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初壹實驗報告範文

初壹實驗報告範文

初壹實驗報告範文1:

 實驗名稱:測定花生種子的能量

 實驗目的:1、學會運用科學探究方法,能夠提出問題並設計實驗。 2、通過實驗測定,對食物中的能量進行定性、定量分析。 實驗原理:1.通過測量食物燃燒放出熱量多少來測定食物中的能量。 2.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熱量。 實驗器材、藥品:

 花生、火柴、解剖針、錐形瓶、溫度計、試管夾、量筒、水 實驗步驟:

 1. 向錐形瓶中註入30ml水,將其固定於鐵架臺。 2. 安裝實驗裝置,用溫度計測量水的初溫。

 3. 稱出壹粒幹燥花生種子的質量,將這粒種子放到火焰上點燃。 4. 將剛剛燃燒的花生種子盡快放到錐形瓶底部。待這粒花生種子完全燃燒後,測量水溫。 實驗過程及結論:

 每克花生種子的能量是:5124焦

 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實驗名稱: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實驗目的:證明澱粉的消化與牙的咀嚼、舌的攪拌和唾液有關。 實驗原理:1.唾液澱粉酶會催化澱粉分解為麥芽糖。 2.碘與澱粉變藍。 實驗器材、藥品:

 新鮮饅頭塊、唾液、試管、碘液、燒杯、量筒、熱水、溫度計等 實驗步驟:

 1.取新鮮的饅頭,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塊,將A塊和B塊分別用刀細細地切碎、拌勻,C塊不做任何處理。

 2.用涼開水將漱口,口內含壹塊消毒棉絮,壹分鐘後,用幹凈的鑷子取出棉絮,將棉絮中的唾液擠壓到小燒杯中。

 3.取3支潔凈的試管,分別編上(1)(2)(3)號,做如下處理。

 實驗過程及結論:

 為家長設計壹份午餐食譜

 實驗名稱:為家長設計壹份午餐食譜

 實驗目的:通過給家長設計壹份營養合理的午餐食譜,嘗試運用有關合理營養的知識,關心長輩飲食。 實驗原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實驗器材、藥品:紙、筆、蔬菜、調味品、廚房用品。

 實驗步驟:(舉例如下,可以任意根據書34頁營養膳食指南設計,營養成分在書38~39頁)

 1、食物種類:谷類、根莖類、豆制品、水產品、農副產品、谷類、奶類、油脂類。

 2、營養成分:(1)炒芹菜炒豆幹(因為芹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粗纖維,豆幹含蛋白質)

 (2)清蒸魚(草魚,其他魚都行)固醇,低脂肪。

 (3)西紅柿雞蛋湯,西紅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維C。

 模擬膈肌的運動

 實驗名稱:模擬膈肌的運動

 實驗目的:探究胸廓的變化與呼吸的關系。

 實驗原理:玻璃罩模擬胸廓,玻璃管模擬氣管、支氣管,氣球模擬肺,橡皮膜模擬膈,通過氣壓的改變,探究胸廓的變化與呼吸的關系。 實驗器材、藥品:

 玻璃罩、玻璃管、氣球、橡皮膜 實驗步驟:

 1.按照要求組裝好實驗裝置。、

 2.壹只手拿著模型,另壹只手向上推橡皮膜,再放松橡皮膜。 3.觀察裏面氣球體積的變化和橡皮膜位置變化的關系。 實驗過程及結論:

 手向上推橡皮膜時氣球回縮; 放松時,氣球脹大。

初壹實驗報告範文2:

 實驗 探索澱粉酶對澱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壹、實驗目的

 1. 初步學會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學反應的方法。

 2. 探索澱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學反應。

 二、實驗原理

 澱粉和蔗糖都是非還原糖,它們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還原糖,還原糖能夠與斐林試劑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沈澱。

 用澱粉酶分別催化澱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試劑鑒定溶液中有無還原糖,就可以看出澱粉酶是否能催化這兩種化學反應。

 三、材料用具

 滴管、試管、火柴、試管架、溫度計、三腳架、石棉網、酒精燈、燒杯、質量分數為2%的新鮮澱粉酶溶液、質量分數為3%的可溶性澱粉溶液、質量分數為3%的蔗糖溶液、斐林試劑

 四、實驗過程(見書P47)物理實驗報告 ?化學實驗報告 ?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報告模板

 五、討論

 1.制備的可溶性澱粉溶液,必須完全冷卻後才能使用。為什麽?

 2.兩支試管保溫時,為什麽要控制在60 ℃左右(低於50 ℃或高於75 ℃)?

