梨。發源於安徽碭山。目前山東、山西、遼寧、陜西、甘肅、江蘇、新疆、雲南都有大量種植。
果實大,近圓柱形,頂部略寬;平均單果重239—370克。果皮黃綠色,貯藏後淡黃色,果點小而密,花梗長,花梗淺而窄,寬而寬,有條銹病或片狀銹病。萼片常脫落,花萼凹陷深而寬。核心很小。果肉白色,中等厚度,脆,多汁,甜,微香;可溶性固形物11%-14%,可溶性糖9.09%,可滴定酸0.14%,品質優良。果實可貯藏,壹般可貯藏至次年4-5月。
該樹潛力大,發芽力強,分枝力中等。4-5年開始結果,產量高。
適應性強,抗寒,抗病蟲害中等,抗黑星病弱,但比鴨梨強。
以碭山酥梨為親本育成的新品種是金蜜梨和蘇秦梨。
7.南果梨(2n=34)
原產遼寧鞍山,是天然苗。遼寧有大量種植,吉林、內蒙古和西北部分省份有少量種植。
果實小,圓形或扁圓形;平均單果重58g。果皮黃綠色,向陽面有鮮紅色暈圈;果實表面光滑有光澤;果點小,有淡淡的光暈。果梗短,梗小,周圍常有凹槽。萼片脫落或宿存。內核大而扁。果肉黃白色,石細胞少,品質優良,采收後即可食用。可溶性固形物15.5%,可滴定酸0.56%;質量過硬。耐運輸,但極其耐儲存,壹般可儲存25天左右。
樹勢適中,發芽強,分枝弱,5年左右結果。
適應性強,抗黑星病,抗寒性強,高接樹在-37℃不凍害。
金香梨是以南果梨為親本選育而成。
8.京白梨
也被稱為北京白梨。原產北京郊區,是較好的品種之壹。現在華北、東北、西北都有栽培。
果實中等大小,扁圓形,整齊;平均單果重111g。果皮黃綠色,貯藏後變黃白色。果面光滑糯,果點小而不明顯。果柄較長,多向壹側彎曲,柄凹陷接近於無,常有溝紋。萼片宿存;花萼凹陷較淺,有皺紋。果肉黃白色,肉厚脆,石細胞少。可溶性固形物13.0%-17.0%,可滴定酸0.82%;質量過硬。不耐儲存。
樹勢適中,發芽強,分枝弱;壹般果實7年左右。結果幼樹產量低,滿果期後每年都能高產。
適應性強,喜冷涼,沙質肥沃,抗寒性強,抗風能力強;梨園的瘡痂病和介殼蟲危害更大。
檸檬黃是以京為親本育成的新品種。
9.Nagshiro (2n=34)
原產日本神奈川縣,為幼苗品種。現栽培於湖南、貴州、福建、江蘇、江西等省。
果實大,圓形或扁圓形;平均單果重189g,最大320g。果皮綠褐色或土褐色,果點大而密,果面厚。果柄長,柄淺而窄,基部肉質;萼片宿存,少數脫落,花萼凹陷淺而寬。核大,果肉乳白色,石細胞少,汁甜;可溶性固形物10.2%-13.8%,可滴定酸0.14%;質量中等偏上。略耐儲存。
樹體粗壯,半開放,萌發力強,分枝弱,4-6年開始結果;收益率高,但容易出現年份。
抗赤黴病和銹病,蟲害少,耐寒;抗風抗旱能力弱。翠富是以常士郎為親本育成的新品種。
10.二公白
產於日本,是鴨梨和真波的雜交品種。在我國江西、福建、湖南、浙江等省有少量分布。
果實大,橢圓形;平均單果重160g g,果皮黃綠色,果面光滑,果點小而稀疏,外形美觀。果梗長,梗淺窄。萼片脫落,花萼凹陷淺而寬。核大,果肉白色,質嫩脆,石細胞少,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0%-13.1%,口感和品質酸甜。耐儲存性差。
樹壯,冠開,枝壯,果早;壹般果實三年生,以短果枝為主;坐果率高,產量高。
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抗旱,抗風,抗黑斑病,感黑星病,耐澇性差。
早脆是以二公白為父本育成的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