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麻子性格倔強,脾氣古怪。村裏逢年過節照顧孤寡老人,給他送面送油,表示關心,總被他給扔了出去。說:我不要國家照顧,我能養活自己。
其實,吳麻子並不是沒兒沒女。早年家裏窮,吳麻子沒娶上媳婦。後來和壹逃荒到此的山東女人結了婚。生了兩個女兒。他老婆愛幹凈愛洗衣服,這卻犯了吳麻子的大忌。萬榮縣以前叫萬泉縣,有句俗語是萬泉無泉。萬榮自古缺水,妳來到萬榮,這裏的人寧讓妳吃壹個饃,不讓妳喝壹碗水。見媳婦天天洗衣服,吳麻子大罵:穿不爛都洗爛啦!喝水都有困難,哪有妳洗衣服的水!這吳麻子的女人愛看書。整天不是拿張報,就是捉本書;做飯不是忘了忘了給鍋裏放水,就是忘了給竈坑添柴。吳麻子整天罵罵咧咧,認為這女人不務正業。看書能掙錢嗎,看書能能頂吃能頂喝呀!貧賤夫妻百事哀。終於出事了:有壹天,吳麻子拖著因勞累了壹天而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到家,發現屋裏冰鍋冷竈的。媳婦又因看書忘了做飯。吳麻子大罵:要這雙手做什麽!手起刀落,剁了女人的兩個手指頭。十指連心啊,媳婦受不了這樣的折磨,當即跳井而亡。
從此,吳麻子的脾氣更加暴躁,動不動就打罵兩個未成年的女兒。孩子跟著他饑壹頓飽壹頓的,總算長大。大女兒初中沒念完就跟人跑了,漂泊他鄉。小女兒整天和吳麻子吵架,埋怨他逼死了她媽。吳麻子本想讓女兒招親,但男方嫌他沒房子。小女兒沒結婚就住到男方家裏,再也不願回來。
於是吳麻子就成了壹個人,他想到了開窯。在我們這個盛產磚瓦的故鄉,也只有開窯才能發家致富。
他要東山再起,他把所有的精力,壹切的心思都用到了開窯上。經常顧不上吃飯,沒日沒夜的幹活。他壹個人壹間間蓋丕房,平場子,設計制瓦機,經過千百次的實驗改進,做瓦的技術日趨成熟。
二十年的辛苦經營,吳麻子在窯上賺得盆滿缽滿,也因著誠信聲名遠揚。這時吳麻子六十歲了。
九十年代的六毋村就像萬榮縣的小香港,窯上生意紅紅火火。憑借特有的土質,過硬的技術,上乘的質量,六毋的磚瓦暢銷全國各個省市。村子裏壹時熱鬧起來,外來務工人員達到兩千人以上。來自四面八方的人行走在村子裏的大街小巷,不同的方言土語在耳邊回響,穿著各異的男女在早市上來去匆忙。吳麻子的窯上也來了個河南女人。三十多歲,白白凈凈,幹活麻利。只因和丈夫做服裝生意賠了錢,到此打工。說好壹天五十,管吃住。
這女子很勤快,能吃苦,吳麻子對這個工人很滿意。半年過去了,這女的拿著掙來的壹萬元哭了,不回去。吳麻子追問緣由,她說杯水車薪啊。他們欠別人十萬元,回去怎麽面對要帳的?就這樣,這女人在吳麻子家過了個年。吳麻子也跟她講了自己的遭遇。嘆自己年已花甲,膝下無子。後來他們就住在了壹起。還生了個兒子。老來得子,吳麻子像變了壹個人,整天樂呵呵,喜滋滋的,對那河南女人十分體貼。孩子三歲時,河南女人的丈夫忽然來了。後來,吳麻子給了人家十萬,讓河南人去黃河灘包地種。又過了兩年,河南人發了財,把女人孩子偷偷接走了。吳麻子的兒子夢也結束了。他大病壹場,去找兒子,找回來養了壹個月就感到力不從心,感覺自己老不中用了。六十得子,他怎麽能陪兒子長大?
吳麻子開始著手蓋房子,總想著兒子長大要娶妻生子,延續吳家香火。無奈,天不遂人願。地基剛打好,就下了壹場瓢潑大雨,吳麻子壹跤摔斷腿骨。房子蓋了壹半就擱下了。兒子再次送還了女人。
從此,吳麻子真成了壹個人,看誰都不順眼,成天罵罵咧咧的。後來腿上骨頭壞死,走路壹搖壹搖的,還開著窯。直到七十八歲,吳麻子終於用自己做的磚瓦蓋起了壹幢兩層仿古建小樓。窯卻被遠房侄子騙走了,整天纏著人家打官司。
吳麻子是壹個人死在家裏的,被人發現時已經死了好幾天了,身體發硬,壽衣也穿不上了。而他臨死前也未能見上女兒壹面。
吳麻子的葬禮異常的隆重,全村的窯掌櫃都去了。原因是這人耿直,和別人打交道從不叫別人吃虧。
清明節到了,有人說他從果園回來,遠遠的看見吳麻子的墳頭有個女人帶著壹個十來歲的孩子在燒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