 3.如果2號試管也產生了磚紅色沈澱,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初壹實驗報告範文3:

 ?浮力消失?了

 做下面的小試驗 器材

 找壹個底面很平的容器,讓壹個蠟燭頭緊貼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裏倒水,蠟燭頭並不會浮起來;輕輕地把蠟燭頭撥倒,它立刻就會浮起來。

 可見,當物體與容器底部緊密接觸時,兩個接觸面間就沒有液體滲入,物體的下表面不再受液體對它向上的壓強,液體對它就失去了向上托的力,浮力當然隨之消失了。

 現在,妳能提出為潛艇擺脫困境的措施了嗎?

 ?浮力是怎樣產生的?,學生對?浮力就是液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和向下的壓力之差?這壹結論是可以理解的,但卻難以相信,因此做好浮力消失的實驗是攻克這壹難點的關鍵,下面介紹兩種簡便方法。

 [方法1]

 器材:大小適當的玻璃漏鬥(化學實驗室有)壹個、乒乓球壹只、紅水壹杯。

 步驟:

 (1)將乒乓球有意撳入水中,松手後乒乓球很快浮起。

 (2)用手托住漏鬥(喇叭口朝上,漏鬥柄夾在中指和無名指之間),將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將水倒入漏鬥中,松開拇指,可見乒乓球不浮起,(這時漏鬥柄下口有水向下流,這是因為乒乓球與漏鬥間不太密合)。

 (3)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可見漏鬥柄中水面逐漸上升,當水面升至乒乓球時,乒乓球迅即上浮。(若漏鬥柄下口出水過快,可在乒乓球與漏鬥接觸處墊壹圈棉花,這樣可以從容地觀察水在漏鬥柄中上升的情況。)

 [方法2]

 器材:透明平底塑料桶(深度10cm左右,口徑宜大些,便於操作)壹只、底面基本平整的木塊(如象棋子、積木、保溫瓶塞等)壹個、筷子壹根、水壹杯。

 制作小孔桶:取壹鐵扡在酒精燈上燒紅,在塑料桶底面中央穿壹小孔、孔徑1cm左右,用砂紙將孔邊磨平即成壹小孔桶。

 步驟:

 (1)將木塊有意撳入水中,松手後木塊很快浮起。

 (2)將木塊平整的壹面朝下放入小孔桶中並遮住小孔,用筷子按住木塊,向桶中倒水。移去筷子,可見木塊不浮起。(這時小孔處有水向下滴,這是因為木塊與桶的接觸面之間不很密合)。

 (3)用手指堵住小孔,木塊立即上浮。

 上述兩例針對實際中物體的表面不可能絕對平滑這壹事實,巧妙地利用?小孔滲漏?使水不在物體下面存留,從而使物體失去液體的向上的壓力,也就失去了浮力,結果本應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和木塊卻被牢牢地釘在了水底,不能不令學生嘆服。接著步驟(3)又魔術般地使浮力再現,更令學生情緒高漲,躍躍欲試。

 組成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實驗報告

 壹、實驗目的: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連接方式。

 二、實驗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步 驟: 1.組成串聯電路

 A.按圖1-1的電路圖,先用鉛筆將圖1-2中的電路元件,按電路圖中的順序連成實物 電路圖(要求元件位置不動,並且導線不能交叉)。

 B.按圖1-1的電路圖接好電路,閉合和斷開開關,觀察開關是同時控制兩個燈泡,還 是只控制其中壹個燈光泡.

 觀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把開關改接在L1和L2之間,重做實驗B;再改接到L2和電池負極之間,再重做實驗B. 觀察開關的控制作用是否改變了,並分別畫出相應的電路圖.

 電路圖 電路圖

 觀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組成並聯電路

 A.畫出由兩盞電燈L1和L2組成的並聯電路圖,要求開關S接在幹路上,開關S1和S2分 別接在兩個支路上,並按電路圖用鉛筆連接1-3

 的實物電路圖.

 電路圖

 B.按電路圖在實物上連接並聯電路,然後進行下述實驗和觀察:

 a. 閉合S1和S2,再閉合或斷開幹路開關S,觀察開關S控制哪個燈泡.

 觀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閉合S和S2,再閉合或斷開幹路開關S1,觀察開關S1控制哪個燈泡. 觀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閉合S和S1,再閉合或斷開幹路開關S2,觀察開關S2控制哪個燈泡.

 觀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

 1.在串聯電路裏開關控制____________用電器;如果開關的位置改變了,它的控制作 用_________.

 2.在並聯電路幹路裏的開關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用電器;支路中的開關只能控制 _______________用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