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稱:愛爾蘭
拼音:ài ěr lán
註音:ㄞˋ ㄦˇ ㄌㄢˊ
愛爾蘭語:Poblacht na h?ireann或?ire;
英語:Ireland
簡稱:Eire
首都:都柏林
面積:70282平方公裏
電話區號:+353
時差:格林威治時間G.M.T +00:00
國家級網絡域名:.ie
國花:白三葉草
國鳥:蠣鷸
國犬:凱利藍梗
因全國草地遍布,所以又有“綠島”和“綠寶石”之稱。
愛爾蘭位於歐洲西部愛爾蘭島的中南部,西瀕大西洋,東北與英國的北愛爾蘭接壤,東隔愛爾蘭海與英國相望,海岸線長3169公裏,中部是丘陵和平原,沿海多為高地;最長的河流香儂河長約370公裏,最大的湖泊為科裏布湖。愛爾蘭島是不列顛群島最大的島嶼之壹,它南北長475公裏,東西寬275公裏,全島面積為8.4萬平方公裏,其中5/6的面積屬於愛爾蘭***和國。愛爾蘭國土由中部平原和環列四周的濱海山構成,形似壹個邊緣陡峭的盆地,南北高中間低;中部平原占全國總面積的壹半以上,海拔30~120米,間有海拔200~300米的低丘,這壹地區被茂盛的森林覆蓋,綠地遍野,是理想的草原牧場。東部和北部山脈海拔700~900米,南部山脈在海拔700~1000米之間;西南沿海懸崖陡峭、怪石嶙峋。山中多洞穴、暗流;濱海山地久經侵蝕,山體為寬谷分割,有利於內地與沿海之間的交通。愛爾蘭的海岸線長達3000多公裏,其東部海岸比較平直,缺乏天然良港;西部與南部的海岸線犬牙交錯,綿延起伏、極富變化。
地理位置:歐洲西部,位於北大西洋愛爾蘭島上,英國島西邊。東北與英國的北愛爾蘭相連,東隔愛爾蘭海與聖喬治海峽和大不列顛島相望,西臨大西洋。
地理坐標:北緯53度/西經8度(53°N,8°W)
總面積:70280平方公裏(占愛爾蘭島的84%)
土地分布面積:68890平方公裏
水分布面積:1390平方公裏
面積比較:比重慶市小壹些,比寧夏回族自治區大壹些。
國土邊界線:總計360公裏。接壤國家:英國,360公裏。
海岸線:1448公裏
海洋主權:領海,12海裏;專署捕魚區,200海裏
氣候:氣候溫和濕潤,為典型溫帶海洋性氣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四季區別不明顯。年平均氣溫在0℃到20℃之間。長年多雨,晴朗天氣約占全年1/5時間。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以及大西洋盛行西南風的作用,愛爾蘭氣候平穩,全國氣溫基本壹致。冬季4- ℃,夏季14-16℃。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
地理:愛爾蘭為島國,位於歐洲大陸的西北海岸。面積70282平方公裏,綠蔭遍布,河流縱橫。
地形:全島被小型丘陵環繞,中部相對較低,是河、湖縱橫的低地。部亦多湖泊。河流以香農河最長,余皆短小。全島被東西走向的利菲河分割為南北兩部分。西卡朗圖厄爾山是全國最高點(海拔1041米)。大西洋沿岸港灣曲折深切,多良港。東岸較平直。
極制點:最高點為Carrauntoohil 山,1041米;最低點為大西洋,0米。
自然資源:天然氣,泥煤,銅,鉛,石墨,鋅,銀,重晶石,石膏,石灰石,白雲石。
鉛鋅礦儲量豐富,是歐洲最大的鉛鋅生產國。泥煤分布占全國面積的13%。天然氣儲量估計為382億立方米。所需能源的70%依靠進口。
土地應用比例:
耕地:16.82%
永久耕種土地:0.03%
其他:83.15%(2005年)
水田:無
可再生水總量:46.8立方公裏
淡水抽取量(家庭/工業/農業):
總:1.18立方公裏/年(23%/77%/0%)
每人:284立方米/年(1994)
自然風險:無
環境-現行問題:水汙染,特別是湖泊,問題來自農業廢品
環境-國際協議:
加入《空氣汙染》、《空氣汙染-氮氧化物》、《空氣汙染-硫磺94》、《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氣候變化-京都議定書》、《沙漠化》、《瀕於滅絕物種》、《環境變異》、《危險廢物》、《海洋法》、《海洋傾廢法》、《臭氧層保護法》、《船運汙染》、《熱帶木材83》、《熱帶木材94》、《沼澤地》、《捕鯨》
已簽定,但未批準:《空氣汙染-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海洋生物保護法》
註釋:是北美洲和北歐之間重要的海空戰略樞紐。40%的人口居住在都柏林的100公裏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