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壹天芽:
是指白茶原產地福鼎市每年早春第壹次采摘的茶芽,用來制作十大名茶中的“白毫銀針”。
2.天山白:
中國本土白茶;源於1522。它是由福建寧德天山的原茶樹品種制成的白茶。
嘉靖1522年,寧德縣(今蕉城區)天山茶農采集當地老茶樹“天山菜茶”的鮮葉,制成白茶,向皇室進貢。據明嘉靖《寧德縣誌公辦》記載,84公斤芽茶和12盎司葉茶分別為16公斤和13盎司。
天山的白形是“芽尖如劍,形潤青綠,綠的分明”。其湯清澈黃綠色,鮮甜,水中清香。葉子是新鮮的,綠色的,明亮的。
3、白色銀針:
創立於1796,中國六大名茶之壹的白茶,原產福建,主要產於福鼎、政和、松溪、建陽等地。是中國十大名茶之壹,被譽為茶中的“美人”和“茶王”。它的外表像針壹樣直,披著白色的毛,像雪壹樣銀。
因鮮葉原料均為茶芽,成品茶用白毫銀針制成後,形似針,密布白浩,潔白如銀,故名白毫銀針。其針狀成品茶長約三厘米。
4.白牡丹:
白茶,中國六大名茶之壹,主產於中國福建省政和縣、松溪縣、建陽市和福鼎市、寧德市、南平市,是中國福建省歷史名茶。
因為它的綠葉夾著銀白色的心,形狀像花,沖泡後綠葉托著芽,就像第壹個芽,所以叫白牡丹。
5.壽美:
也被稱為工美,它是壹種由茶芽和茶葉組成的白茶。壽眉葉略豐滿細嫩,芽葉分枝均勻,無老梗,葉卷如眉,香味純正。
其中以茶芽葉制成的生茶稱為“小白”,與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樹芽葉制成的“大白”生茶不同。
茶芽曾被用來制作白銀針,後被改為白銀針和白牡丹,而白色則被用來制作貢品眉毛。
6.白茶:
微發酵茶1是中國茶農創造的傳統名茶。中國六大名茶之壹。指不經殺青、揉撚,只經曬幹或文火烘幹而采摘、加工的壹種茶葉。
具有外觀芽完整、毛飽滿、香清鮮嫩、湯色黃綠分明、口感淡甜的品質特點。
2.屬於微發酵茶,是中國茶中的壹朵奇葩。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頭白發,銀如雪,故名。主產區為雲南福鼎、政和、交城天山、松溪、簡陽、景谷。
3.基本過程包括萎雕、烘烤(或陰幹)、采摘和再加熱。雲南白茶的主要工藝是曬青,曬青綠茶的優點是口感保持了茶葉原有的清香。萎雕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
擴展數據:
價值功效:
白茶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具有醒酒、清熱潤肺、平肝養血、消炎解毒、降壓降脂、緩解疲勞等功效。,並具有獨特巧妙的保健功能,特別針對煙酒過度、油膩食物過多、肝火過旺引起的身體不適和消化功能障礙。
1,治愈麻疹:
白茶可以防癌、防癌、防暑、解毒、治牙痛,特別是陳年白茶可以作為麻疹患兒的退熱劑,退熱效果優於抗生素。在中國、華北和福建,它被廣泛認為是治愈麻疹患者的良藥。
故清代名人周亮公在《肖敏集》中寫道:“產於太姥山洪雪洞的白浩銀針,性寒,與犀牛角同功。它是治療麻疹的聖藥。
促進血糖平衡:
白茶不僅含有其他茶葉固有的營養成分,還含有人體必需的活性酶。長期飲用白茶可顯著提高體內脂肪酶的活性,促進脂肪分解代謝,有效控制胰島素分泌,延緩葡萄粉的腸道吸收,分解體內血液中多余的糖分,促進血糖平衡。
白茶富含多種氨基酸,性寒,有清熱、消暑、解毒的作用。
2、視力:
白茶存放時間越長,其藥用價值越高。白茶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原A,被人體吸收後能迅速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可以合成視紫紅質,使眼睛在暗光下看東西更清楚,預防夜盲癥和幹眼癥。
同時,白茶還含有抗輻射物質,對人體造血功能有顯著的保護作用,可以減少電視輻射的危害。
3、保護肝臟:
白茶片中富含二氫楊梅素等天然黃酮類物質,能保護肝臟,加速乙醇的代謝產物乙醛快速分解為無毒物質,減少對肝細胞的損害。
另壹方面,二氫楊梅素可以改善肝細胞損傷引起的血清乳酸脫氫酶活性升高,抑制肝臟M細胞膠原纖維的形成,從而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大大降低乙醇對肝臟的損傷,迅速恢復肝臟的正常狀態。
同時二氫楊梅素起效快,持續時間長,是護肝解酒的佳品。
百度百科-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