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中初霜吃什麽食物?
秋驪1
初霜吃秋梨是個不錯的選擇。梨味甘、涼、微酸,有清熱生津、潤肺化痰的功效,是防治秋燥的佳果。梨可以維持細胞和組織的健康狀態,軟化血管。生梨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潤燥、清心降火的作用;水煎服或加蜂蜜熬膏,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如果配合菱角、蜂蜜、甘蔗等果汁服用,效果會更好。
梨含有大量果酸,不宜與堿性藥物合用,如氨茶堿、小蘇打等。用於止咳化痰者,不宜選擇含糖量過高的甜梨。梨不宜與螃蟹同吃,以防腹瀉。因為梨味甘,微酸,性寒,螃蟹味鹹,性寒,微毒。兩者都是寒品,同食傷胃。吃梨時喝熱水,吃油膩食物,會導致腹瀉。
2.蘋果公司
初霜前後大量蘋果上市,所以吃蘋果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蘋果中的有機酸和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使大便變軟,易於排泄,所以吃蘋果能促進排便,治療大便幹燥。蘋果要煮熟了吃。蘋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蘋果酸,能促進人體內堆積的脂肪分解。經常吃蘋果可以防止肥胖。脂肪過多的人需要吃壹些酸蘋果。
吃壹個蘋果,不要嚼蘋果核。蘋果核含有少量有害物質。大量有害物質沈積在體內,會導致頭暈、頭痛、呼吸頻率加快等癥狀,嚴重時還可能引起昏迷。不過不用太擔心,蘋果中的有害物質主要存在於果核中,而不存在於果肉中。需要提醒的是:吃蘋果習慣啃核,雖然不會馬上導致中毒,但是長期這樣吃確實對身體不好。
3.鴨肉
鴨子是初霜必吃的食物之壹。鴨肉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可以補充夏季過多的消耗。而且性涼,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的作用。
鴨肉的烹飪方法很多,有煮、煎湯、炒菜等,但熏制或油炸的鴨肉不宜常吃,因為這種烹飪方法容易產生苯並芘類物質,可致癌。另外,由於鴨肉是涼性的,感冒患者不宜吃鴨肉,否則可能會加重病情。
初霜有哪些傳統食物?
柿子
在我國的壹些地方,人們在初霜季節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既能禦寒保暖,又能補益筋骨。這是很好的初霜食品。泉州老人說初霜吃柿子:初霜吃柿子丁,鼻涕不會流。在壹些地方,對這壹習俗的解釋是:第壹霜會在這壹天吃毽子,否則整個冬天他的嘴唇都會開裂。這個時候,住在農村的人會爬上高高的柿子樹,摘壹些又亮又甜的柿子吃。
金黃色的葉子和紅色的柿子讓人賞心悅目。吃壹個甜柿不僅僅是享受:美食的世界也可以如此簡單和原始。
白柚
初霜的時候,臺灣省南部的第二期水稻成熟收割,也是臺南麻豆鎮白柚的收獲期。被稱為“柚中之王”的大白柚,評價比文旦高,所以有“內行吃白柚,外行吃文旦”的說法。上品白柚,酸甜可口。如果沾上梅粉,味道更好。由於果實香甜多汁,熱咳、糖尿病患者均可食用,還具有解酒、降血壓、退燒、恢復體力等功效。
白柚果肉中含有柚皮甜、新橘皮甜、橘皮甜和糖,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礦物質鉀和有機酸。其性味寒、甘、酸,能健胃、消食、止渴、消除疲勞,還能降血糖。多吃果肉不僅能增加營養,而且有益健康。
所謂品質好的白柚,口感柔軟多汁,甜度高,微酸,是極品;從外觀上看,果柄盡量選擇扁平的,果皮光滑完整,重約1.5 ~ 2kg。拿在手裏感覺皮薄而重,果肉淡黃色,飽滿多汁,是上品。白柚酸度高的時候,只要不碰傷,放在陰涼處,酸度自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變甜;在整個白柚中,靠近果皮的果肉比靠近核有籽的部分更飽滿、更甜、質量更穩定。
小紅蘿蔔
山東農業諺語:“夏高梁,白鹿谷,初霜拔蘿蔔。”這個時候,已經結霜的蘿蔔最好吃,十月的蘿蔔也被稱為小人參。
民間諺語還有壹句話叫“冬吃蘿蔔夏吃姜,不用醫生處方。”這句話既明確了蘿蔔是冬季時令蔬菜,又顯示了它的食療作用。寒冷幹燥,吃蘿蔔不僅能使人補水,還能促進食欲,幫助消化,改善脘腹脹滿、咳痰、胸悶氣喘、感冒等疾病。
蘿蔔更適合與豬、牛、羊肉搭配。羊肉和蘿蔔搭配,可以起到去膻味的作用;吃排骨的時候放點蘿蔔可以解悶,另外在營養和口感上也可以互補。蘿蔔和高蛋白的肉混合在壹起,就完全變成了蛋白質,不僅有利於人體的吸收,而且因為吸收了肉的味道,蘿蔔的味道更好吃,肉因為吸收了蘿蔔的味道,變得更香。另外,像羊肉這種溫性的東西,人吃多了容易上火,而蘿蔔是涼性的,所以正好平衡。
牛肉
很多地方都有初霜吃牛肉的習俗。比如在廣西玉林,這裏的居民習慣早餐吃牛肉河粉炒面,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者牛腩鍋,在冬天補充能量,祈求溫暖和力量。除了牛羊肉兔肉也適合初霜。
牛肉的營養價值很高。古代有“牛肉補氣,功同黃芪”之說。《本草綱目》指出,牛肉能“撫慰中焦,滋養脾胃,補虛損,強筋骨,消水腫,除濕氣”。中醫認為,牛肉入脾胃經,是滋補脾胃的佳品。但西方營養學家認為,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鮮美,深受人們喜愛,享有“肉中之寵”的美譽。
牛肉可以滋補脾胃,尤其是在秋季。牛肉還有補腎的作用,男性可以多吃。同時也可以多吃炒牛肉、紅燒牛腩、牛骨髓燉山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