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性寒,味甜。西瓜切開後經較長時間冷藏,瓜瓤表面形成壹層膜,冷氣被瓜瓤吸收,瓜瓤裏的水分往往結成冰晶。醫生認為,人咬食“冰”的西瓜時,口腔內的唾液腺、舌部味覺神經和牙周神經都會因冷刺激幾乎處於麻痹狀態,以致難以“品”出西瓜的甜味和誘人的“沙”味。還可刺激咽喉,引起咽炎或牙痛等不良反應。另外,多吃冷藏西瓜會損傷脾胃,影響胃液分泌,使食欲減退,造成消化不良。特別是老年人消化機能減退,吃後易引起厭食、腹脹痛、腹瀉等腸道疾病。
因此,西瓜不宜冷藏後再吃,最好是現買現吃。如果買回的西瓜溫度較高,需要冷處理壹下,可將西瓜放入冰箱降溫,應把溫度調至15攝氏度,西瓜在冰箱裏的時間不應超過兩小時。這樣才既可防暑降溫,又不傷脾胃,還能品嘗西瓜的甜沙滋味。
中醫認為,西瓜性寒,屬生冷,吃多了會傷脾助濕。特別是以下這些人不宜多吃:
體虛胃寒、大便稀溏、消化不良者多吃西瓜會出現肚脹、腹瀉、食欲下降等癥狀。
腸胃功能不佳、夜尿多和常遺精者也不宜多吃西瓜。
腎功能不全者因其腎臟對水的調節能力降低,短時間內大量食西瓜,體內水分增多而不能及時排出體外,會使血容量急劇增多,對心臟不利。
口腔潰瘍者多屬陰虛內熱,西瓜的利尿作用會加重陰虛內熱癥狀,導致潰瘍加重。
炎炎夏日,西瓜吃多了,說法也多了起來。有人因西瓜吃多後便秘而認為吃西瓜上火,有人因西瓜吃多了腹瀉而認為吃西瓜敗火。營養學家說,西瓜味甘性涼、清熱解毒、除煩止渴,有利尿功效,營養豐富,是夏季消暑的好食品,斷然不會引起上火。那麽,便秘、腹瀉又是怎麽回事?
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主任於貴祥打了個比方:把壹塊新鮮的蘿蔔放在很濃的鹽水裏,時間壹長,蘿蔔就蔫了。為什麽?因為鹽水將蘿蔔中的水分析了出來,這就是鹽水的高滲透性。糖和鹽壹樣具有這種滲透性。西瓜含糖量較高,加之有人對糖的吸入功能較差,尤其是吃多後體內便會形成這種高滲透情形:細胞吸收水分的能力小於這種滲透壓,進食的食物的水分、細胞中的水分便會被析出,並排出體外,發生滲透性腹瀉。這種情況同樣可以發生在泌尿系統,這即是西瓜滲透利尿的道理。而至於便秘的發生,北京軍區總醫院副院長、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韓英教授認為,西瓜利尿但不潤腸,吃多了之後,體內的水分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進入腸道的水分就相對少了,加之受精神因素及食物膳食纖維攝入量少等因素影響,有的人出現大便幹燥甚至便秘的情況也就不難理解。
壹般而言,對於腸胃功能正常的人,多吃西瓜並不會引起便秘或是腹瀉。但生活中患有各種胃腸道炎癥的不並不少,加之工作緊張、生活不規律等精神因素,如今患有腸易激綜合征的也不在少數。於貴祥主任說,多吃西瓜後出現便秘或腹瀉的情形,往往發生在上述這類人群中,因為西瓜的高滲透性容易引起這類人群胃腸功能動力學的改變。可見,“便秘、腹瀉”並不是西瓜惹的禍,是“胃腸功能不好”在先,出現“便秘、腹瀉”在後。因此,對於西瓜,這類人最好少吃或是不吃,也可以分次吃,最好不吃冰箱冷藏過的西瓜。
由於西瓜具有滲透利尿的功能,於主任建議,諸如有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泌尿系統感染等“上火”情況的人可以多吃壹些,西瓜的利尿作用可以幫這部分人“敗敗火”。此外,西瓜對於高血壓、腎臟功能不好的人也有益處。
西瓜消暑解煩、降壓利尿
[性味]味甘、性寒。
[歸經]入肺、胃、膀胱經。
[作用]生津止渴、消暑除煩、解酒利尿。用於暑熱煩渴、咽幹咽痛、小便黃赤、瀉痢、水腫、中暑、醉酒等。西瓜皮也叫西瓜翠衣,長於利尿祛濕,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西瓜子潤肺健脾,可止渴、開胃、化痰。現代醫學證實西瓜有降壓、利尿作用。
[成分]含有大量葡萄糖、蘋果酸、果糖、蛋白氨基酸、番茄素、及豐富的維生素C等物質。
多吃西瓜的利弊
走在街上,揮汗如雨之際,來壹片冰凍西瓜,或者壹杯鮮艷西瓜汁,試問我誰能抗拒?
其實,如果妳懂醫理的話,可活用「醫食同源」之道,享受這美味多汁的食物兼藥物
我有位病人周小姐就做過這方面的試驗:
有日,她自覺口乾舌燥十分燥熱,加上逛街後大汗淋漓食欲不振,於是她自己「處方」,用西瓜做午餐,預備補充水份兼清熱。食完後約兩小時,真的見效。
不過,所收的不全是她預期中的清熱之效。
發生了甚麼事?周小姐月經忽然提早,而且量多如水,嚇得她急忙召車入急癥室。
其實,西瓜本無罪,只是周小姐身體比較虛寒而已。西瓜有名「天生白虎湯」,性質寒涼,胃寒、孕婦固然不宜;身體雖略帶燥熱,但底子虛寒之人,亦不可多吃。否則,輕則暈眩作悶,重則如周小姐般發生血崩事件。
真正需要吃西瓜清熱瀉火的,是強壯而實熱之人。實熱者壹般聲大、眼紅、有口氣。相反,如周小姐般屬虛熱者,容易疲倦、頭暈,則不宜過量進食西瓜
不慎吃多了見暈作悶,可含壹片生姜解救
身體不太強壯而又想借西瓜利濕解暑,可用翠衣(即西瓜皮)、蓮葉、蓮蓬為主料,配搭扁豆、生薏米等,弄壹碗清熱瀉火湯。如脾胃欠佳,可改用熟薏米,加強健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