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約有1700種嚙齒動物...我國嚙齒動物約有170種,南方有32種,包括家棲和野生嚙齒動物。廣東常見的家鼠有三種:褐家鼠、黃胸鼠和小家鼠。野鼠主要是黃毛鼠,又稱羅西鼠、田鼠。
1,褐家鼠:毛色為灰色,喜歡在墻根和墻角打洞。壹般重300g左右,大的900g g..
2.家蠅(小白鼠):毛色灰色,個體較小,除墻根外常與人為伍,體重約20-30g。
3.還有屋頂鼠,倉鼠,黃毛鼠。
4.黃胸鼠:比褐家鼠小,壹般體重100-250g,尾長耳大,尾長超過體長。
此外,還有壹種叫臭鼩鼱的食蟲小動物,俗稱臭老鼠。它不是老鼠,對人類的傷害很小,所以需要和老鼠區分開來。還有壹種叫地鼠。
老鼠的食物
老鼠有各種各樣的飲食習慣,它們喜歡吃很多。他們幾乎吃所有人類吃的東西。他們不怕酸,不怕甜,不怕苦,不怕辣,最喜歡的食物是五谷雜糧,瓜子,花生,榨油的食物。壹只老鼠壹年能吃大約9公斤谷物。
家鼠
家鼠;老鼠
家鼠屬和小家鼠屬某些物種的總稱。
因為這些物種主要生活在城鎮和鄉村,與人關系密切,所以被命名為家鼠。家鼠屬體長8 ~ 30厘米;尾部通常比體長略長,被稀疏的毛發覆蓋,鱗環可見;體毛比較軟,有些種類的毛比較硬;背部深灰、灰色、深褐色、灰黃色或紅褐色;腹部壹般呈灰色、灰白色或硫黃色;後腳比較長,擅長遊泳的物種有褶皺的蹼趾。小家鼠體型較小,壹般6 ~ 9.5厘米;上門牙內側有凹口。家鼠約有100種,大部分分布在東亞和非洲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中國有16種。全世界大約有36種,中國有2 ~ 3種。
家鼠適應性強,生活在各種環境中。它可以在可以隱藏的地方生存,比如房子、倉庫、船和汽車。夜間活動。以動物和植物為食。它幾乎全年都可以繁殖。各種鼠的妊娠期約為265,438+0 ~ 30天,年產量為3 ~ 65,438+00只,每胎2 ~ 65,438+06只後代。各種小家鼠的妊娠期為18 ~ 21天,年產5胎,每胎產3 ~ 16只後代。
家鼠是壹種世界性的害蟲。它不僅會偷吃食物,還會啃咬家具、物品甚至電線,造成停電和火災。褐家鼠經常殺死家禽和家畜的幼仔,並咬傷嬰兒。家鼠是鼠疫、兔熱病、斑疹傷寒和狂犬病等病原體的攜帶者。白色品種的褐家鼠和小家鼠是實驗動物。
田鼠:嚙齒動物田鼠亞科的通稱。微穴笨拙,多為小型嚙齒動物,也有中等的,如麝鼠,體長約30厘米,體重約1800g;四肢短,眼睛小,耳殼略露於毛外;尾巴很短,壹般不超過體長的壹半,而旅鼠、兔尾鼠、鼴鼠都很短,沒有後腳長。麝鼠的尾巴平如舵,因為它適應遊泳。毛色變化很大,呈現灰黃色、沙黃色、褐色、棕灰色等顏色;臼齒的牙冠是扁平的,由許多左右交錯的三角形齒環組成。***18屬110種,廣泛分布於歐洲、亞洲和美洲。中國有11屬40余種。
棲息地範圍從寒冷的永久凍土到亞熱帶地區。有棲息在草原和農田的田鼠和兔尾鼠;還有生活在森林裏的林鼠和旅鼠;還有生活在高山上的高山鼠;以及適合半水生的水鼠和麝鼠。有些物種因為適應特殊的環境,在形態上有壹些相應的特化。比如主要生活在地下的鼴鼠形田鼠,四肢短而有力,爪子發達,門牙厚,適合挖掘復雜的隧道,但眼睛和耳殼很小;適合水生種類,後趾間有半蹼,尾扁平,利於遊泳。微泡大多是陸生物種。它們挖掘地下通道或在倒下的樹、樹根和巖石下的裂縫中築巢。有的白天活動,有的晚上活動,有的全天候活動。大多數人以植物性食物為食,而壹些物種吃動物性食物。喜歡群居。不冬眠。田鼠中某些種類的數量變化很大。旅鼠數量多的時候也有遷徙的習慣。壹年繁殖2 ~ 4次,每窩產5 ~ 14只,壽命2年左右。
田鼠除了少數幾種皮毛可以利用,特別是壹些群居性強、數量變化大的物種,對農業、畜牧業、林業都有危害。此外,田鼠是蜱傳斑疹傷寒、兔熱病、腦炎等傳染病的天然攜帶者,與流行病學密切相關。
達烏爾黃鼠
分類:嚙齒動物,松鼠,黃鼠。
別名:達烏爾黃鼠、蒙古黃鼠、草原黃鼠、大眼賊、豆鼠、草鼠等。
分布:中國東北、山西、內蒙古、陜西、甘肅、青海、河南等省。
寄主:小米、沙蒿、沙蔥、牧草、漿果和某些植物的種子,有時還有鞘翅目昆蟲的幼蟲。
為害特點:喜吃植物多汁細嫩的部分,常使作物的管芯被扯成碎片;秋季在灌漿期吃種子,使幼苗大量死亡。
黃鼠是我國北方幹旱草原和半荒漠草原的主要嚙齒動物,喜散棲。它們對棲息地有選擇性,喜歡潮濕。最適宜的棲息地是草原和山地草原,它們通常在植被覆蓋率為25%左右、植物高度為15-20 cm的地方活動。除繁殖季節外,鼠獨居壹側,其洞穴多建在荒地、田野、墓地、草坡、路旁和常年草地,分永久洞穴和臨時洞穴。臨時的窯洞裏沒有窩,有幾個到十個之多。永久性洞穴通常只有壹個洞,洞光滑完整,直徑7-8厘米。洞前有土堆和腳印,周圍沒有糞便。洞長2.9-4.3m,洞深1.1-1.4m,無倉庫,無糧庫。雄巢為球形,雌巢為盆形。
白鼠:鼴鼠的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