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進村就有壹個很大的停車場,表示歡迎遊客來玩。不僅私家車的停車場很大,旅遊大巴的場地也準備好了。村口廊橋下,水清,綠竹排有桌椅。不知道是點綴還是真的劃水。反正拍照挺好的。
我們停好車,走進村子。村口有壹座裴軍廟。無論我們去哪裏,我們都會參觀這些歷史遺跡。
可惜寺廟大門緊閉,不能進去看看。門外有批示:唐朝明州將軍造反,朝廷派常州刺史蘇佩去平定亂局。沿途經過的士兵紀律嚴明,風餐露宿,從不擾民。人們在東錢湖周圍修建了18座裴軍廟來紀念裴俊將軍,可惜現在只有壹些歷史片段,城陽村的這座是後來重建的。
十字路口有很多這樣的路牌,都是明碼標價的。遊客很容易找到壹個古村落作為旅遊景點。
這是壹個療養院。老人無事可做。他在村裏撿了壹些紙板和可樂瓶,放在門口等收廢品的來收。他可以兌換壹些錢。主管阿姨說妳又撿破爛了。進去洗洗手。正如我們討論過的,老壹代人習慣於存錢和忙碌,總是想盡可能多地掙錢。事實上,她可能沒有很多錢,但她認為她仍然是壹個有用的人。
進去看到壹頂巨大的帽子,可以擺姿勢拍照。
壹個農民正在挖掘收集土豆。我問他是賣錢還是在家吃飯。答:在家吃。我說這些我都能吃?答:吃了以後,壹年都不會壞。我問:會發芽嗎?答:明年春天才會發芽。好吧。
看到這種帶土的土豆有多新鮮,我就再三猶豫要不要買幾斤回家。幾塊錢壹斤的土豆,市場上隨時都能買到。我們家壹頓飯只能買半斤土豆。現在買的話要背很久才不會太累。所以最後沒有買。
十年前,我去歐洲的壹個小鎮看人們陽臺上種的花。那時候我們中國的農村還沒有開始新農村建設,很多都挺舊的。人們仍然喜歡種壹些蔥、絲瓜和南瓜。短短幾年,我看到越來越多的農村長出了取之不盡的花。
我看見壹本書。其實農村也有書,人們可以邊看書邊喝茶喝咖啡。店主笑著對我們說,妳們這麽早!現在剛過早上八點。我們習慣早起,其他遊客還沒到。
酒吧二樓有壹個平臺,在這裏喝茶聊天也是壹個非常好的放松場所。
這是城陽村黨史教育館,由老房子改建而成。門開著,妳可以進去參觀。
門外還有壹口思源井,是老基業留下的。
看到農民又挑了壹車土豆,是不是吃土豆的最佳季節?
楊的農場,壹個農家樂,空地上可以放長桌子,但是現在太熱太陽光了,所以在玄關下面放了壹些桌子。剛過八點,我已經在想中午去哪裏吃飯了。
這其實是壹個公交候車亭,所有經過城陽的公交車都在這裏停靠,但我看到老人坐在這裏悠閑地喝茶,看著路人。當我們四處走動時,他仍然坐在那裏。我好像不是在等車,而是在壹個類似村亭的地方。
候車亭對面是農貿市場。我們去的比較早,可以看到小攤和很多買菜的人。這裏的攤位九點多就關門了,遊客蜂擁而至。反而看不到村民生活的原生態。
東錢湖所有的新鮮海鮮這裏都有賣:河蝦,朋友魚,田螺。
村裏有個大禮堂,很簡陋。它是壹棟舊建築嗎?
這是壹家賣竹筒飯的商店。裝修小清新。進去看看吧。
裏面有糖果。妳想拿什麽就拿什麽,想付多少就付多少。顯然對孩子有吸引力,因為糖果不值錢,孩子家裏的食物應該會好很多,只是為了好玩。
這個路邊水缸精心畫了壹幅老鷹抓小雞的圖,很有意思。很多人站在這裏都會拍照。看來這個村子真的被精心裝修過了。
楊村攝影展。
兩位老太太壹邊走壹邊聊,“現在的人都很幸福。如果妳想在這個領域做點什麽,妳可以不做,如果妳不想在過去,這是不可能有這樣幸福的生活。”我聽得很感慨,拍下了他們的背影。老人最有發言權。年輕人總說自己卷進去了。四十多歲了,還想要財務自由,老是嚷嚷著要退休,就是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有福氣。
我真的相信這句話。
路邊有老人在曬銀杏葉,葉子還是初夏的綠。我問,這是幹什麽用的?甲:泡茶。我又不好意思問泡茶有什麽用,怕人家覺得我話太多。
這是壹家民宿。人們經常在周末來這裏住壹晚。山好,水好,空氣好,所以他們買不起東錢湖的別墅。壹夜農家樂總是買得起的。這是最經濟的放松和度假方式。
壹位父親正帶著孩子劃著竹筏,孩子們開心地笑著。
有人在這裏靜靜地釣魚,自得其樂。
這座現代化建築的入口處掛著:城陽藝術振興鄉村展覽館。我們進去看看吧。
裏面沒有人,也沒有經理。只是四處看看。
這是城陽村巨變的記錄。設計圖紙邀請了人大教授、幹部、村民壹起動手,記錄了城陽村在短短兩年內建設成為美麗鄉村的過程。
農夫用的碗成了裝飾品,看起來很漂亮。
城裏姓楊的村民大多姓楊,所以都叫楊。他們帶著壹車泥土參加了他們村莊的建設。
改造前的城陽村,建設中的城陽村,蝴蝶改造後的城陽村,在墻上反復播放。我們坐下來看了不止壹遍。非常漂亮。
我邀請了人大的設計團隊叢誌強長期駐村,把村子改成了現在的樣子。
這面墻是繡花的。經過藝術家的手,都變成了藝術品。
這裏還有壹個酒吧,也很現代。雖然我大白天不喝酒,還是進去看看吧。
裏面的設計也很現代,適合年輕人休閑旅遊。
除了酒,還有咖啡和飲料。
村裏至今還保留著人民大學叢誌強的工作室。
畫室裏沒人,但門是開著的,可以隨便參觀。我懷疑自己是否能在這麽美好通透的環境下設計作品,因為這樣更適合發呆。
這裏有壹所慶陽壹中。整個旅館出租,但單人間不出租。
我進去看了看。還不錯。我問了698元壹晚的價格。三個房間最多可以容納七個人。
不貴,但也就六七個人,不然不劃算。
那邊很熱鬧。家長在陪孩子玩,專門機構的老師在拓展活動。有些孩子轉向他們的父親說:“太熱了,不能曬太陽!”“我壹聽就笑了。平時長時間呆在空調房裏,孩子不習慣長時間站在太陽底下。
涼棚下,桌子已經擺好了。這個位置要吃多少人?是的,53號桌!
