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寒風瑟瑟的冬季,最適宜進補,而火鍋則是冬季首選的美味佳肴,在寒意襲人的冬天,與家人好友***品火鍋,暖融融也樂悠悠,既滋補又驅寒。隨著火鍋越來越受人們歡迎,其品種也變得豐富起來,比如深受不少人歡迎的水果火鍋,新奇的巧克力火鍋等。那麽,面對諸多火鍋,冬天吃什麽火鍋最好呢?吃貨們快往下看看吧!
筒骨火鍋
壹、筒骨火鍋
用料:豬筒骨2根、甜玉米1根、蝦4只、魚丸3個、蝦丸3個、魷魚(幹)5塊、金針菇1把、香菇3個、生菜1把、蟹柳1把。姜1塊、小蔥1小把、食鹽適量、生抽1小勺、芝麻醬1勺、拌飯醬1勺、雞精1小勺、芝麻油1小勺、芝麻少許。
做法:
1.準備材料,筒骨洗凈剁成大段;玉米切塊,姜切片,蔥洗凈後打結;
2.砂鍋中放入涼水和筒骨,水量稍多些要完全淹住筒骨,大火燒開持續煮2至3分鐘,將血沫用濾網完全去除幹凈;
3.將玉米、姜片、蔥結加入鍋中壹起煮開;煮開後將火調小,小火燉1.5個小時左右;
4.燉到筒骨上肉軟爛時加入鹽調味,火鍋湯底就做好了,魷魚去除黑膜後斜切十字花刀,開水中放少許料酒焯燙至卷曲立即撈出,和其他火鍋配菜壹起上桌即可。
豬排火鍋
二、豬排火鍋
用料:豬肋排500克、姜5克、蒜2瓣、香蔥3根、大料1個、色拉油適量、料酒5克、鹽4克、生抽8克、老抽5克、豆瓣醬8克、糖3克。蝦仁150克、西蘭花100克、菜花150克、生菜100克、大白菜200克、木耳50克、香菇8朵、牛肉丸5個、蝦餃200克。生抽10克、芝麻醬50克、拌飯醬8克、雞精少許、芝麻油10克、香蔥2根。
做法:
1.鍋中倒入清水,大火煮開後放入排骨,焯燙2分鐘後將排骨撈出瀝幹水分,焯燙的水倒掉不用;
2.鍋中倒入油,大火加熱至油5成熱時,放入大料姜片蒜片煸炒出香味;
3.調小火放入豆瓣醬炒出香味炒出紅油;將排骨放入翻炒約2分鐘;
4.加料酒、生抽、老抽,將顏色炒勻後倒入開水;
5.加入香蔥、少許白糖,小火燉40分鐘,出鍋前再調入少許鹽倒入火鍋中就可以開始燙火鍋了,加入自己喜歡的火鍋配菜;
6.把醬料材料混合在壹起,加少許白開水調制成醬料,美美的享用吧。
椰子雞火鍋
三、椰子雞火鍋
用料:雞肉1只、椰子1個、蟲草花5克、山藥400克、荸薺300克、芥菜300克、墨魚丸300克、醬油50毫升、沙姜10克、紅尖椒2個、金桔2個。
做法:
1.雞切塊洗凈,瀝幹水份,新鮮椰子取椰子汁和椰肉;
2.砂鍋裏倒入椰子汁和椰肉,煮開後放入雞塊,燒開後撈去表面的浮末;
3.雞塊煮熟(煮開後再煮3-5分鐘),放入少量新鮮蟲草花裝飾壹下,即可開吃,鍋內可加鐵棍山藥、墨魚丸、馬蹄、大芥菜等煮熟壹起食用;
4.蘸汁的調配:先把小金桔汁水擠在醬油裏面,再拌上沙姜,喜歡吃辣的再放點紅椒圈,壹碗美味的蘸料就調好啦,非常有地方特色的調配法。
又到了冬季進補時節,我國民間素有“三九補壹冬,來年無病痛”之說。提醒大家: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來采取適合自己的進補方法。對於體質很虛的人,吃壹些熱性的燉品是可以的,常人則不宜多食。不然會造成熱量攝入太多,瘀而化火,生出別的病來。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若是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所吃的補品不僅不能消化,反會增加胃腸負擔,造成消化不良,所以在進補之前,應先調理脾胃,如病後胃腸功能低下者,可先喝壹段時間的桂圓紅棗粥。即使胃腸功能正常的人,也應在進補時加些行氣消脹的陳皮、薏米之類,以免進補肉食阻塞氣機,出現腹脹少食現象。
桂圓蓮子粥
桂圓10克,蓮子20克,紅棗4枚同時放入鍋內,加糯米100克,適量清水,煮至香爛。桂圓蓮子粥具有補血安神作用,適合病後體虛者食用。如大便不成形者,加新鮮山藥,幹咳加百合等。
感冒雞湯
1000克左右的花公雞(或黃母雞)壹只,剁成大塊,放沙鍋內。加水2000毫升,鍋內放入泡發開的十幾個幹花菇,壹塊拍碎的生姜,十幾粒花椒,少量食鹽。手腳怕冷,體虛感冒長期不愈者,可加壹點黃芪、當歸。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燉,1小時左右。壹般感冒時不宜進補。但此湯雞與蘑菇同燉,體虛感冒,病情纏綿不愈者,可與感冒藥同用,以達到驅除病邪,恢復正氣的目的。雞湯可提高人體免疫力,適合感冒後鼻流清涕的風寒表證和體倦氣弱者。其中雞肉溫補脾胃,蘑菇化痰理氣,黃芪、當歸補氣活血,冬季手腳怕冷的虛寒體質者也可常食。需要註意的是,黃母雞具有很強的溫補力,非年老體虛者不宜食用。感冒發熱的人忌服此湯。
當歸生姜羊肉湯
羊肉1000克,放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切成方塊,放入沙鍋內,添適量清水。同時放入當歸、生姜各30克,枸杞、花椒各十幾粒。大火燒沸後,改用小火燉約壹個半小時。羊肉益氣補虛,當歸補血養血,二者合用,相得益彰,是補益氣血的良方,適合於陽虛體質的人天寒時服用。這種人多表現為畏寒,神疲乏力,喜吃熱食,性欲減退,入冬後手腳冰涼等。如在湯中加些紅白蘿蔔塊,3克草果、陳皮,就有了醒脾健胃,促進食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