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飲食控制的目的如下:
1.控制血糖。
2.控制體重。
3.減輕胰島素負擔。
4.在壹定程度上預防糖尿病並發癥。
糖尿病患者的建議飲食:
1.低鹽低脂食物。
2.膽固醇含量低的食物。
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食物攝入有利於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三義
全谷物,如蓧麥粉、蕎麥粉、燕麥片、玉米粉、紫山藥等,富含維生素B、多種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低糖低澱粉食物或粗糧蔬菜為主食。
豆及豆制品,豆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大豆油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
苦瓜、桑葉、洋蔥、蘑菇、柚子都可以降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的食物。如果能長期食用,降血糖和預防並發癥的效果會更好。
三不可取
糖尿病人也要警惕日常飲食中的“三不適宜”。
不宜吃各種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果醬、冰淇淋、甜餅幹、甜面包和無糖蛋糕、無糖餅幹和無糖食品,這些食品基本上都含有大量澱粉,因為這些食品含糖量高,吃了容易出現高血糖;
不宜食用含膽固醇和動物脂肪高的食物,如動物腦、肝、心、肺、腰、蛋黃、脂肪、黃油、豬、牛羊油等。這些食物容易升高血脂,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
飲酒是不可取的。酒精會使血糖波動。空腹大量飲酒時,可發生嚴重的低血糖,醉酒往往能掩蓋低血糖的表現,很難發現,非常危險。
飲食原則
糖尿病飲食的第壹個主要原則是控制飲食。降血糖其實就是少吃或者不吃容易導致血糖升高的食物。比如含糖的食物,如糖果、汽水、可樂、蜜餞、蜂蜜、含糖飲料、各種中西甜點都要少吃;如果妳喜歡甜食,建議用糖精或阿斯巴甜作為替代糖來調味。此外,澱粉含量高的食物也要加以限制,如紅薯、土豆、芋頭、玉米、菱角、燒餅、蒸餃、蘿蔔糕等。尤其是各種年貨食品,比如粽子、月餅、年糕,對糖尿病人來說尤其忌諱。
糖尿病飲食的第二個主要原則是少吃太甜、太鹹、太油的食物,最好不要吃。因為肥胖是糖尿病的大敵,而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所以控制油脂的攝入非常重要。另外要少吃油炸、油炸、酥脆和高脂肪的食物,如肥肉、豬皮、松子、核桃、花生等。同時要控制肉類食物,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使用植物油烹飪食物。另外,壹些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海鮮等也要少吃。就烹飪而言,應盡量采用清淡少油的方法,如燉、烤、鹵制、紅燒、蒸、煮、涼拌等。
飲食療法
1.食療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堅持的治療方法。輕度病例主要通過食療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中重度患者也必須在食療的基礎上合理應用理療和藥物治療。只有控制好飲食,口服降糖藥或胰島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否則,壹味依賴所謂的新藥和藥物,忽視食療,在臨床上很難取得好的效果。
2.飲食計劃要根據病情隨時調整,靈活掌握。瘦患者可以適當放松,保證總熱量。肥胖患者必須嚴格控制飲食,以低熱量脂肪飲食為主來減肥。對於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註意在上午9 ~ 10、下午3 ~ 4點或睡前酌情加餐,防止低血糖。體力勞動或活動時間長時,還應註意適當增加主食或正餐。
3.糖尿病的飲食要科學安排主食和副食,不能只重視主食而輕視副食。雖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來源,應該控制,但是副食中的壹些蛋白質和脂肪也可以變成血糖,成為血糖的來源。在代謝中,58%的蛋白質和10%的脂肪轉化為葡萄糖。這種副食吃多了還會使人發胖,對病情不利。所以除了合理控制主食,副食也要合理搭配,否則達不到預期效果。
需要註意的事項
I .時機、量化和化整為零
定時定量指的是晚餐。正常人建議壹日三餐,定時進食,每餐食量基本穩定。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搭配降糖藥,不至於出現血糖忽高忽低的情況。
散件指的是零食。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允許患者吃水果來補充維生素。但是吃法和正常人不壹樣。壹般飯後不宜立即進食。可以選擇飯後2小時吃水果。吃飯的時候,把水果分成幾餐,比如壹個蘋果分2-4次吃,而不是壹次吃完。飯菜分的次數越多,對血糖的影響越小。
2.吃幹不吃。
建議糖尿病患者盡量吃‘幹’。例如:饅頭、米飯、糕點。而不是吃面條、粥/飯、湯面、面條等。原因是飲食越稀,煮的時間越長,食物越軟越差,也就是說消化越好,糖分上升越快,所以無論什麽粥都不適合吃。
3.吃得硬而不軟
在糖尿病人的飲食中,它也是幹的,我們建議‘硬’而不是‘軟’。原因同上。
4.吃綠色而不是紅色
食物太多了,很多病人都不確定我該吃哪個,不該吃哪個。壹般為綠色,多為含葉綠素的植物,如綠色蔬菜。紅色的含糖量比較高,不宜食用。如果吃同等重量的黃瓜和西紅柿,西紅柿可以明顯增糖。所以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綠色’壹般更安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