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蔬菜種植方法:大蒜
1.精細整地。大蒜最好種植在肥沃、松軟、排水良好的沙土上,盡量避免連作。壹般深耕15 ~ 20cm,結合深耕畝,施糞肥1000 ~ 1500kg,建2m左右的畦埂,挖排水溝,保持畦埂平整松軟。
2.適時播種。大蒜種植,宜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種;不遲於10月中旬。青蒜種植,8月中下旬播種最好。播種采取穴播,每穴2?3瓣,間距17?20厘米,深度保持在0.02-0.3米,播種後覆蓋壹層草木灰或澆壹層泥沙漿。每畝播種量120?140公斤。應註意選擇抗性強的品種。
3.施肥管理。(1)基肥:整地前,每畝施碳酸氫銨20-25公斤,過磷酸鈣8-10公斤,氯化鉀4-5公斤或15-20公斤復合肥。(2)苗肥:在全苗後第三葉開始時,每畝施1500 ~ 2000公斤畜禽糞尿,加尿素5公斤。(3)蠟肥:所謂蠟肥,是從今年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施於農作物的壹種補充肥料。每畝施碳銨100斤,人畜糞便1000斤?1200斤。(4)抽薹肥:大蒜抽薹期,每畝施尿素15 kg。(5)葉面噴施:在大蒜快速膨大期,每畝噴施0.2 ~ 0.3%磷酸二氫鉀溶液,最好在谷雨前後。
4.現場管理。蒜苗全部栽好後,用竹片移動、固定苗。施肥後要及時進行松土除草。嚴寒前後松土壹次,次年春季2月下旬及時疏通排水溝。如遇幹旱,應及時進行溝灌抗旱。
5.控制病蟲害。大蒜的主要病蟲害是枯萎病和咖啡豆象。每畝噴灑25%多菌靈100克水50公斤控制疫病;大蒜咖啡豆每立方米可以當磷化鋁3?5克熏蒸對照。
6.及時收獲。蒜苗通常在4月初至5月初收獲。當蒜薹上部向下彎曲,或葉頂拔出0.1 m時,應及時采收,將蒜薹剪幹凈,然後在陽光下攤晾2?4天,然後儲存。
常見的蔬菜種植方法:香菜
特征:屬於傘形科。能耐受-1℃至2℃的低溫,適宜生長溫度為17℃至20℃。超過20℃,生長緩慢,30℃停止生長。
香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土壤結構好、保肥保水性能強、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有利於香菜的生長。香菜屬於葉菜類蔬菜,其收獲器官主要是莖和葉,所以在香菜的生長過程中氮肥是必不可少的。葉面噴施混有磷酸二氫鉀的0.2%至0.3%氮肥溶液(硝酸銨、尿素),可保持葉片旺盛。
二、品種選擇:香菜有大葉品種和小葉品種。大葉品種植株高,葉大,缺刻淺葉少,產量高。小葉品種植株矮,葉片小,槽口深,香味濃,耐寒,適應性強,但產量略低。壹般栽培多葉品種。
栽培技術:春、秋、冬三季均可露地栽培香菜。苗期不宜澆水過多。水量過大,容易發生壹些根部病害,導致樹體死亡(根漚、根腐、軟腐病等。).
當幼苗長到10 cm時,植物會茁壯成長,秦英會給它們澆水,以保持土壤表面濕潤。在澆水的同時,追肥可用氮肥1-2次。註意中耕和適當間伐,間伐時拔除雜草。夏季要適當遮蔭,防止雨水沖刷,雨後要及時排水,保證出苗有序。
4.溫室栽培:壹般在9-65438+10月份進行直播,入冬前澆壹次凍水,以利於幼苗越冬。
常見的蔬菜種植方法:白蘿蔔
1.白蘿蔔的生長條件是什麽?
