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筋骨草jingucao
別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破血丹。
英文名HerbaAjugae
來源唇形科植物筋骨草AjugadecumbensThunb.的幹燥全草。
植物形態壹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莖基部傾斜或匍匐,上部直立,多分枝,四棱形,略帶紫色,全株密被白色柔毛。單葉對生,具柄,葉片卵形或長橢圓形,長4~11厘米,盤1~3厘米,先端圓鈍或短尖,基部漸窄下延,邊緣有波狀粗齒,下面及葉緣常帶有紫色,兩面有短柔毛。花輪有數朵花,腋生或在枝頂集成多輪的穗狀花序,萼鐘形5裂,花冠唇形,淡紫色或白色,花冠下唇長約為上唇的2倍,雄蕊4個,二強,子房上位。堅果灰黃色,具網狀皺紋。花期春末夏初。
產地分布生於路旁、林邊、草地、村莊附近及溝邊較陰濕肥活的土壤上。分布於華東、華南及西南地區。
采收加工春季花開時采收,除去泥沙,曬幹。
藥材性狀長10~35厘米,根細小,暗黃色,地上部分灰黃色或黃綠色,密被白色柔毛。細莖叢生,質較柔韌,不易折斷。葉對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匙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3~6厘米,寬1.5~2.5厘米,綠褐色,邊緣有波狀粗齒,葉柄具狹翅。輪傘花序腋生,小花二唇形,黃棕色。氣微,味苦。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歸肺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用量15~30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治療咽喉腫痛,肺熱咳血,跌打腫痛。
藥理研究具有鎮咳、祛痰、平喘、抗炎免疫、抗菌、抗病毒作用。
化學成分含脫皮甾酮、乙酰哈巴苷、杯莧甾酮、筋骨草甾酮B和C、筋骨草內酯、筋骨草糖、黃酮甙、皂甙及生物堿等。
使用禁忌尚不明確。
相關藥方
①治扁桃體炎,咽炎,喉炎:筋骨草15~30克,水煎服。或用筋骨草4~5株,加豆腐***煮,吃豆腐並飲湯。(《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肺熱咯血:筋骨草15克,白茅根30克,冰糖30克。水煎服。(《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③治跌打傷,扭傷:鮮筋骨草加少量生姜、大蔥,搗爛外敷。(《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功效作用
止咳化痰,清熱,涼血,消腫,解毒。治氣管炎,吐血,衄血,赤痢,淋病,咽喉腫痛,疔瘡,癰腫,跌打損傷。
①《本草拾遺》:"主金瘡止血,長肌,斷鼻中衄血,取葉_碎敷之;亦煮服斷血瘀及卒下血。"
②《綱目拾遺》:"專清肝火。"
③《木草再新》:"清火開氣。"
④《植物名實圖考》:"養筋,和血,散寒,酒煎服。""搗敷瘡毒。"
⑤《分類草藥性》:"退火散血,消腫毒。跌打損傷,泡酒服。"
⑥《福建中草藥》:"清熱瀉火,消腫解毒。治痢疾,白喉,喉炎,扁桃腺炎,嬰兒頭面濕疹,疔瘡,牙癰,牙痛,乳癰,狂犬咬傷。"
⑦《四川中藥誌》:"治癆傷,咳嗽。吐血及婦人血氣痛。"
⑧《閩東本草》:"治手掌或手指刺傷,蛇蟲嘆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