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基”這個名字和肯德基這種洋快餐品牌差不多,避不開。或許壹開始就有“模仿”的嫌疑。
1996,農村基地成立之初,主打產品確實是炸雞和薯條,可見當初農村基地可能只是想打造壹個本土的肯德基。
1997年,肯德基落戶重慶,競爭對手加入,山寨質疑,讓農村基地開始選擇轉型。1998年,農村基地逐漸放棄西式快餐,以川渝特色菜為主,推出以米飯、米粉為主的中式快餐,開始走上自己的路。
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農村基地也獲得了很多榮譽,包括“10年直轄市、10重慶人氣品牌”、“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獎”等等。
同時,農村基地獲得資本市場認可,於2010在紐交所上市。根據香村記公布的數據,其年客戶接待量已超過6543.8億人次,2020年其直營店數量將超過654.38+0000家(含飯先生)。
以上都充分說明,農村放棄西式快餐,以中式快餐為主是非常正確的。
重慶作為農村根據地的發源地,自然更有主場優勢。其門店幾乎遍布每壹個商圈和人流密集區,精準覆蓋其目標人群。
同時,鄉村基地不僅是重慶獨有的快餐品牌,還發展到四川、陜西、貴州、湖南、湖北、雲南等地。並且會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進行壹些針對性的改進,推出特色菜品,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也贏得了大眾的喜愛。
那麽,農村基地是如何壹步壹步爬上來的,從壹個以模仿起家的小快餐,成為全民快餐的代表?在遊客看來,這與鄉村基地本身的管理理念和態度密切相關。
首先,作為餐飲行業,食品安全是壹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村基地的就餐環境幹凈整潔,菜品原料分布均勻,飯菜大多現炒現賣,引進了先進的衛生管理制度。相比其他大部分餐廳,村基的衛生條件更好。
全國首個360°食品安全體系示範品牌,足以證明農村基地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卓越表現。
食品安全作為第壹要務,自然需要得到保障,而餐飲的靈魂就是味道。只有讓消費者滿意,才能贏得更多的回頭客。
為了落實這壹點,農村的飯菜價格壹直保持相對穩定。雖然這幾年因為整體成本上漲有所調整,但在快餐中還是比較便宜的選擇。
而且為了讓消費者吃飽,米飯、湯、配菜、米線都可以免費添加,壹定程度上保證了吃得多的朋友的需求。
同時,農村的菜品雖然大部分都是現炒現做,但還是能滿足快餐的基本要求——速度,消費者進店、點餐、就餐、離店需要半個小時。
如前所述,農村基地會在不同城市因地制宜,推出更有針對性的菜品,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即使在同壹個城市,他們也會關註不同的區域位置。
比如位於人口密集寫字樓的店鋪,可能會以多賣貨為主要方向,配置店內的布局和人員。
同時,農村每個月都會定期推出新菜品。雖然可能在質量上還是有些差距,但能堅持求新求變也是難能可貴的。
另外,可能是壹些細節的處理。
疫情嚴重的那段時間,農村基地的外賣單上總是貼著讓人放心的健康信息,表格上記錄著從生產者、裝卸工到配送員每壹個人的體溫信息。
表格右側印有二維碼。只要掃碼,就可以觀看村基公司發布的“外賣安心送標準視頻”。這使得即使在餐飲業慘淡的疫情期,農村基地的外賣業務也能穩步持續。
誠然,農村基地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很多消費者所說的重量減輕、價格上漲、不同店鋪口味差異、店員操作不規範等。
但長期以來,農村基地給自己的定義是“重慶人民食堂”,如何讓它更好更完善,是農村基地未來需要著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