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傳說
壹方面,臘八粥來自印度。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爾)數獨國王的兒子。他看到眾生身心俱苦,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放棄皇位出家。苦行六年,臘月初八菩提樹下成佛。這六年苦行,壹天只吃壹麻壹米。後人沒有忘記他的苦難,每年臘月初八吃粥留念。“臘八”成了“成佛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前,全國各地的佛寺都舉行佛浴會,誦經,並模仿釋迦牟尼出家前壹位牧民供奉乳糜的傳說,煮香谷果粥供奉佛祖,稱為“臘八粥”。臘八粥被贈送給弟子和善良的男女,以後成為民間的習俗。據說有些寺院,在臘月初八之前,僧侶們會沿街捧著施舍的碗,把收集來的大米、栗子、棗、堅果等材料煮成臘八粥,分發給窮人。傳說吃了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窮人稱之為“佛粥”南宋陸遊的詩說:“今日佛粥多互利,對面是江村存新。”據說杭州名寺天寧寺有壹座存放剩飯的“米棧樓”。平時寺裏的和尚每天把剩菜曬幹,積攢壹年的余糧,在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給信眾吃。稱為“福壽粥”“福壽粥”,寓意吃了能增加幸福感,延年益壽。可見當時的僧人對美食之德的珍視。
據說臘八節來源於“用紅豆扮鬼”的習俗。傳說古代五帝之壹的顓頊,死後把三個兒子變成惡鬼,出來嚇唬小孩子。在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他們認為,由於臘八節的瘟疫,成人和兒童都患有中風,健康狀況不佳。這些惡鬼無所畏懼,只怕赤(紅)豆,所以有“紅豆扮鬼”的說法。所以臘月初八,用紅小豆和赤小豆煮粥,以祛疫迎祥。
據說秦始皇修長城的時候,各地的民工奉命前來,很多年都回不了家,就靠家裏人給他們送飯。壹些家在千山壹水之隔的農民工,無法送飯,導致很多農民工餓死在長城遺址。有壹年臘月初八,沒有飯吃的民工合夥積攢了幾把粗糧,放在鍋裏煮成稀粥,每人喝了壹碗,最後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在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作為紀念。
另壹方面,在西晉,有壹個非常懶惰的年輕人,他總是遊手好閑,什麽也不吃。他的新娘子多次勸他無效。然而到了年底十二月初八,他家已經不做飯了,小夥子餓了。他把家裏的米缸、面袋、鍋碗瓢盆都找了壹遍,把吃剩的粉和可食用的下腳料洗幹凈放進鍋裏,煮了壹碗糊狀的粥喝。從那以後,他就喝了它。當地人借此機會教育孩子每到臘八就煮粥喝,既表示在臘八這壹天不會忘記祖先勤儉節約的美德,也希望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壹方面,臘八節源於人們對忠臣嶽飛的紀念。當時嶽飛率領部隊在朱仙鎮抗金,正值嚴冬九月。嶽家軍衣食無著,饑寒交迫,百姓紛紛送粥。嶽家軍飽餐了壹頓百姓送的“千粥”,結果大獲全勝。那是十二月的第八天。嶽飛死後,為了紀念他,人們在臘月初八用雜糧和豆子煮粥,終於成為壹種習俗。
也有人說臘八節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朱元璋在獄中闖禍受罪的時候,當時又冷又餓,朱元璋竟然從獄中的鼠洞裏搜出了壹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朱元璋把這些東西煮成粥。因為是臘月初八,朱元璋就把這鍋雜糧粥叫做臘八粥。我享受了壹頓美味的飯菜。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朝南皇帝。為了紀念獄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把這壹天定為臘八節,並正式把那天吃的雜糧粥命名為臘八粥。
妳可能還喜歡:臘八節的由來,臘八節為什麽要吃臘八粥,臘八節的習俗。臘八節是哪壹天?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解讀:春節的傳說是“熬夜過年”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婚姻,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的星座,感情組合,看到另壹半,八字計算,名字速配,人生運勢,復合機會。可以點擊底部壹個贊或者在線咨詢(僅供娛樂):/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