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夜晚越來越精彩的江蘇鹽城,體驗蘇北的地道情懷和味道。

夜晚越來越精彩的江蘇鹽城,體驗蘇北的地道情懷和味道。

鹽城位於江蘇省中北部,是江蘇省三大沿海城市之壹。古代這裏鹽場圍城,故名“鹽城”。

鹽城的每個人都有壹種屬於自己的美食。鹽城人渴望的夜市,不是網上的名人咖啡館,也不是文藝酒吧,而是大街小巷的路邊攤。

這家燒烤店是無數鹽城人的午夜美食店。雞肉串和各種蔬菜放入油鍋,清香彌漫整條街。

攤主說,這種油炸小吃之所以好吃,在於他自己的秘制甜醬、辣醬、甜辣醬。

在鹽城的角落裏,隱藏著許多美味。而這些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美味。沒有奢華的門面,靠的是口口相傳的忠實食客。

這個餛飩攤,不起眼的湯鍋,原來是個鴛鴦鍋,右邊的鍋煮餛飩,左邊是蝦皮湯鍋。

攤主說他餛飩的靈魂就是這碗蝦殼熬制的湯。

入夜,鹽城的夜生活市場壹個個亮起來。

夜生活的新地標是農心鹽城的最佳時尚代名詞。李新農街夜市位於雁南高新區。廣場的東南側,是壹個匯聚了大江南北各種小吃的“菜場”。街頭小吃熱氣騰騰。

要說在這個新弄堂街區,鹽城的小吃和美食能被網住的,就是這個土豆腔。紅薯腔充滿“口音”,琳瑯滿目的小吃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鹽城的綠豆涼粉清亮晶瑩。刷上涼粉,倒入花生、香菜、鹹菜、湯汁攪拌。這是最簡單的夏日誘惑。

鹽城的臭豆腐來自東臺,比其他地方厚壹倍,味道酸甜。

鹽城地處平原,當地人喜歡吃豬肉。豬頭肉、豬尾巴、豬耳朵、豬門腔做成的涼菜,口感濃郁爽滑,味道各異。

這個大鍋裏糊的是蘇北鍋貼餅。煮好的面條發酵後,迅速糊在鍋上,這是蘇北農民地道的吃法。

鑒湖藕粉餃子是鹽城最著名的特色小吃,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以藕粉為原料,配以白糖、棗泥,再以芝麻為餡,用開水多次浸泡。

正在切的是福寧大餅,主要由糯米粉精制而成。餅片潔白如雪,有糯米的甜味和嚼勁。

餐廳負責人王燕:

“乾隆皇帝給我的,叫玉帶餅。糯米又香又甜又糯,特別有嚼勁。”

過去,鹽城人壹天吃三次紅薯。在沒有紅薯的季節,老百姓會把生紅薯曬幹,和大麥壹起煮成幹粥。

把蠶豆慢慢翻炒,不要加油,這樣炒到脆黑,有點焦色。用開水沖凈,放入八角、蔥、姜,煮25分鐘左右,撈出晾幹,再拌上植物油、蒜、鹽。這種炒蠶豆也是鹽城特有的。

妳吃過水餃,見過煎餃嗎?這是鹽城非常值得紀念的家鄉菜。糯米煮成面條後,燙成小球,放油鍋炸至金黃色,配以黑白芝麻和白糖,是待客的尊貴食品。

江蘇醬鴨頭,配以八角、茴香、花椒、豆蔻、蔥姜、幹辣椒、雕酒,既保留了醬料技法,又增加了甜味,使口感更符合鹽城人的口味。

鹽城夜市還能吃到什麽特色菜?這個蘇北草雞湯絕對值得壹嘗。

草雞是當地人生活在果林中,以水果和昆蟲為食的母雞,生長周期為壹年。

草雞湯的做法挺簡單的,但是體現了很多技巧。用水焯水後,結合山泉水,加入雞血,燉三小時。

蘇北的草雞湯做好之後,出鍋的時候加壹點鹽,用轎子擡到食客面前,壹般都是貴賓啟封。當然,湯端上來之前會有快板。

廚師張旭:

“這碗湯清澈明亮,雞肉松軟,有很多外地食客不遠千裏趕過來,就是為了喝這碗雞湯。”

