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蝦池?
1.1池選?
水池應建在地勢平坦、淤泥少、水量足、水質好、無汙染、取水排水方便的地區。建議使用面積為5 ~ 8畝、水深為2m的底泥,每個池塘配備2 ~ 3個2.2kW的曝氣器。舊池塘中的淤泥和雜草應清除或翻耕,並暴露在池塘底部。?
1.2清塘消毒?
池塘在放苗前20天往池塘裏澆15 ~ 20 cm的水,用池塘清洗劑對整個池塘進行噴灑,殺滅有害微生物。在壹些新挖的池塘和壹些水交換能力差的老化池塘,為了防止養殖中後期有害藻類的爆發式繁殖,要註意提前使用除藻藥物,如殺藻藥物、抓草藥物等,殺滅池塘底部的有害藻類。?
1.3水質凈化和鹽度調節?
清洗消毒後,蝦池註滿水。接水時要用60-80目濾網過濾,防止有害生物進入。水進入80-100 cm後,要對水體進行消毒,用強力的細菌毒素等藥物殺滅水體中的病毒。同時用噴霧器對池塘進行消毒,適當增加藥物濃度。池塘的鹽度應與苗圃中蝦苗的脫鹽鹽度壹致。?
1.4肥水?
蝦的使用有綜合作用。蝦壹旦放入池塘,2 ~ 3天就會培養出矽藻。基礎生物餌料培育後,水質達到以下要求後放苗。?
1.4.1目測,池水顏色已變為黃褐色或茶色、黃綠色,透明度約25cm。?
1.4.2儀器使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密度,使用水質分析箱檢測各項水質指標,符合要求後放苗。?
. 5設置曝氣器?
葉輪增氧機效果最好,且位於水池深水處。播種後壹個月內,每天中午和黎明前要開1次苗,每次2 ~ 3小時。壹個月後,每天中午和黎明前開機,中午3小時,黎明前10小時。雨天增加啟動時間和頻率。繁殖後期要開機不少於20小時。?
2蝦苗?
2.1蝦苗選擇?
2.1.1購買草蝦苗需要掌握哪些原則?
①選擇健康狀況良好的蝦苗(HHS)或經蝦病檢測中心監測無病毒的蝦苗。?
②沒有高溫和濫用抗生素培育的幼苗。?
2.1.2蝦苗要均勻。同批蝦苗體長應為1.0 ~ 1.2厘米,體表清潔,生命力強,腹部節細長者為好苗。?
2.1.3健康蝦苗前端的兩個小觸角靠在壹起,偶爾分開,但能立即合攏。關不上的都是可憐的蝦苗。健康蝦苗的尾扇是開著的。?
2.1.4健康蝦有“貼壁行為”。如果用勺子舀起小蝦,強壯的小蝦會迅速遊到勺子邊上,緊貼在勺子壁上。如果在水裏遊,就是不健康的蝦苗。?
2.1.5從育苗池中取出若幹只體長約1cm的蝦,用濕毛巾包埋5分鐘,取出後放回原水中,對成活率無影響,為優質蝦。?
2.2蝦苗的放養?
2.2.1放苗前,必須對水體進行消毒,以保證育苗場蝦苗的水環境和養殖池塘的水環境在安全範圍內。另外,註意備貨前的試水環節。經過1 ~ 2天的試水,對蝦苗可以批量放流,不影響在池塘水環境中的成活率。?
2.2.2放苗註意事項:?
(1)放苗的地方應在蝦池避風的壹側,嚴禁在避風處或淺水處放苗。?
(2)不要把幼苗放在天氣不好的地方。苗木宜在晴天上午8-9點或下午日落時栽植,不宜在中午栽植。?
(3)池塘沒有清理幹凈不要急於放苗。?
④水色不好,水質不好的蝦池不要放苗。?
2.3放養密度?
苗木密度應在8000~12000株/畝之間。由於池塘條件不同,可根據實際情況增減苗量。?
3開發期管理?
“養蝦就是養水”成了養蝦人的經驗。保持優良的水質,以利於蝦類攝食,促進蝦類蛻皮生長。?
3.1水質?
草蝦養殖池塘的最佳水質範圍見下表。
檢測項目適應範圍不好?
PH 8 ~ 9低於7.5還是高於9.5?
溶解氧(7 ~ 10)×10-63×10-6或低於12×10-6?
鹽度是低於0.015 ~ 0.025 0.010還是高於0.035?
非離子氨(NH3-N)(0.1 ~ 0.5)×10-60.6×10-6以上?
磷酸鹽(PO4-P)(0.2 ~ 0.4)×10-6 0.6×10-6以上?
硫化氫(0 ~ 0.2)×10-60.6×10-6以上?
亞硝酸鹽(0.01 ~ 0.05)×10-6 0.06×10-6以上?
3.2換水?
交換水量應遵循以下原則:?
①白天少換,晚上多換。?
②晴天少,陰天多。?
③有風時少換,無風時多換。?
(4)大池變化少,小池變化多。?
(5)密度小變化少,密度變化多。?
6.如果生物量太高,就多換,或者少換。?
