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鵪鶉用途與價值有哪些 鵪鶉的作用

鵪鶉用途與價值有哪些 鵪鶉的作用

鵪鶉具有生長快、成熟早、產蛋多、耐粗飼、耗料少、適應性強、生產周期短以及肉蛋味美可口、營養豐富等特點,是壹種用途廣泛、經濟價值很高、適宜千家萬戶群眾飼養的特種禽類。

(壹)肉蛋鮮嫩可口,營養價值極高

鵪鶉肉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芳香可口,可制作多種佳肴,如炙鵪子脯、益鵪子羹等,不光在中國為珍貴名菜,就在西菜和日本菜中,也被視為上等佳品。鵪鶉的蛋也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據元代忽思慧著《飲膳正要》壹書記載:鵪鶉味甘、溫平、益氣、補五臟、實筋骨、耐寒暑、消結熱。明代中醫大師李時珍在名著《本草綱目》中指出:鵪鶉益中續氣,和小豆生姜煮食止瀉痢。據現代科學測定,鶉肉含蛋白質24.3%.比雞肉高40%;鶉蛋含蛋白質131%.比雞蛋高3%。而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都比雞肉、雞蛋低。鵪鶉肉、蛋中的氨基酸含量也比雞的高得多。其中蛋的賴氨酸高27%.谷氨酸高48qo.絲氨酸高69%,亮氨酸高27%。此外,鵪鶉的肉、蛋還富含維生素BI、B:、A和鐵、鈣、磷等礦物質.其中維生素B,和B2含量分別較雞的高20%和18.3%,鐵的含量比雞蛋高46.9%。尤其值得壹提的是,鵪鶉蛋含有的卵磷脂,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乏的營養物質。鵪鶉的血清膽固醇含量較低,適宜嬰兒、孕婦、產婦和年老體弱者食用。鵪鶉肉脂肪少.食而不膩,可作為高血壓、血管硬化、結核病等患者的食物療法之佳品。正由於鵪鶉營養豐富,對人體需要能興利避弊,對強身健體和疾病防治有壹定輔助功效,故被譽為動物人參和保健佳品,普遍受到人們的親睞。

(二)用途十分廣泛,糞便肥效甚佳

鵪鶉不僅是很好的營養保健食品,而且由於它飼養容易、繁殖迅速和試驗效果快等優點,常常用來做營養學、生理學、疾病學、遺傳學、繁殖學和藥品學等方面的科學試驗研究,是最易培養、最經濟便宜的實驗動物。所以,日本及美國在病毒、藥效方面的研究,多在鵪鶉身上進行。此外,鵪鶉的糞便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其氮的含量較雞糞高2.1倍,較豬糞高7.8倍:磷的含量分別為雞、豬糞的2.1倍和8倍;鉀的含量分別為雞、豬糞的1.5倍和32倍。可見,鵪鶉的糞便是最優質的有機肥,是農作物和花卉最好的肥料;經過加工處理,還是豬和魚的好飼料。利用充分,沒有絲毫浪費。

(三)食物來源寬廣,飼養簡便易行

鵪鶉食性較雜,多以粗飼為主,主要食物有玉米、大麥、小麥、燕麥、小米、高粱、薯類、糠麩等。這些飼料絕大多數都可就地自產或購買;鵪鶉既可規模專業生產,叉可作為農戶的副業生產,農戶可充分利用閑雜空房或庭院,制做幾個籠子便可飼養;鵪鶉抗病力強,只要註意衛生防疫,很不容易感染生病,是比較好飼養的特種禽類。

(四)生產周期較短,經濟效益可觀

鵪鶉孵化期為17天左右,出殼雛鶉經40-45天飼養即可上市出售。壹只母種鶉年產蛋250-280枚,可出雛200只以上。鵪鶉個體小,占地面積少,可充分利用空間進行多層籠養。農家小院壹次可飼養1千只以上,壹年可周轉6-7次,飼養數量可達上萬只,產值數萬元,是比豬、雞、鴨快得多、收入高得多的養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