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冷宮裏女人喝什麽湯?

冷宮裏女人喝什麽湯?

宮寒是很多女性都有的狀況。宮寒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宮寒會影響女性經期,也會對懷孕產生影響。女人宮寒需要及時調理。有些湯有滋補作用。女人可以喝湯滋養宮寒。那麽女性喝什麽湯好呢?女人吃什麽滋養宮寒?

1,女人宮寒喝什麽湯?

1,烏雞湯

組成:1烏雞,當歸9克,黃芪9克,茯苓9克。

用法:將雞洗凈,去雜,將藥放入雞腹中,用線縫好,放入砂鍋中煮熟,去渣,加調料與肉同湯食用,分2-3次服用。l月經前每日壹劑,連服3-5次。

功能:健脾養心,益氣養血;適用於氣血兩虛所致的月經過少、經色淡、頭暈、心悸、面色萎黃、腹虛、舌紅、脈細。

2.回到地面燒羊肉

組成:羊肉500g,當歸15g,地黃15g,幹姜10g。

用法:將羊肉洗凈,切塊,放入砂鍋中,加入洗凈的藥材,適量醬油、鹽、糖、黃酒、清水,燜至肉爛,可常服。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功能:溫中補虛,益氣養血;適用於氣虛引起的月經過多、面色蒼白、面色無華、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舌淡脈弱。

3、生化蜂蜜膏

組成:當歸、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牡丹皮各65438±00克,熟姜各5克,蜂蜜各50毫升。

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沸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次30毫升,每日3次。

功能:活血化瘀,溫經調經;適用於血淤所致月經過少、紫黑色、有血塊、腹脹疼痛、拒按、舌正常或紫紅色、或有瘀點、脈細弦者。

4、母雞艾葉湯

成分:1老母雞,15g艾葉。

用法:老母雞洗凈,切塊,艾葉煮湯2-3次。月經期服用2-3劑。

功能:益氣補血,健脾寧心;適用於體虛引起的月經過多、心悸、失眠、多夢、脘腹冷痛、舌淡、脈細。

5.地黃做酒

組成:生地黃6克,益母草10克,黃酒200毫升。

用法:將黃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入生地、益母草,蒸20分鐘左右,每次50毫升,每日2次。

功能:活血止血;適用於血瘀所致月經過多,色紫黑色,有血塊或腹痛,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

6、兩種藥膏

組成: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參、麥冬、白芍各65438±05克,阿膠30克,蜂蜜40毫升。

用法:將前五味藥煎取濃縮汁300毫升,阿膠用60毫升開水溶化,加入白蜜,文火養,放涼,裝瓶。每次20毫升,壹日三次。

功能:滋陰補血;適用於肝腎陰虛、虛熱內擾所致的月經過多、面色潮紅、頭暈目眩、心煩口渴、舌紅脈細。

7.枸杞燜羊肉

組成:羊腿1000g,枸杞50g,調料適量。

用法:全羊煮熟,冷水洗凈,切塊;鍋內油熱後,將全羊放入沸水中,姜片煸炒,放入炒鍋中,加入料酒,煸炒,然後放入枸杞子、清湯(2000 ml)、鹽、蔥段,煮開,去沫,小火煨1-1.5小時。羊肉熟了,去掉蔥和姜,加入味精。

功能:補腎養血;適用於腎陽不足,導致經量少或點滴不潔,色紅或暗,體質消瘦,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或少腹冷感,夜尿多,舌淡,脈遲。

2、吃什麽中藥調理宮寒?

(1)宮寒散

主要用於治療宮寒引起的各種癥狀,如腹脹、胃脘疼痛、痛經、小腹不溫、四肢冰冷、面色蒼白、尿頻、口淡、食欲不振等。創建於清朝中期,由純中草藥制成,包括海螵蛸、赤芍、地黃、制香附、吳茱萸、羌活、蛇床子、艾葉炭和何首烏。將上述藥物研成細末,與米醋混合均勻,塗於掌心(右掌),渾身出汗。

(2)紅花暖宮蛋

取1雞蛋,打個洞,加入1.5g紅花,攪拌均勻,蒸熟。月經來潮第二天服用1丸,連續服用9天,然後在下次月經來潮的第二天服用,連續服用3-4個月經周期,可散瘀溫宮。

(3)燕窩粥

燕窩滋補平和,能溫和調理體質。紅樓夢裏的鳳姐流產後身體虛弱,是因為她年輕時不懂保養。她用燕窩粥和清淡飲食慢慢調養。我們可以再加點料,把燕窩用清水泡壹下,洗凈瀝幹,和百合、雪梨(連皮)壹起放在燉鍋裏,蓋上鍋蓋燜45分鐘,吃的時候加蜂蜜。

(4)宮寒膏

中藥黑膏藥由當歸、白芍、阿莎麗、川芎、白芷、香附、丹參、莪術等中草藥制成。使用時,將兩塊膏藥分別貼在關元穴和命門穴上。

(5)紅姜茶

取紅糖50克(可根據個人口味增減)和去皮生姜4片,煮四至五分鐘。月經來的時候堅持喝幾天。壹般壹周左右喝壹次。如果長期堅持,宮寒癥狀會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