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問題之前,請先對德州扒雞有壹個正確的認識。
德州扒雞也叫德州五香無骨扒雞。普通初級玩家通常想當然地認為五香雞就是“五香”。然而!五香雞不是指風味。德州的五香雞,其實指的是崔、韓世功、侯等五位德州扒雞傳承人的五家店。五家店的配方相互融合,就產生了今天的德州扒雞。
除了“五香”,理解德州扒雞的另壹個重點是“烤”字。烤肉是魯菜中常見的烹飪手法。作為禦廚中的上品菜,扒肉也代表了魯菜的復雜工藝,壹般需要經過兩種以上的方式加熱,才算是正宗的扒食。所以要大火煮,小火煨,武則天,文則天。武俠裏井然有序的德州扒雞,體現了扒雞的精髓。
扒雞和燒雞相比,最大的區別是時間。壹般小雞需要燉6到8小時,老雞需要燉8到10小時。燉的時間長了,把雞腿拿起來抖壹抖,肉和骨頭就能分開,這叫去骨。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去骨雞都是德州扒雞,沒有學會德州扒雞統壹“瑜伽式”的雞都不是德州扒雞。了解了德州扒雞的壹切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討論壹個困擾豹妹很久的謎題了——德州,壹座建立在扒雞上的城市。
建立在扒雞上的城市
只說德州,妳想到什麽?德州撲克還是德州電鋸殺人狂?但如果只說德州扒雞,範圍會迅速縮小——中國德州。
德州人愛死了扒雞。無論是日常拜訪還是過年走親戚,夾起壹只扒雞是德州人的基本禮儀。如果外地的朋友來德州做客或商務宴請,飯桌上壹定會出現壹份德州扒雞。用德州人的話說:“如果我不知道要談什麽,我就點壹只雞,沖這只雞。我可以講半個小時,絕對可以避免酒桌上的尷尬。”回到扒雞本身,德州人也不含糊。成立扒雞研究所和德州扒雞博物館,在德州當地人眼裏,高鐵上的扒雞都是袋裝罐裝,加了防腐劑,味道會和老湯裏的中藥材差不多,當地人只認新鮮的扒雞。
但是新鮮和新鮮還是有區別的。說到吃雞肉,德州人會有壹個新的鄙視鏈。妳喜歡重口味還是清淡口味?扒雞是涼的還是熱的;無論是燉的時間長,還是燉的時間短,這種工藝和口感上的細微差別,在機械化流水線上很難把握,但擅長小鍋的老字號和小作坊卻很容易把握。用崔記老板的話來說:“祖傳的小竈能保持原味,按比例做出來味道永遠不變,就像照片,放大了看不清楚。”
所以德州扒雞集團旗下的扒雞美食城,除了新鮮的扒雞,只有扒雞名師後人經營的崔記、李記、韓記所做的扒雞才能入得州人的眼。早些年,德州人為了得到壹只正宗的扒雞,甚至可以走遍大半個城市從自己的後代手裏買回來。
了解扒雞的人越來越多。如今,扒雞甚至成了德州的旅遊項目,也成了很多自駕遊愛好者在高速上跟著導航去買扒雞的必選。流量絕對是德州扒雞最大的伯樂。
最後友情提醒:扒雞最好冷吃,不要熱吃,吃完剩菜也不需要再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