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環境要求;甘蔗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33℃。溫度長期低於0℃時會發生凍害,甘蔗耐高溫抗旱。但要想獲得高產,土壤水分最好控制在60%~70%。對土壤沒有太大要求,只要土層深,不管是粘土、沙土、壤土、沙土都可以種植。甘蔗不耐澇,不適合在澇地和澇地種植,屬於喜歡長光照的植物。
2.種植時間;甘蔗種植時間壹般是65438+10月到次年3月為最佳時期,太晚種植產量跟不上。南方比較暖和,冬天收割甘蔗後可以耙。北方氣溫比較低,要在3月下旬種植,不能晚於4月。
3、整地;甘蔗植株有2米多高,根系相當深,需要良好的基礎來抗倒伏。所以要選壹塊深、松、透氣性好、土壤肥沃的土,犁40厘米,變成細土。甘蔗種植壹般從蔗溝開始,溝底寬20厘米,溝面35厘米,溝深25厘米~30厘米,溝距70~90厘米,要求溝底平整疏松,蔗溝晾曬至土壤幹透即可。種植前每畝用腐熟農家肥3000斤,磷鉀肥50斤,均勻撒入蔗溝。最好在肥料上蓋5厘米的松土,然後放甘蔗種子。
4、選種播種;甘蔗種子壹般用甘蔗尾種,也可以切成段,每段3個甘蔗芽。要求甘蔗芽莖粗、芽滿、葉寬、均勻、無裂紋、無害蟲作為種子。選擇甘蔗種子需要浸泡在3%的石灰中,以殺死細菌和害蟲。在溝底雙排放入甘蔗種子,每畝3芽,種植2500株左右,覆蓋5-7厘米厚的細土。土壤太幹了,可以澆壹次水。用塑料薄膜覆蓋,並再次在地面噴灑除草劑,以防止今後雜草的生長。甘蔗種植行距70cm左右,果蔗1m左右。甘蔗壹般在冬季氣溫較低時需要2個月才能發芽出苗,氣溫在65438±05℃以上時,20~30天就能發芽出苗。甘蔗種植後,要防止幹旱、漬水和積水。如遇苗期幹旱,需每十天澆壹次少量水。總之就是要澆水晾幹。
5.人工管理;甘蔗後期管理主要是水肥管理、甘蔗拔葉培土、病害防治等。以下分析:
①水肥管理;甘蔗後期對水分需求不大,耐旱。除非20天不下雨,否則必須給甘蔗澆水。反正就是看土幹。追肥通常在雨後進行。第壹遍,追壯苗,養苗肥。以氮肥為主,每畝深施尿素10 kg。第二次分蘗肥,甘蔗進入分蘗期後,每畝用高氮高鉀復合肥10公斤。第三次施甘蔗稈肥。此時以氮肥為主,結合土壤栽培,每畝用尿素15 kg。尾肥最後壹次追肥大約在8月中下旬。為了增加含糖量,主要施用磷和鉀肥。每次施磷鉀肥,15 kg和尿素5 kg混合深施。
(2)培土,拔出甘蔗葉;甘蔗栽培可以起到深入根系,防止甘蔗倒伏,促進根莖發育,擴大根群,增強土壤疏松,提高植物吸收能力的作用。甘蔗開排水溝,有利於方便排灌,起到防旱防澇的作用。第壹次,甘蔗苗長到7片葉子的時候,土厚3厘米。第二次施莖肥時,將甘蔗下部的老蔗葉拔掉並培土壹次,土層厚度為10 cm,同時清除雜草。土要填實,填成壟面的形狀。如果用農業機械進行土壤耕作,基本上在中耕時壹次完全作業。中後期拔甘蔗葉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拔老、幹、黃的甘蔗葉,有利於通風透光。壹般情況下,10甘蔗葉應留在頂部生長。
③病蟲害防治;甘蔗有很強的抗病性。壹般疾病很少,但都要預防。我們可以用百菌清、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噴2~3次。1周噴壹次。甘蔗害蟲主要有螟蟲、薊馬、蚜蟲和蟎類。害蟲和農藥很多,如噻嗪酮、噻蟲嗪、吡蟲啉、敵百蟲、啶蟲脒等。每隔壹周噴壹次,連續噴3~4次。請按照規定的比例使用農藥。
6、收割;春季前種甘蔗,6月底5438+10月就可以收割了。要達到高產,6月5438+2月收獲產量比較高。近年來,大多數水果甘蔗的收獲都是在春節旅遊高峰時完成的,這樣可以賣個好價錢。家裏後院種的甘蔗基本壹年四季都能吃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