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別名不同
雲南透骨草,雲南透骨草,醫學指南,雲南透骨草,雲南透骨草,雲南透骨草。
2.藥理作用
水煎劑的鎮痛抗風濕作用與水楊酸類藥物相似。服藥後2-3小時起效,幹全草劑量15-30g/天,分2-3次口服。該外用湯劑具有消炎、殺菌、收斂傷口的作用,適用於常見瘡、癬、腫。
3.加工和處理
清洗:將采集的全草沖洗幹凈,曬幹,切斷,去除雜質;
4.性味和性向
性味甘、辛、溫。
經絡入肺、肝。
5、功效主治
1,祛風除濕,本品辛溫,辛而能散,溫勝寒濕。肝經八脈可祛風除濕,如《本草綱目》中說:“透骨草可治壹切風濕筋骨疼痛攣縮。”若因風寒濕侵肢體經絡,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本品可祛風散寒祛濕,百病自愈。
2.舒筋活絡,本品辛散溫,入肝經,而肝主筋。所以本品有舒筋活絡的功效。對於外感風寒,經絡氣失,癥狀是四肢的筋脈收縮抽動,不能放松,轉向自己。可以用透骨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來治療。例如,該產品選自陜西、甘肅、寧夏和青海的精選中草藥,用於治療肌肉攣縮。
3、活血止痛,本品為辛散溫通,入肝經和血穴,故能活血止痛。本品利用其辛溫,活血益氣,氣血不痛的原理,可用於治療全身、胸腰膝、內外各種疼痛。
4、解毒出疹,靈米丹簡瑤:“治熱毒。”本品初選於楊成治腫毒經驗方。“精選陜西、甘肅、寧夏中草藥”用此產品治療陰囊濕疹、瘡腫。因此,可以認為透骨草可以治療瘡瘍、癬腫、陰囊濕疹,壹般多煎水外洗。因為這種藥具有祛風、活血、通絡止痛的特點。
6、識別應用
1、透骨草、桑枝;這兩種藥都有祛風除濕的功效。但透骨草辛溫,能達四肢之陽,故用於風寒痹。桑枝味苦,性平,能利四肢關節,祛風行氣,用於風熱所致的四肢關節痛、半身不遂。
2.本品與宋傑均有祛風除濕、通絡的功效,但透骨草用於風濕及肌肉攣縮性關節痛。關節松動用於因關節屈伸不利或關節腫脹引起的寒濕痹痛。
7.用法用量
內服:9-15g,煎服;還是進了藥丸,散了。外用;煎熬熏蒸。
避免服用。
孕婦不宜服用。(中醫年鑒)
8.處方制備
1.治風痛,不分遠年(《周壹生家寶方》):本品、穿山甲、防風、當歸、蒺藜、白芍、豨薟草、海風藤、生地、廣皮、甘草。以上為末,用壹斤豬板油,煉蜜大如丸梧桐樹。早晚各五美元。在酒下。
2.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和肌肉攣縮(選自陜西、甘肅、寧夏和青海的中草藥):本品、制川烏、制草烏、伸筋草。用水煎服。
3、治療陰囊濕疹、瘡腫(“精選陜西、甘肅、寧夏、青海中草藥”)、透骨草、白鮮皮、艾葉。用開水沖洗。
4.治腫毒之初(楊成經驗方):本品,漏蘆,防風,地榆。用棉花蘸湯,趁熱就不能抖了。
5.治風濕疼痛、肌肉攣縮、四肢麻木(經驗方):本品、伸筋草、羌活、獨活、附子、千年生、海桐皮、紅花。用水煎服。
6.治療頑固性風濕疼痛(“經驗方”):本品、川烏、伸筋草、骨碎補、全蠍、雞血藤。用水煎服。
7、喉骨哽塞(《普濟方》):白風仙女喝了壹口水,用竹筒倒在喉嚨裏,軟軟的。不要靠近妳的牙齒。或者最後吹。
8、小兒積(《孫驗方集》):急子、粉花、大黃各壹兩,皆生於學末。各味拿錢,去皮外用,拌勻。也可以使用壹只白鴿或白鴨。除去毛發和糞便,剖開腹部,試著用布擦幹凈,放入藥粉,用棉花紮好,砂鍋裏放三碗水。蓋上紙,小火煮沸,把鴿子和鴨子翻面烤黃,放涼。吃得早,眼睛西弱,三天便血,壹瘸壹拐地走了。百日忌寒物。
9.兼容性和應用
1,配附子,附子辛甘,散寒濕,偏腎經,溫腎助陽,行而不守,達內透外,舉而活絡。兩藥合用,同種互補,相得益彰,肝腎同治,氣血雙調。除了縱欲,對治療頑固性關節痛特別有效。
2、透骨草配蒼術,壹則燥濕,二則止痛有效。兩種藥壹定要壹起用,祛濕止痛,效果大增。
3.透骨草和伸筋草,兩藥合用,治療肝腎不足,筋骨失養,屈伸不利,四肢麻木,筋骨攣縮,有舒筋透骨之功效。
4、透骨草配雞血藤,兩藥合用,滋補肝腎,活血止痛。最適用於虛損性慢性關節痛。
5.透骨草配白鮮皮,白鮮皮味苦能燥濕,瀉火解毒,兩藥合用治療濕疹和熱瘡。對皮膚燥濕,解肌積毒有效。
6.透骨草配桑枝,通四肢,通經絡,利關節,助藥。兩藥合用,祛風止痛,治療風痹最有效。
7.透骨草配威靈仙,威靈仙通十二經脈,性通經絡,祛風通絡,對肢體麻木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兩種藥物壹起使用。前者溫經通絡,後者祛風止痛。治療風寒濕痹,各有奇功。
10,鳳仙花莖禁忌
說完了透骨草的功效和作用,我們在說它的禁忌。
常用:全草民間入藥治療感冒,跌打損傷,外用治療毒瘡,濕疹,疥瘡。根和葉的鮮汁液或煎劑對菜青蟲、家蠅和三帶喙庫蚊的幼蟲有劇毒。根含有透骨草和透骨草醇乙酸酯,後者是殺蟲成分。民間用全草煎水殺蠅蛆和菜青蟲。
沒用:孕婦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