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秋季黃瓜栽培技術要點:秋季黃瓜栽培技術

所謂延遲栽培,就是在深秋寒冷季節,黃瓜不能在夏秋露地生長,用大棚保溫防霜的壹種栽培形式。這種茬的氣候特征與早春大棚栽培正好相反,前期高溫多雨,後期降溫劇烈。因此,品種的選擇要求抗病性強、耐熱性好、結果早、瓜碼密、采收集中。目前主要品種有津春4號、津春5號、津優4號。

壹、播種:

長度播期的確定:播種過早,苗期趕上高溫多雨,病害嚴重

秋季黃瓜栽培技術要點:秋季黃瓜栽培技術

所謂延遲栽培,就是在深秋寒冷季節,黃瓜不能在夏秋露地生長,用大棚保溫防霜的壹種栽培形式。這種茬的氣候特征與早春大棚栽培正好相反,前期高溫多雨,後期降溫劇烈。因此,品種的選擇要求抗病性強、耐熱性好、結果早、瓜碼密、采收集中。目前主要品種有津春4號、津春5號、津優4號。

壹、播種:

長度播期的確定:播種過早,苗期趕上高溫多雨,病害嚴重

秋季黃瓜栽培技術要點:秋季黃瓜栽培技術

所謂延遲栽培,就是在深秋寒冷季節,黃瓜不能在夏秋露地生長,用大棚保溫防霜的壹種栽培形式。這種茬的氣候特征與早春大棚栽培正好相反,前期高溫多雨,後期降溫劇烈。因此,品種的選擇要求抗病性強、耐熱性好、結果早、瓜碼密、采收集中。目前主要品種有津春4號、津春5號、津優4號。

壹、播種:

長度播期的確定:播種過早,苗期趕上高溫多雨,病害嚴重。雖然前期產量高,但黃瓜在開放的秋季同時上市,不利於延緩供應,影響產值。播種過晚,生育後期氣溫急劇下降,影響生育中後期產量,降低產值。天津適宜播種期為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生長期壹般在100天左右。

2.整地整地:前茬作物收獲後,及時清除殘留枝葉,減少病蟲害,施足肥料。農家肥要摻磷酸二銨或復合肥,每畝30公斤,肥土混合均勻,深翻入畦。低窪地區常采用高床,便於排水和保苗。壹般床是L30cm的,種兩排,床高l0 cm。

3.扣棚直播:秋大棚延遲栽培,以直播為主。有兩種方式:開棚直播和扣棚直播。露地播種雖然省了地膜,但由於高溫多雨天氣,尤其是灌水後,黃瓜出苗後莖葉脆弱,導致缺苗、斷壟、病蟲害嚴重。所以在生產中,直播往往是在棚內進行,播完之後四周打開通風,只留頂部的膜遮陰防雨。秋季大棚黃瓜種植密度可稍高,行距60厘米,株距20 ~ 30厘米,溝深3 ~ 4厘米,腳底澆上水,每隔7 ~ 8厘米種1 ~ 2粒幹種子。壹般不需要浸泡種子來加速發芽。播種後覆土形成魚背,略壓。

第二,保存幼苗:

長度間隔:秋季大棚播種後3-4天,即拱土出苗。此時通過拉土將土背整平,壹周後幼苗完全長成後,進行第1次行距,待第壹片真葉長出後進行第二次行距。當它長到3-4片真葉時,就可以按照間距來種樹了。

2.補苗:直播容易造成缺苗。移栽和補植可在清晨或傍晚進行,以保證整苗,補植時要註意澆足水。保苗是獲得高產的首要條件。

三、溫濕度調節和肥水管理:

長度高溫期:播種至9月中上旬,黃瓜處於苗期至根瓜期。此時天氣炎熱多雨,除了棚頂的薄膜,四周都是大通風,起到了棚內降溫防雨的作用。下雨時,雨停後可立即放下地膜打開,並註意及時排水防澇,防止畦內積水,造成根系窒息死亡。雨後晴天及時澆水,起到降溫灌溉的作用。

2.輕度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是入秋後溫室黃瓜生長旺盛期。白天要加強通風。棚內溫度白天控制在25 ~ 30℃,夜間控制在L5 ~ L8℃。當室外溫度高於l5℃時,通風口不應關閉。進入結果期,肥水供應要充足。壹般是軟管肥、化肥和糞肥交替使用,化肥以尿素和酸二銨為主。但是,少量的水要經常使用,肥料要經常使用,要有節制。嚴禁漫灌。這個階段也可以進行葉面肥,尤其是在雨天,與外界追肥可以保證植物生長發育的需要。配方為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和綠豐95等多種營養物質,噴保。

3.低溫期:進入l0中期後,室外溫度逐漸降低,此時隨著氣候的變化,室外風量逐漸減少。白天保持在25℃左右。管理的關鍵是夜間溫度保持在l5℃左右,低於l3℃時,夜間關閉溫室,保證足夠的溫度滿足黃瓜生長的需要,盡可能延長生長期。要特別註意初霜的攻擊。壹般來說,天津的初霜凍出現在l0下旬。這個階段黃瓜生長緩慢,對肥料和水分的需求相對減少。為了降低棚內濕度,嚴格控制澆水,壹般10 ~ 15天澆壹次水。

四、協調瓜苗生長:

秋棚黃瓜生長期短,結果期只有40多天。所以前期主要是促苗,培育壯苗,分化花芽。結果前期以主蔓為主,去除l2節以上側枝,腰瓜後適當留3-4條側枝,每條側枝留瓜葉取芯,達到主側枝同時結瓜的效果。結果後期,適當去除底部老葉和病葉,減少養分消耗,保證瓜條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