1.溫白蘿蔔屬於半耐寒蔬菜,喜歡溫差大的溫和涼爽氣候。種子在2至3攝氏度即可萌發,適宜萌發的溫度為20至25攝氏度。苗期可短時間耐受25攝氏度左右的高溫和-2至3攝氏度的低溫。葉片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至20攝氏度,肉質根膨大的最適地溫為13至18攝氏度。
2.白蘿蔔雖然根系深,但葉片大,不耐旱。土壤濕度應為最大持水量的65-80%,空氣濕度應為80-90%。土壤水分過多,空氣不足,影響肉質根的吸收和膨大,表皮粗糙。供水不均也容易導致肉質根開裂。
3.腐殖質豐富、土層深厚、排水良好、通風疏松的沙土是最好的土壤和養分。土壤的pH值應為5.3至7.0。白蘿蔔整個生育期吸收的元素以鉀最多,磷次之。
4.光白蘿蔔要求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強,物質積累多,肉質根膨大快,產量高。光照不足,碳水化合物積累少,肉質根膨大慢,產量低,品質差。
二、如何整地播種。
1.宜選擇施肥量多、用肥量少、土壤中有大量肥料殘留的前茬作物,最好選擇瓜或豆茬、無農藥殘留的地塊。
2.整地、施肥、起壟最好在入冬前翻耕25-30cm,地面冷凍幹燥,播種前起壟,壟距70cm。結合起壟,施足肥,每公頃施硫酸鉀150kg,磷酸二銨150kg。
3.株距20-25厘米,每壟兩行。播種時每穴播種5-7株為宜,播種後覆土厚度2 cm左右。
4.每公頃苗數為654.38+0.35萬株。
第三,如何進行現場管理
1.間苗出土後生長迅速。間隔苗要及時做,否則會出現擁擠遮蔭,造成生長過快。產卵宜早,壹般兩次,第1次有2 ~ 3片真葉時,疏伐原則應是去劣存優。破肚時應選擇具有原品種特征的植株進行定苗,定苗時每個穴留1株。
2.澆水發芽期:充分澆水,土壤含水量在80%以上,保證出苗快而整齊。苗期:根系較淺,但必須保證供應,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掌握少灌勤灌的原則,破肚前蹲苗,直根紮下。生葉期:這個時期需水量大,需要適度灌溉,但後期要適當控水,防止葉片白長,影響肉質根生長。根系生長旺期:澆水要充分均勻,防止根系開裂,土壤濕度保持在70-80%,空氣濕度保持在80-90%。直到生長後期還需要澆水,防止空心化。
3.中耕、除草、起壟由於白蘿蔔生長對土壤含氣量要求高,所以要保持土壤疏松,適時中耕,中耕和除草結合,中耕壹定要起壟。生產上壹般是中耕、除草、起壟結合。
4.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應重視蘿蔔病害的綜合防治。主要病害有花葉病、病毒病、軟腐病和黑心病,危害蘿蔔L的害蟲主要有蚜蟲和菜青蟲。病害防治的關鍵是加強栽培管理,使植株健壯,增強抗病能力,結合化學防治進行綜合防治。
四、什麽時候收割?
