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性是幼兒壹生中都必須具備的能力,它是壹種綜合能力,也是壹種實際操作能力。我們在不斷強調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和特長培養的同時,也壹定程度地忽視了對孩子進行禮儀、規則、責任感、合作意識、獨立能力等社會性發展方面的培養與訓練,。當今社會,幼兒不僅要學會學習、更應學會做人、學會生活。
利用節日性教育 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幼兒期是人的各方面素質開始形成的時期,所以在這壹重要時期奠定人的初步素質基礎是必要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要求更加迫切了,而現代社會又是開放的、自由發展的,需要幼兒具有社會交往和活動的能力,然而今天的獨生子女又都是些“小公主”、“小王子”,他們恰恰缺乏與人交往、合作的機會,在他們的身上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不合群、自私、任性、依賴性強等現象。
如何利用集體教育環境幫助幼兒克服成長中的不良方面、促進獨生子女健康成長,是如今社會性發展的首要任務。下面試從我壹學年的研究和實踐得出的結論中來談談如何促進大班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壹、在主題活動中促進大班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在二期課改的背景下,幼兒的學習內容以主題的形式呈現。我們挖掘了主題中的隱性教育內容,促進他們的社會性發展。如主題《準備上小學了》是以幼小銜接為主,促進幼兒社會性適應能力的發展;主題《人們怎樣工作》能讓幼兒了解各行業人們的工作環境和內容,促進他們社會性行為的發展;主題《環保小衛士》能讓幼兒懂得如何保護環境、要愛護環境,促進他們社會性情感的發展;主題《再見吧,幼兒園》以和老師、同伴道別為主,促進幼兒社會性交往能力的.發展……
又如在開展社會活動《醫院裏的故事》和《城市美容師》時,我們利用了家長資源,請了做醫生的媽媽和當環衛工人的阿姨來為孩子們進行教學,活動中,鼓勵孩子自由提問,通過小記者采訪的角色扮演來直接獲取對環衛工人和醫生這兩種職業的認識。
這種經驗的積累比我們老師簡單枯糙的講述更生動更有效。在組織社會活動《我們喜歡的環境》時,我們利用了網絡資源,下載了優美的環境和臟亂差的環境的照片,還下載了環境處理的視頻,讓孩子們通過對比,更清楚地意識到什麽樣環境才是我們需要的,讓他們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二、結合傳統民俗節日促進大班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喜氣洋洋的春節,張燈結彩的元宵節,懷鄉祭祖的清明節……,這些都是我們壹年中非常重要的節日,我們結合了這些傳統的民俗節日,自主性地設計過節方案,通過專題性節慶活動、節日環境熏陶、節日親子活動等途徑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讓幼兒在初步了解我國傳統民俗節日、體驗節日的愉快的同時,萌發關愛父母、關愛老人、關愛同伴等社會性的情感與品德。
如:結合傳統民俗節日,開展壹些專題性的節慶活動。“九九重陽節”到了,我們組織孩子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給老人送上自己省下來的水果、餅幹等,並給他們表演節目、給他們敲敲腿、捶捶背,以實際行動來關愛老人。
又如“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了,我們組織了孩子們進行包粽子、看賽龍舟等活動。我們為他們準備了包粽子需要的粽葉、米和線,讓他們跟著我的步伐慢慢嘗試,很多孩子都能包好,充分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我又在網上下載了壹些賽龍舟的照片給孩子們欣賞,看了照片後,他們知道了端午節的特色比賽是賽龍舟,壹艘龍舟上能坐二三十個人,船頭做成了龍頭的形狀,船頭還坐著壹個打鼓的人,是為了激發他們比賽的士氣的。
