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豆,起源於中國古代,自秦漢(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以來開始制作,由黃豆通過納豆菌(枯草桿菌)發酵制成豆制品,具有黏性,氣味較臭,味道微甜,不僅保有黃豆的營養價值、富含維生素K2、提高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更重要的是發酵過程產生了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溶解體內纖維蛋白及其他調節生理機能的保健作用。
二、豆豉是什麽
豆豉是中國傳統特色發酵豆制品調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黃豆為主要原料,利用毛黴、曲黴或者細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質,達到壹定程度時,加鹽、加酒、幹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緩發酵過程而制成。
豆豉的種類較多,按加工原料分為黑豆豉和黃豆豉,按口味可分為鹹豆豉和淡豆豉、幹豆豉、水豆豉。
三、豆豉和納豆的區別
豆豉和納豆在原料、狀態和味道上有所區別。
1、原料不同
納豆是以黃豆和納豆菌為原料制作而成的;豆豉是以黃豆或者黑豆為原料制作而成的。
2、狀態不同
納豆具有粘性,攪拌後會出現絲狀物;豆豉顆粒完整、松散、質地較硬。
3、味道不同
納豆具有黏性,氣味較臭,味道微甜;豆豉味道鮮美、鹹淡可口,無苦澀味。
四、豆豉和納豆哪個更有營養
納豆和豆豉,都屬於豆制品,都是豆制品發酵後的產物,就像牛奶經過發酵,變成酸奶壹樣,中國豆豉從制作工藝來看,可分為黴菌型豆豉和細菌型豆豉兩大類。其中的細菌型豆豉和日本納豆的發酵菌,就是納豆菌,都是枯草桿菌的菌種,納豆菌就是枯草桿菌屬。二者都是利用枯草芽孢桿菌在較高溫度下,在蒸熟大豆上生長繁殖,生產出風味獨特的發酵食品,二者最大特點也是壹樣的,產生出大量黏性物質,都可以拉絲。而黴菌型豆豉是用黃豆或者黑豆,通過毛黴,曲黴發酵得來,各有其營養價值與口感。二者有什麽區別和營養價值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指出,大豆富含脂肪,蛋白質和其他有益成分,建議常吃大豆和豆制品,納豆作為植物性食品,粗蛋白、脂肪最豐富,而豆豉的營養主要是經過發酵後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同時發酵後的豆類營養物質更利於人體吸收,納豆的發酵過程只用單壹的納豆菌來發酵,個別營養素的含量會較高,而黴菌豆豉的發酵可以不添加菌種,只是利用自然環境中的細菌真菌等來進行發酵,雖說會獲得更加豐富的營養素,但也有引入雜菌的風險,不過,豆豉制作過程中,往往會加入大量食鹽以及其他香辛料,不僅調味,還能殺菌。這也決定了豆豉只能作為調味品少量食用,而納豆可以壹次性大量食用。如果豆豉采用純化的枯草桿菌菌種發酵,不加鹽,二者就是同壹種食物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豆豉加了鹽,營養價值就打了折扣,這也決定了豆豉只能是佐料,而納豆卻可以當飯吃,從攝入量的角度看,納豆發揮的營養價值明顯高於豆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