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國壹樣,印度也是分菜系的,南北差異很大。比如靠近咖啡產地的南方喜歡喝咖啡,而在恒河和雅魯藏布江下遊,氣候溫暖,適合種茶,所以飲料就成了茶,但無論是咖啡還是茶,印度人都會加牛奶和糖。北方主食以糧食和面包為主,喜歡吃辣,能吃肉,南方以素食為主,吃米飯和肉。
此外,水果也是印度人喜愛的食物,這可能與印度水果豐富有關,相對便宜。壹打優質香蕉只要7到8盧比,不到1人民幣,剩下的荔枝、芒果、石榴、菠蘿蜜、椰子、木瓜、西瓜都不貴,跟我們國家很像。唯壹的區別就是我們比他們貴很多。
印度晚餐通常從湯開始,菜肴壹起放在壹個大盤子裏。菜品也很豐富,比如蒙古特色的波亞尼燉飯,奶油雞,坦杜裏烤雞,菠菜奶酪,等等。
要提升印度美食,就不得不提咖喱。咖喱在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正宗的印度咖喱由丁香、茴香籽、芫荽籽、芥菜籽、姜黃粉、辣椒等香料制成。因為用料重,椰奶少,減少了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味道濃郁濃郁。不知道別人的感受。反正我覺得味道和樣子都不怎麽樣。
印度的街頭小吃也很豐富,比如炸土豆餅(就是把土豆塊壓成直徑8厘米左右的圓餅來炸著吃)、炸samosa(各種咖喱和土豆都是炸的)、Roti(把面團做成壹圈又薄又脆的印度餅,然後在油鍋裏炸)、Puri(炸的時候像壹個巴掌大的圓餅,圓餅的中心是空心的)、Samosa(壹種三角形的咖喱)。
印度奶茶風味獨特,奶茶是最常見的飲料。印度奶茶的奶比水多,糖也很多。冬天加豆蔻提味,夏天加生姜提味。所以印度奶茶不僅味道甜,而且很重。這種濃郁香甜的奶茶是印度人消暑的絕佳方式。尤其是坐火車的時候,經常會有小男孩或者老伯伯提著壹壺熱奶茶到車廂裏賣柴,壹杯奶茶要5盧比。那種難得的甜味絕對讓人難以忘懷!
總之印度美食也很豐富,其中有壹款絕對適合妳。雖然大部分食物味道很濃,我們不習慣直接用手抓東西,但是如果妳去印度,妳壹定要經常嘗試壹些新的東西。這就是生活。再次強調,女生千萬不要壹個人去,註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新加坡的飲食習俗和美食有哪些?
新加坡美食數不勝數,是最具代表性的亞洲美食之壹,在世界上也越來越受到推崇。在新加坡,不僅有中國、馬來、印度的代表風味,還有日本、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各國美食,可以說是美食家的天堂。這裏有壹個有代表性的介紹分享給大家。
Roti組織
外脆內軟的印度煎餅,每次品嘗都非常過癮。南印度玉米粉圓餅是用酥油(印度澄清黃油)將面團投擲並拉伸制成的,通常與魚或羊肉咖喱壹起食用。Roti在印地語中是“面包”的意思,而prata或paratha是“扁平”的意思。有人認為這道菜是從印度旁遮普的煎餅做法演變而來,但它穿越了新軟長灘來到了馬來西亞。這種扁平的圓餅被稱為“roti canai”,有人認為它起源於金奈。無論來自哪裏,印度煎餅在壹天中的任何時候都是美味的。盡管經典的印度煎餅是原味的或配有雞蛋,但當地的菜單現在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花式口味,如奶酪味、巧克力味、冰淇淋味甚至榴蓮味——既可以作為主菜,也可以作為甜點。
萊莎
從檳城的羅望子味的叻沙,到沙撈越的咖喱味的叻沙,新加坡的叻沙應有盡有。但是他們沒有土生土長的卡東勒沙出名。《卡東的樂莎》的靈感來自生活在卡東的本土華人(海峽華人)。它的顏色就像在夕陽下燃燒的辛辣濃湯,用椰奶和蝦調味,然後澆上新鮮的蛤蜊、蝦和炸魚餅。其特征在於其米粉:粗面粉切成短條狀,用勺子即可輕松享用。在壹些小攤上,吃莎拉時只給湯匙,根本不需要筷子。由於特許經營和有進取心的供應商對各種口味的參考,這樣美味的Kadong Lesha從新加坡東部蔓延到了全國各地。
