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魚的做法都是家常菜。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而我們都知道魚營養豐富,吃起來味道鮮美,對人體有很強的保健作用,所以人們普遍喜歡吃魚。下面,我們來看看各種魚的做法。
大全家常菜1春魚各種魚的烹飪方法
1,香煎春魚
配料:春魚、面粉、姜、料酒、鮮汁、鹽。
生產方法:
1)將春魚略洗,瀝幹水分備用。
2)撒少許鹽,倒入少許料酒去腥,靜置15-20分鐘。
3)在鹹魚條上抹上幹粉(輕輕搖晃去除多余的面粉)。
4)鍋內中高油溫,先放入姜片,再放入春魚,轉中低火煎至兩面金黃,然後倒幾滴鮮美的汁液後出鍋,撒上香菜碎。
2.脆皮煎春魚
材料:春魚250克,啤酒100毫升,高度白酒100毫升,雞蛋2個,鹽,幹澱粉80克,鹽和胡椒粉。
練習:
1)魚洗凈後用高度白酒腌制半小時。
2)將雞蛋打在大碗中,倒入啤酒和鹽,攪拌均勻,慢慢篩入幹澱粉,邊篩邊攪拌,直到面糊粘在筷子上,能呈直線慢慢流下。
3)取出春魚,用毛巾擦幹表面的白酒,放入面糊中,均勻裹上壹層糊。此時將油鍋加熱至四成熱,放入裹好的春魚,用中小火慢慢煎至外觀開始變黃。
4)取出炸好的春魚,然後用大火將油鍋加熱至七成熱,看到表面有煙冒出時,迅速放入之前炸好的魚,再炸十秒鐘左右,看到其金黃色外觀後立即取出春魚;吃之前可以吸幹表面多余的油,撒上鹽和胡椒粉,或者蘸番茄醬吃。
3、麻辣春魚
食材:春魚、芝麻、雞蛋、料酒、胡椒粉、鹽、糖、澱粉。
練習:
1)將春魚清洗幹凈,去腮;用鹽、糖、料酒、胡椒粉腌制5分鐘。
2)準備澱粉、全蛋和適量生芝麻;春魚先在澱粉裏打滾,使其裹上澱粉,魚肉的汁液靠澱粉保持鮮嫩。
將春魚粘上壹層蛋液;最後把春魚裹上壹層芝麻,因為之前蛋液粘了,所以很容易粘芝麻。
3)鍋裏放油,油溫120度時放春魚。從油的溫度來看,可以把芝麻放入芝麻裏,讓芝麻浮起來了。
註意小火的火候控制,等到魚全部浮出來,最後再炸壹下出鍋裝盤。
吃魚的好處
(1)保護視力
中央視網膜變性是老年人失明的常見原因。法國的壹項大規模研究發現,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可以降低衰老導致的黃斑變性風險。
(2)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在美國,心臟病仍然是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通過觀察發現,每周吃壹兩次魚,攝入約2g的omega-3脂肪酸,可使心臟性猝死的風險降低36%,死亡的可能性降低17%。
(3)提高腦力
“如果妳即將面臨壹項重要任務或考試,我建議妳多吃魚。”美國《科學圖書館》雜誌發表的壹項研究指出,將富含ω-3脂肪酸的魚油作為膳食補充劑提供給壹群18~25歲的年輕人。
半年後,他們的腦力得到了穩步提高。原因是研究人員認為ω-3脂肪酸可以影響記憶的儲存功能。
(4)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對32000名女性的研究表明,每天攝入210毫克ω-3脂肪酸,相當於每周吃1脂肪魚或4條瘦肉魚,可使患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降低52%。
(5)促進發展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飲食對孕婦尤為重要,可以促進胎兒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2007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壹項研究發現。
每周吃3-4份包括魚在內的海鮮(約340克),可顯著提高嬰兒出生後的智力水平、語言表達能力和運動能力。
(6)延長使用壽命
16年觀察到的壹項新研究發現,吃魚確實可以幫助人長壽。研究人員發現,魚類中有益脂肪酸的攝入可以降低27%的死亡率,堅持吃魚的人會比不吃魚的人多活兩年。
(7)預防哮喘
兒童期多吃魚可以有效預防哮喘。荷蘭壹項針對7210兒童的研究表明,6~12個月內開始吃魚的兒童,在4歲時患哮喘的風險可降低36%。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可能與多吃魚的抗炎作用有關。
(8)保護皮膚
魚油對皮膚有很多好處,可以調節油脂分泌,有助於保濕。此外,研究表明,多吃魚可以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有利於保護皮膚膠原蛋白,從而防止皮膚下垂、皺紋或下垂。
(9)增加精子數量
對於想懷孕的朋友來說,飲食習慣很重要。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生育中心發現,喜歡吃三文魚、鯡魚和金槍魚的男性精子比其他人多34%。
各種魚做法大全家常菜2 1,清湯魚做法
(1)主要材料
1鯽魚,壹把薄荷和1嫩豆腐。
(2)配件
白胡椒粉少許,鹽少許,雞精少許,姜適量。
用薄荷做魚湯的步驟
1,首先過年要放喜慶的音樂,然後準備材料,鯽魚洗凈切片等著(我真的不擅長切魚,然後刀鈍了,有點難看),把薄荷挑壹點,把老的去掉,留下嫩的部分;豆腐煮熟去腥切片;生姜切片。
2.燒壹鍋幹凈的自來水,把姜片扔進去。這是除臭神器。
3.等水微熱,大概五成熱的時候,把魚頭放下來,因為魚頭還需要壹點時間。
4.水差不多八成熱的時候,上魚片和豆腐。魚片比較好做。
5.然後加鹽、雞精、白胡椒粉調味。如果妳認為太素可以加壹點油,等水燒開大約壹分鐘,這樣妳就可以出鍋了。
6.將薄荷均勻地碼在大碗底部,然後將煮沸的湯均勻地倒在薄荷上。
7.這樣,壹道美妙的雞尾酒——薄荷清湯魚就做好了,熱得叫人欲哭無淚。
2.如何吃魚更健康?
1,先殺活魚再吃:剛宰的魚質量不是最好的,因為魚會有壹個“排酸”的過程,需要壹段時間才會更鮮美。
草魚、鰱魚等小魚應立即冷藏,2小時後煮熟;大魚需要冷藏2小時以上。
2、魚太紅太白不能吃:因魚的品種不同,有金槍魚之類的紅肉魚,也有帶魚之類的白肉魚,但如果魚的顏色太鮮紅或亮白,很可能是染料的“功勞”。
3.不要吃鹹的:水產品可能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在烘幹或腌制過程中,部分蛋白質會分解產生胺類,與亞硝酸鹽結合成為亞硝胺,具有壹定的致癌風險。
4.冷凍後吃生魚片:生魚片中可能有寄生蟲,耐熱、耐低溫能力差,在零下20攝氏度冷凍24小時即可被殺死。
但是,生魚片盤子下面的冰根本殺不死寄生蟲。所以魚只有在原料來源足夠保證的情況下才能生吃。
5.盡量蒸著吃:在所有的烹飪方式中,蒸是最健康的,烹飪溫度低,用油少,可以保護魚中大部分營養成分不被破壞。
水煮或燉煮,魚肉中的壹些營養成分可能會流失在湯中;燒烤溫度高,容易產生有害物質。
而且烤魚用油量也相當大,破壞了魚低脂肪的健康特性;油炸含油量較高,對魚類營養危害更大,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