當葉片變黃褪色,肉質根充分膨大,基部圓鈍,即達到商品標準,此時即可采收。
常見的蔬菜種植方法:菠菜
菠菜在長日照、高溫條件下有利於花芽的分化和抽薹,特別是在秋季和秋冬季日照短冷時有利於葉叢的生長,但不利於花芽的分化和抽薹。所以菠菜的栽培技術以秋播為主。秋播時,選擇耐熱早熟品種進行早秋播種,當年收獲。選擇晚熟、抗抽薹的品種進行晚秋播種,越冬後第二年春季收獲。此外,耐熱、不易抽薹的品種可選擇春播或夏播,但栽培較少。
壹般當地播種時間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種後30-40天可分批收獲,也可在7月或9月中下旬播種。6月下旬65438+10月至10月上旬播種,第二年春季收獲。春播菠菜2-4月播種,但3月中旬適宜播種,播種後30-50天收獲。菠菜各部位均采用直播方式,以直播為主。播種前整地深度約26.67cm,做寬1.33-2.67m的畦。播種前施基肥,部分幹種子播種後立即施厚肥,可保持土壤水分,促進種子發芽。菠菜種子為細胞果實,其果皮外層為薄壁組織,可通氣吸水,內層為厚壁組織,有木栓,通氣透水困難。播種前應將果皮破碎後用冷水浸泡以加速發芽,或將種子用冷水浸泡約12h,然後在4℃的低溫冰箱中處理24h,再在20-25℃發芽3-5d後播種。初秋播種菠菜時,由於氣候炎熱幹燥,偶有暴雨,長勢較差,經常死苗,播種量較大,壹般用量為每畝1.50-2.25kg。播種前給腳底澆水,播種後用草覆蓋,保持土壤濕潤,便於挖掘。9月上旬左右播種,氣溫逐漸降低,不必浸種催芽,每畝用量為0.75kg . 65438+10月或春季播種,每畝用量為0.50-0.60kg .菠菜的播種量不僅隨播種季節而異,還隨不同的播種方式和收獲方式而異。如果是壹次收割,春播量可以少壹些,如果是高溫栽培或多次收割,播種量可以適當增加。
田間管理中,秋菠菜前期溫度高,追肥可結合灌水。20%左右的糞肥可用於追肥,後期降溫濃度可達40%左右。越冬菠菜應在暖春前充分施肥,避免過早抽薹,冬季日照減弱時應控制無機氮肥用量,避免葉片硝酸鹽積累過多。分期采收後,應在采收後追肥。菠菜發芽和前期生長緩慢,初秋和春苗期要除雜草,分期收獲時要除雜草。采收前15天左右噴施15mg/l的赤黴素,可早熟增產。菠菜在溫度高的時候對赤黴素比較敏感,溫度低的時候濃度可以越來越低。赤黴素的施用應與追肥結合,增產效果更顯著。
秋播菠菜播種後30天即可收獲,之後每隔20天左右收獲1次,* * * 2-3次。春播菠菜通常壹次收獲。初秋菠菜畝產約180kg,晚播可達300kg左右。越冬菠菜畝產可達375公斤左右,春菠菜畝產接近早秋菠菜。
種了種子的菠菜可以晚播,壹般在5438年6月+10月。如果早春晚播,植株長得不多但抽薹快,不利於植株選擇,影響種子產量和質量。抽薹前可以收割兩次,按照行距20?23cm種子。抽薹時,將絕對雄株全部拔除,以利於通風透光,保留部分營養體雄株,以利於授粉。種子植物的葉子變黃,種子成熟,整株拔起,幹燥,脫粒,清洗,然後儲存。
常見的蔬菜種植方法:綠色蔬菜
1.選擇土塊:選擇土層深厚、灌溉條件好、對土壤、水質、空氣無汙染的水田和旱地。
2.良種選擇:充分利用當地農民綠色蔬菜品種優勢,選擇無病無蟲的健康綠色蔬菜原種,凈化復壯,統壹提供。
3.適時播種:壹般以10的上旬為最佳播期,以中稻田或大豆、花生收獲後的空閑地為苗床。按1:7的苗床與田地比例育苗,使床土細而平整。
4.合理密植:苗木30天後移栽,6月中旬165438+10月移栽。壹般行距66.7厘米,株距33.3厘米,畝產3000株。如果土壤肥沃,應在陰天或晴天的早、後期移栽幼苗,栽後澆1次生根水。
5.科學施肥:青菜是越冬作物,生長期長,吸收力強。第1次施肥在種植後3-5天進行,每株施500克火泥灰;移栽後60天進行第二次施肥,可施用稀釋後的人糞便。蔬菜不病蟲害,不用打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