咖喱魚頭
神經較弱的人,看到鼓起的魚鰓和鼓起來的魚眼被紅色的肉汁包圍,會感到不舒服。然而,對許多人來說,這是壹場美味的盛宴——往往伴著米飯,浸泡在香濃的咖喱中。咖喱魚頭是新加坡的壹道獨特菜肴,也是文化大熔爐的壹個縮影。它融合了南印度典型的咖喱香料,是中國人的美味。每個種族都有自己版本的咖喱魚頭,咖喱的量也略有不同。有些人會加入羅望子汁來增加酸度,有些人會加入椰奶來獲得更濃的口感。唯壹相似的是在辣味肉汁中搖曳的肥美紅鯛魚,還有秋葵、茄子等蔬菜的混合。
椰子吐司
這種小吃與壹杯當地的“kopi”(咖啡)或“teh”(茶)完美搭配;烤或烤面包片包裹在冷黃油屑和大量的椰子和雞蛋制作的咖啡椰子醬中。壹些人早餐吃這種烤三明治,而另壹些人選擇享用它作為茶點。更多的是配兩個半熟的雞蛋,少許黑醬油和白胡椒。美味的雞蛋和誘人的香脆甜咖啡和椰子吐司相得益彰。壹層是速溶橄欖綠咖啡和椰子醬,另壹層是厚厚的黃油。
椰子醬米飯
把馬來語“nasi lemak”翻譯成英語會得到“豐富的大米”。這裏的“豐富”壹詞不是指富有,而是指美味的椰子奶油。這道菜有著完美的混合風味:椰奶和香草葉浸泡在香米中,配以炸魚或雞翅、“otah”(麻辣烤魚胸)、炸“河魚煎”(當地鳳尾魚)、花生、雞蛋、黃瓜片、“人參醬”(辣椒醬)。是馬來人推崇的豐盛美食,非馬來人也喜歡,而且有自己版本的椰奶飯。米飯還是老樣子,雖然有些米飯略顯青澀,有香草葉的香味,但它們的區別就在於配菜。
油炸蘿蔔糕
不要把它和胡蘿蔔蛋糕甜點混淆,胡蘿蔔蛋糕是壹種由胡蘿蔔和香料制成的軟蛋糕,表面有奶油奶酪糖衣。這個好吃的油炸蘿蔔糕沒有胡蘿蔔,至少沒有橙色的胡蘿蔔。新加坡的油炸蘿蔔糕,主料是米粉和白蘿蔔。將米粉和白蘿蔔絲混合,蒸熟,切成小塊,和蒜、雞蛋、腌菜(腌蘿蔔幹)壹起炒。這些細嫩的炒年糕,就是潮州話裏的“菜頭鍋”,幾乎每個小販中心都有。吃的時候,不是黑的(用甜黑醬油炒),就是白的(原味)。
肉骨茶
去過新加坡的人都知道,到了新加坡壹定要吃壹次巴庫特茶,世界各地的遊客都在這裏享受壹頓美味。肉骨茶就是邊吃排骨邊喝茶。肉骨頭是用上等的新鮮排骨裹上厚厚的瘦肉,再加上各種調料,有的還加了各種滋補藥材,燉爛了。
羅傑
Raja在馬來語口語中的意思是“兼收並蓄的混合體”,名副其實。它的配料反映了新加坡文化的多樣性,將不同風味的食物和諧而精致地融合在壹起。這是壹種當地的沙拉,混合了蔬菜、水果和油條,覆蓋著厚厚的黑色醬汁,用切碎的花和芳香的姜花裝飾,以增強風味。醬料是Royale成敗的標誌,它的醬料由釀造的蝦醬、糖、酸橙和辣椒醬制成。需要準備壹份開胃的糖醋混合醬。通常,調味汁是用木勺在壹個大木碗裏準備的。直到所有的配料都加入並充分混合,調味汁才算完成。這些食材包括水煮白菜和豆芽、脆黃瓜和沙戈、菠蘿片、青芒果或未成熟的jambu和其他芳香的水果、油條和烤豆芽。
辣椒螃蟹
螃蟹很棒,但醬汁是最閃亮的——甜中帶鹹,微辣,極其美味。當妳打開蟹殼時,醬汁會弄得妳滿手都是。這個時候不吸手指是不可能享受到味道的。妳還會想要壹些油炸或饅頭,在醬汁中品嘗它們——這種醬汁是由番茄和辣椒醬制成的,蛋液絲增加了它的稠度,非常棒。辣椒蟹是新加坡最偉大的烹飪發明,居所有蟹類菜肴之首。大部分海鮮餐廳都很容易找到,典型的做法是配著鮮美香甜多汁的鮮蟹膏吃。
雞肉米飯
看到大排檔裏壹字排開的熟雞,應該知道這是新加坡的國菜之壹——海南雞飯。在新加坡國家小販中心隨處可見,也是很多大餐廳甚至酒店咖啡廳的壹道菜。同壹道菜的不同價格:壹口大小的雞塊——或者團隊用餐時的整只雞——配著香米、嗆人的辣椒和新鮮的姜汁壹起吃。這道菜的食譜改編自來自中國的早期移民,他們來自遠離中國南部沿海的海南島。海南本地人稱這道菜為文昌雞。他們用壹種特殊的雞肉,和雞油飯壹起享用。深綠色的胡椒蘸醬為蛋糕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