再如:結合傳統民俗節日,開展壹些節日親子活動。我們和每位家長聯系,互相溝通,***同架起壹座節日教育的橋梁,家園壹致,使節日教育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應,讓孩子積累過節經驗、感受節日的快樂,同時體驗親子間互相關愛、互相合作的快樂。如在“三八節”時,孩子們把想對媽媽說的祝福的話畫了下來,並做成了賀卡,我把它們郵寄到了媽媽們的手中,媽媽們收到自己孩子的祝福,心裏非常溫暖,也給孩子們回了信。這壹來壹往的信件傳遞的是孩子對媽媽,也是媽媽對孩子的愛。
三、結合時事熱點促進大班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幼兒也是社會人,生存在這個社會上,總會對社會上的壹些時事熱點有所耳聞。因此,我們就抓住契機,利用多種教學媒體,生成各種教學方案,通過幼兒的自主參與和情感體驗來促進他們的社會性發展。
如:結合汶川地震,引發幼兒的同情心。5月12日汶川地震後,我們緊緊抓住這個社會熱點生成了系列活動。我們下載了相關的圖片資料和視頻資料,幫助幼兒進壹步了解地震帶來的危害,幫助幼兒體會全民賑災、眾誌成城的民族精神。活動中很多孩子流出了傷心的眼淚,他們很想對災區的人們說說話,有的說:妳們堅持住,解放軍叔叔壹定會來救妳們的;有的說:妳們壹定要活下來,以後做個有用的人;還有的說:我們會幫助妳們重建家園的。募捐活動中,孩子們都很大方地把自己的零花錢捐了出來。他們還給災區的孩子做了祈福卡,把對災區孩子的美好祝願掛在了祈願樹上。
壹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意識在他們年幼的身上強烈體現著。
再如:結合北京奧運會,引發幼兒對時事的關註。北京奧運會是中國全民關註的又壹熱點話題,我們幼兒園當然也不能例外。在主題活動中我們添加了壹些關於奧運會的內容,如語言活動《奧運福娃》、《迎奧運,我的小問號》,美術活動《我喜歡的福娃》,綜合活動《奧運場上奪金牌》等,讓幼兒在收集資料和分享資料的過程中加深對奧運會的了解,在聽、說、畫、唱中產生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讓幼兒走進社會,體驗真實世界來促進他們的社會性發展。
我們應該讓幼兒了解現實生活的狀態,脫離童話世界,走進真實世界。如我們帶領幼兒走壹下十字路口,來認識紅綠燈及相關的交通規則;讓幼兒參加幼兒園大掃除,到社區栽樹澆水,到田間地頭拔蘿蔔,到公園裏撿垃圾,了解和體會父母、老師以及公***場所服務人員的勞動和辛苦;帶領幼兒參觀消防隊員和警察的工作場所,聽消防隊員和警察講解安全知識,使幼兒明確緊急情況下如何自救和報警,如何防範危險,如何向他人求助;帶幼兒去了解社區的公***設施、家鄉的自然風光和文化傳統,加深對環境的認識……過紅綠燈路口是對交通規則的體驗;親身勞動是對辛勤和汗水的體驗;參觀不同職業的工作場所,是對不同社會角色的體驗。又如,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來臨之前,我們精心設計了環保小衛士上街宣傳活動。
活動中,孩子們舉著自己設計制作的小旗,發放著自己繪制的環保宣傳畫,呼喊著響亮的環保口號,吸引了市民的積極關註。此外,我們還帶領幼兒參觀了即將就讀的壹些小學。通過這些親身的感知和體驗,他們獲得了對社會的寶貴的認識。
五、在日常生活中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教育契機,我們應該隨時捕捉來自孩子的信息,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鼓勵,促進他們的社會性發展。如晨練中,恒恒想玩周周的跳繩,原本商量好玩壹會兒就換過來,可高興之余恒恒想賴賬。於是,壹個是興致正高死活不給,壹個是嚴守約定壹定要奪回,壹場“拉鋸戰”就這樣開始了。因此,我及時問明原因,與他們壹起核實約定。
其實,大班幼兒對自己犯了什麽錯誤是心知肚明的,我們只需強調“對自己說過的話要守信用,別人才會借玩具給妳玩”,然後讓他們重新玩,感受“好借好還,再借不難”的道理,使他們了解只要自己對別人言而有信,就會有更多玩的機會。
又如在圖書角,姚園和彤彤發生了爭執,兩人都在搶《白雪公主》這本書,這時,我就用活動中學到的《好玩具大家壹起玩》來教育他們好看的書大家要壹起看或輪流看,小朋友之間要謙讓,***同分享書中的樂趣。
總之,社會性能力是人壹生中最重要的壹種能力,是在社會上生活的基礎。因此,我們必須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大班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采取種種積極有效的措施,促進他們的社會性發展,為他們壹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