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肝掌的最初癥狀

肝掌的最初癥狀

中醫認為肝病如樹,春季易復發,所以說“肝屬木”。但實際上,秋冬季節轉換時,人體免疫力較弱。許多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慢性肝炎和其他肝病患者在由於自身肝功能缺陷導致免疫系統能力下降時,更容易復發。

據統計,我國有3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肝損傷,其中大部分人並不知情。主要是因為肝臟有很強的代償能力,即使只剩下1/3,仍然可以照常運轉。

如果有肝區疼痛,或者黃疸、腹水等。,說明肝病已經很嚴重了!

專家表示,作為普通人,可以從身體變化的小細節中知道自己的肝臟是否健康,在家進行自我檢查,及早發現疾病。

手上的壹個癥狀表明上半身有“肝病”——手掌出現壹個肝掌。不要等到去了醫院才知道!

如果在妳的手掌中,拇指和小指根部之間有淤血斑、紅斑或斑塊。右手手指壹按,顏色會變白,但壹旦放開,顏色又會變紅。這種情況就是醫生常說的“肝掌”。

醫生說,壹旦出現“肝掌”,說明肝臟的代謝功能有問題。為什麽這麽說?因為無論男女,體內都有雄激素和雌激素,生理功能發揮後必須滅活,這個任務由肝臟來完成。

如果有肝損傷,肝臟不能完成滅活功能,就會導致體內小動脈擴張,而肝掌的形成就是小動脈擴張的壹種表現,可以區分。

除了肝掌,屍體還有其他特征可供鑒別:

首先,指甲白斑增加

如果肝臟出了問題,分解毒素的能力就會減弱,導致無法釋放身體所需的蛋白質。如果身體缺乏蛋白質,就會反映在皮膚或指甲上。如果妳的手指甲看起來很蒼白,摸起來很粗糙,上面還有壹些小白點,說明妳的肝臟受到了損傷。

第二,身體出現蜘蛛痣

如果發現自己的血痣有觸須,就更要警惕了。這種痣在醫學上叫做蜘蛛痣。蜘蛛痣壹般直徑2mm左右,會向中心延伸出很多毛細血管,並有明顯的分支,如蜘蛛,故命名為蜘蛛痣,壹般常見於肝炎或肝硬化患者。蜘蛛痣不痛不癢,平時容易被忽視。

第三,上腹部有壹個腫塊

如果30歲以上的成年人在右上腹部和上腹部容易摸到腫塊,質地較硬,表面凹凸不平不光滑,活動度差,連續觀察壹段時間後加重趨勢明顯,但無明顯自覺表現和不適,那麽就要做全面檢查,很可能是肝癌。

那麽,日常生活中如何維護肝臟的健康呢?

調節情緒,保護肝臟

中醫認為“肝郁怒傷肝”,憤怒會導致肝臟的排水異常,導致肝氣郁結。

現代醫學分析:如果情緒波動,可使體內激素分泌失衡,導致血液循環障礙,影響肝臟的血液供應,使肝細胞缺血死亡。

所以學會調節情緒對肝臟大有好處。

睡眠充足,保護肝臟。

中醫有句話叫“臥則血歸肝”,肝臟在晚上11到第二天淩晨3點的活動最強。早睡早起,睡眠充足也是養肝的重要壹環。

如果這個時候不睡覺,肝臟得不到血液的灌溉,肝細胞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修復。這樣下去,我們的健康會越來越差。

多喝茶水,保護肝臟。

水有助於加快新陳代謝,排出體內雜質和毒素,減輕肝臟負擔。

另外,覺得白水無味的朋友可以每天喝2-3杯護肝茶,如:玉蘭幹戈茶(玉蘭、蒲公英、幹戈、茯苓等。)

廣玉蘭根對肝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其提取物能加速磷脂合成的膽堿的存在,從而加快細胞修復的速度,對肝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研究表明,肝糖原的多少與肝臟的功能成正比,蒲公英甾醇可以影響人體的中間代謝,間接增加肝糖原的含量,降低肝脂肪酶的活性,從而在壹定程度上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

野葛,即野葛。葛根和脫氧微雌三醇可以調節肝臟膽鹽輸出泵和多藥耐藥蛋白的基因表達,從而促進膽鹽代謝,減少肝毒性和肝內膽汁淤積。

茯苓中的茯苓醇、茯苓聚糖、茯苓三萜均有保肝作用,其中茯苓醇主要促進肝臟中膠原纖維的降解和重吸收,減輕肝硬化結節的程度,達到保肝作用。茯苓可以減少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的發生。

按摩穴位保護肝臟。

足三裏穴:強身健體,調理脾胃,補充肝氣氣血,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

位置:拇指與四指垂直放置,四指垂直。大拇指放在髕骨的上外緣,中指對應的地方是足三裏。

按壓方法:用手指按壓,方便用力,周圍按摩。有痛感的時候就是正確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