這是我們爬汀溪嶺的鵝卵石路的盡頭。當我們到達拱門時,我們往回走。今天我們從城陽村走到村邊的牌樓,又從這裏往回走。十年後,我們打通了這條路。
臨近10,村子漸漸熱鬧起來,遊客也多了起來。壹些老年婦女喜歡穿鮮艷的紅色、綠色和彩色的衣服。
2008年7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叢誌強教授入駐城陽村,開啟了通過藝術賦能村民、振興鄉村的創造性探索,千年古村煥發勃勃生機,面貌煥然壹新。為了感謝叢誌強教授的團隊,村民們集思廣益,修建了這個景區,也就是說他們是振興鄉村的藝術之源。
現在才2008年7月,到現在才不到壹年。僅僅半年時間,村子裏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最近壹直有人來這個嶄新的村子。估計今年上半年剛完工。
壹上午,大會堂裏擺了40多桌酒席。我們問:這是結婚酒嗎?村民們笑著說:“這麽可怕的東西,怎麽能結婚呢?”?這是遊客訂的!看他們忙忙碌碌,其樂融融。剛才有50多桌,這裏有40多桌,其他地方也有。這個城市壹個村中午100多桌,不算個人消費。我們看著他們,為他們感到高興。
村民們忙著準備午飯,五六十歲的姐妹們坐在船上,唱著“姐姐我來坐船,哥哥妳上岸!”
孩子們正在做竹編。
我仔細看了壹下,發現是我編的。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大部分都是爸爸幫忙,但是有的爸爸動手能力強,有的爸爸動手能力弱,壹目了然。我們壹邊走,壹邊說,城陽村總有壹個地方可以讓人玩,不分年齡,吸引著人們不斷的來。
終於到了我們吃午飯的時間了,我們找到了慶陽二號,壹號是我們剛剛看到的民宿,我們住的地方,二號是我們吃飯的地方。
我們是今天的第壹批客人。服務員正在準備晚餐。我們坐下來休息壹下,等他們吃完再給我們做飯。墻上掛的畫,舊的暖水瓶,煤油燈都成了很好的裝飾品。
我們帶了羊角面包和蜂蜜。我們先吃飯休息,然後點菜。
菜單掛在墻上,鯡魚劃水108,水煮雞58,紅燒牛肉68元。讓我們看看我們點了什麽。
這是員工餐:西紅柿炒雞蛋,蠶豆配鹹菜,榨菜蛋花湯,外加壹瓶豆腐腦。三個人吃著這些菜,看著自己的菜,感覺有些慚愧。其他人多吃素食。服務員樂觀:什麽都好吃!
我們的蔥燒鯽魚上來了,58元壹盤,三條魚。魚不小,我覺得挺好的。魚是剛炒的,裏面的肉還嫩,皮很脆,蔥也是剛熟或者青的,鹽也只是淡壹點,沒有小火燉的鯽魚鹹。
晚上泡菜開花,壹盤壹大盤18元。感覺菜很多。
壹碗好吃。他們每人吃了三碗,但還沒吃完。
我覺得28塊錢燒壹盤洋蔥土豆有點貴。但是今天在村裏壹路看到新鮮的土豆,就堅持要吃,點了。這些土豆很好吃,但是我們不能吃。最後這道菜基本打包好了,晚上回家很好吃。
我又點了壹碗米飯。其實我們需要的只是壹盤河裏的鯽魚。我們有足夠壹晚上的花湯。如果是家裏做的,大家都要壹條鯽魚。這盤土豆還多。
菜單,那天午飯花了108元。不要點那個土豆,80元就行。應該不錯。
我能看到城陽村的活力無限增長。
當我們吃完午飯準備回家的時候,那個正在喝茶的老人還坐在那裏喝茶。還沒到午餐時間。他在家很孤獨。
我們討論過,把老人和孩子帶到這個村子裏來是有好處的。有地方看,有地方玩,有地方坐,不用爬山,離市區也近。下次,我會帶我的父母來。
出了村子,停車場已經滿了,路邊停著很多公交車。難怪村裏要準備100多桌酒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