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獲得的消息,部分新鎖定小麥價格集中在1.4元以上,其中中儲糧安徽分公司近期預定的壹批新麥價格為2900元/噸,每斤價格達到1.45元。
實際上,我們在之前的播報中提到,距離新玉米上市還有近5個月的時間,玉米總需求量約為1.1.7億噸。根據目前的市場供應情況,即使大量進口玉米、高粱和大麥,預計市場供求形勢仍將不佳。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小麥的糧食供求不受影響,收購價格只能高於玉米來限制飼料中小麥的用量,從而維持小麥的供求平衡。
在五壹假期之際,我們收到了來自政府的消息。
來自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的消息稱,5月1日後大米競價低價將大幅下調,底價越低下調幅度越大。2020年才會將早秈稻上調35元/噸。
我們知道,以前大米也是通過定向交易流向飼料領域的,但主要是儲存時間延長。現在在玉米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並有進壹步上漲的背景下,降低大米拍賣底價無疑會讓大米流向飼料領域。提供便利條件。
而且按照目前最低2380元/噸的米價,遠遠低於目前玉米市場2900元的主流報價。
此外,我們還註意到,目前拍賣的大米都是2018之後的糧食,這也說明中國從2017及之前儲存的積壓大米可能已經被消耗。
但這並不意味著大米市場會供不應求。
壹方面,根據國家安排的大米拍賣,拍賣數量從最初壹周的1.8萬噸銳減至降價後的90萬噸;另壹方面,作為我國最高收儲品種,目前仍有約65438+4億噸稻谷處於臨儲狀態,相當於全年產量的78%。
此外,進入5月後,南方新季水稻將迎來大規模上市。
除了常規用大米替代玉米飼料的可能性,我們還註意到壹個問題。
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近日公布的2022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第壹批批準名單,杭州瑞豐、中國種子集團等企業研發的4個轉基因玉米品種再次獲批,玉米轉基因育種技術仍在加速推進。
從目前國內養殖業發展情況來看,壹季度受存欄量大、消費不及預期的影響,包括牧源、正邦科技、石聞股份在內的多家生豬養殖企業出現虧損,其中正邦科技每頭虧損超過1萬元。
但從4月底開始,隨著國家中央儲備凍肉收儲的推進和企業去產能等措施的落實,豬肉價格出現了罕見的持續上漲,整個養殖形勢在好轉。
我們再來看看國際市場。目前,印尼棕櫚油問題仍令全球糧油市場頭疼。
據悉,印尼已宣布恢復出口的條件,即當印尼散裝食用油價格降至每升14000印尼盾時,可解除出口禁令。
目前雅加達食用油價格為每升19000至20000印尼盾,約合每升人民幣8.7元。
值得註意的是,在東南亞棕櫚油生產之前,西方國家壹直指責其存在強迫勞動、生態破壞等問題,並因此向印尼和馬來西亞施壓,限制其棕櫚油出口規模。
就在剛剛過去的4月中旬,意大利巧克力巨頭Ferriero在這片土地上停止使用來自Senami種植園的棕櫚油。
但是現在由於印尼的棕櫚油出口禁令,壹切都發生了逆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擔心未來的供應問題。
針對美歐等西方國家對棕櫚油市場的指責,來自馬來西亞的消息稱,美歐為了保護本國的大豆和豆油產業,不斷歧視和打壓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棕櫚油及相關產品。
資料顯示,全球四大傳統糧食供應商均為美歐企業,在傳統大豆、小麥、玉米市場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並逐漸形成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為中心的全球農產品定價機制。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在糧食進口上很難繞過這四個傳統的跨國糧食供應商。
但我們也註意到,在本輪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中,小麥、玉米、大豆等品種居多,而東南亞供應充足的大米市場相對溫和。
然而,最終,全球食品價格上漲對低收入國家的傷害仍然最大。
根據非洲發展銀行的消息,非洲需要為全球糧食危機做好充分準備。壹些非洲國家正在遭受地區沖突、氣候變化和流行病的影響。當前的俄羅斯-烏克蘭沖突正在對包括非洲在內的整個世界產生深遠影響。不斷上漲的能源和化肥價格正在推高非洲的食品價格。
同時,由於西方國家的制裁,俄羅斯小麥很難找到買家。
目前俄羅斯小麥找到買家,成交價的折扣是每噸65438美元+00-20。
同時,為了保證交易順利,俄羅斯賣家還要承擔運輸、保險等額外費用,這使得出口海外的糧食收入損失高達70美元/噸。
但對於歐美等國家來說,目前是賣糧的最好時機,因為全球小麥等谷物價格處於歷史最高位置。
根據四大跨國糧商發布的年報,美國ADM在2021財年取得了最好的業績,營業收入852.49億美元,同比增長32%。2021財年,邦吉實現凈銷售收入591.5億美元,同比增長43%,凈利潤20.8億美元,同比增長81%。嘉吉2021財年實現總收入6543.8+0344億美元,同比增長654.38+07%。
路易達孚為496億美元,同比增長48%,稅後利潤為6.97億美元,同比增長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