⑦如果水色太濃,透明度小於20cm,就多換壹些。?
8水溫低於20℃時變化較小,水溫高於32℃時變化較大。?
⑨水的腥臭味應該完全被取代。如果不能替代,就用“水質改善精華”和“魚蝦池底清理”進行綜合治理。?
⑩要加水時,灌水前應排幹積水。使用井水的池塘應註意鉻重金屬毒物的吸附。?
3.3發展期的水色調控與管理?
3.3.1水色所謂水色,是指池水在陽光下的顏色。繁殖期水的顏色可以概括如下:
①紅褐色的水主要含有矽藻。是養蝦的最佳水色。?
②淺綠色和翠綠色的水主要含有綠藻。綠藻大量繁殖時可以吸收水中大量的氮肥,凈化水質,所以對蝦在綠水中生長很快。這個水色也是水產養殖中想要的水色。?
③深綠色的水主要含有藍綠藻。池塘容易出現老化現象。在這種水中,對蝦仍能存活,但發病率高。?
④深棕色和醬油色的水主要含有鞭毛蟲。容易發生在投餌不當、底質變質的老化池塘。壹些鞭毛蟲可以分泌麻痹性神經毒素,導致蝦中毒死亡。這種水生屬的異常管理主要是由於劣質餌料的過量投餵和殘餌增加,導致溶解和懸浮有機物增加,褐藻大量繁殖。?
⑤黃水主要含有甲藻。這種水色不適合養蝦養魚,但適合貝類的生長。要馬上換水,增加溶解氧,至少要讓水變黃變綠。?
⑥白色渾濁水:主要含有纖毛蟲、粘土顆粒等浮遊動物或有機碎屑。這種水色容易讓大蝦生病,要註意改變水色。?
⑦泛黃渾濁的白水是雨水沖刷堤上細泥進入池塘造成的,不適合養蝦。?
⑧澄清的有色水因缺乏營養物質或被重金屬汙染,沒有浮遊植物,不利於對蝦養殖。?
3.3.2改變水色的措施?
(1)加大排水量,加入已經消毒好的水。?
(2)利用蝦或海洋植物生長素強行繁殖有益藻類,改變水色。?
(3)用蝦毒靈或魚藻王殺滅藻類,有效期過後再施肥。?
④使用益生元藥物“魚蝦救星”改善池底。?
3.4餵養?
3.4.1投餵量應根據對蝦各生長階段的生理需要和當時的生活條件,準確合理地投餵。草蝦(配合飼料)的日投餵量壹般按每尾重量計算。1g體重,采食量16%,2g體重14%,3g體重12%,5g體重10%,8g體重8%,15 ~ 20g體重6% ~ 5%,20。?
3.4.2飼養原則根據草蝦的生活習性,飼養時應掌握以下原則?
(1)日常餵養應多而少,且要均勻。?
②晚上多餵食,白天少餵食。夜間投餵量占總投餵量的65%,白天投餵量占35%。?
③天氣不好的時候少投,天氣好的時候多投。?
(4)水溫高於34℃低於20℃時,投資很少或不投資。水溫在27 ~ 31℃時,應多註水。?
⑤水質差,投資少,水質好,投資多。?
⑥少用或不用藥物,飼料腐敗變質不能用。?
⑦大風天氣不要扔,大蝦大量蛻皮時少扔。?
⑧不要在高溫季節每天10到16餵食。?
⑨換羽後第壹天要增加20%的餵食量,之後再正常餵食。?
⑩不要扔在暴雨裏,不要扔在水質惡化裏,不要扔在蝦浮頭裏。?
3.5疾病控制?
防病,預防為主。前期15天消毒壹次,中期10天消毒壹次,後期7天消毒壹次。大風大雨後及時消毒,水質異常及時消毒。另外:註意定期巡視池塘,觀察蝦的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目前有很多原因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目前的蝦病。例如,養殖戶關註環境和水質問題,忽視增強蝦的免疫能力。壹旦發現蝦病,就通過道聽途說濫用藥物。此外,外界因素引起的蝦病也是多種多樣的。?
①雨量過多,陰天較多,水溫變化劇烈,溫差過大。?
②沈積物變質,有害藻類過度繁殖。?
③基礎生物餌料不足,合成餌料營養差,生長緩慢,不蛻皮,抗病能力下降。?
(4)環境惡化,致病因素多。?
⑤粗放的技術管理和操作。?
⑥放出的秧苗不健康,有病害,給育種帶來困難。?
鑒於上述原因,養蝦技術人員和養殖戶都認為必須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來防止蝦病的流行,即建立高度健康的蝦養殖體系(簡稱HHSS)。這是壹個將健康親蝦的培育、健康蝦苗的培育、養殖環境的綜合調控、高效優質飼料的選擇、科學養殖模式的建立有機結合起來的養殖體系,從而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實現對蝦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3.6適時收蝦?
主要著眼於縮短養蝦周期。壹般在養殖80 ~ 90天後,當池塘中蝦的大小達到40只/公斤左右時,應及時收蝦,以防溫度突變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