同樣散落在蘆葦叢中的土鵝,是鹽城人掛鵝烤鵝的不二之選。將鵝肉放入大鐵鍋中焯水,然後在鐵鍋中加入菜籽油和豬油壹起炒,這樣可以產生鵝肉的香味。之後蔥、姜、香料、醬料、啤酒、高湯是煨燒鵝的關鍵。

在掛燒鵝中加入鵝血、蘭花幹等食材,小火燉壹小時。油油的鵝油裏浸透了鵝肉,讓人流口水。

鹽阜軟包是江蘇傳統名菜,也是淮揚菜中最有名的壹道菜。軟兜是鱔魚,鹽城人也叫它“長魚”,鹽阜軟兜是用長魚用筆做成的。將長魚去骨,然後將韭菜鋪在砂鍋底部,迅速倒入黑胡椒汁。

吃的時候用酒精爐在底部加熱,酒香、韭菜、長魚絲的味道混合在壹起。

鹽城的蓮藕餃子也和其他地方不壹樣。壹般蓮藕都是蒸或者燉,鹽城蓮藕是炒的。將蓮藕切成泥狀,擠出水分,加入雞蛋、蔥、姜和肉末,攪拌均勻,形成餃子。蓮藕粽子裹著米飯,油炸後外觀顆粒分明,餡軟,肥而不膩。

肥美的洛基蝦,從裏面切開,用高油溫爆炒,再用自制的醬料和醬料爆炒,脆嫩有肉。

鹽城的大縱湖盛產蝦蟹,大黃也不少。洗凈後與鹽城陳皮酒、白酒、檸檬、八角、桂皮、香菜、香葉壹起沖泡。

廚師張旭:

“有些婦孺其實很喜歡吃醉蟹,但雕酒的味道讓人難以接受。陳皮酒不壹樣,是甜的,帶壹點酒味,和這個螃蟹合在壹起。”

兩到三個小時後,肉質細嫩,香味濃郁,醉人的醉蟹香氣四溢。

入夜,鹽城濱海縣燈火通明。濱海縣因東臨黃海而得名,灘塗面積106平方公裏,鹽灘6000公頃。豐富的海洋資源也為當地人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食材。

沿海人喜歡灌香腸,用上等後腿肉,切成塊,拌上自制調料,再灌到小腸裏,曬幹蒸熟,香甜可口。

當然,濱海人也擅長做小海鮮。曬幹的貽貝和墨魚用清水洗凈,用白蘿蔔絲焯壹下,然後用蔥和姜炒壹下。加入肉湯並調整味道。蘿蔔黑籽燉河蚌,簡單爽口。

沿海人稱鯡魚為“雜肉”。將自制魚湯和鯡魚放入鍋中,加入料酒,煮10分鐘,再加入泡好的花生和鹹菜,湯就濃了。沿海什錦肉味道鮮美。

“醉”依然是沿海人餐桌上的主角。

醉螺醉蟹也是這樣醉的。噴上白酒,加入姜蒜等自制調料浸泡6小時以上。

到了濱海,怎麽能錯過土家人做的菜飯鍋巴呢?

大米洗凈,蔬菜、臘肉切丁,蔥、姜炒香,放入臘肉、蔬菜碎,放入大米,煮熟或水煮。鍋裏加植物油,再放入蒸好的菜飯炒至酥脆,就成了菜飯兼備的鍋巴。

沿海人吃紅薯的方式多種多樣。將幹馬齒莧用清水浸泡,洗凈,切碎,加入肉末、蔥、姜,調好味。然後將紅薯切片,蒸熟,用純紅薯粉揉成團,裹上馬齒莧餡蒸熟,就是紅薯餃子了。

紅薯做的甜點也很受歡迎,冰糖紅薯排第壹。紅薯去皮洗凈,加入冰糖、蜂蜜和水,大火燒壹個半小時。紅薯軟糯,湯汁粘稠。

如今,充滿煙火氣息的夜生活每晚都在鹽城登場。

新巷熙熙攘攘,海棠園人頭攢動。大型無人船的光影秀——《船說海棠》正在精彩上演。無人船編隊以靈動的燈光出現,裝扮成海棠仙子的舞者輕盈起舞,創作出壹首色彩斑斕的交響詩。鹽城,這個城市越來越精彩了!

廣播通知

6月7日65438+10月7日19:28 CCTV 2《消費主張》播出《2020中國夜市攻略:江蘇鹽城》,第二天16:29重播,敬請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