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勒是我第壹次接觸的西餐中常見的香料。羅勒的種類很多,不同種類的羅勒氣味略有不同,比如茴香羅勒和檸檬羅勒。它也用於中餐。我們更習慣稱之為九層樓,但意大利美食中常用甜羅勒。
新鮮的羅勒葉特別甜,特別香,但是我覺得平時用的羅勒幹片不會太差。羅勒的味道有點像茴香,煮到最後放入菜裏,香氣濃郁。我最喜歡用番茄做羅勒番茄意大利面,吃起來特別甜。
除了食用,羅勒還有藥用價值。可預防蚊蟲叮咬,治療皮膚濕疹、瘙癢、跌打損傷,具有活血解毒的作用。科學家還發現,它可以用來治療血小板和其他疾病。
迷叠香的英文名來自壹個傳說:聖母瑪利亞抱著小耶穌逃到埃及時,把鬥篷披在壹種開小白花的植物上。第二天,她發現白色的花變成了藍色的小花,所以這種植物後來被稱為“瑪麗玫瑰”。希臘神話中也有關於迷叠香的傳說,可見其歷史悠久。在西方自然療法中,每天將幹迷叠香浸泡在橄欖油中並按摩四肢,據說可以放松身體,有助於肌肉萎縮的恢復。
迷叠香作為壹種食用香料,是薄荷的近親,具有提神醒腦的作用,有助於增強記憶力。我覺得有點姜的味道,味道有點沖。在烤肉、烤土豆或煎魚中加壹些,可以增加肉的香氣,還可以用來泡茶、泡酒、做壹些西式點心。
歐芹,又名法國香、香菜、歐芹,聞起來像芹菜。我不太喜歡,就像香菜。它的作用很像中餐中的香菜。經常在湯和蔬菜快熟的時候撒在上面,或者作為蔬菜、水果沙拉等涼菜的裝飾配菜。
雖然香菜通常只是餐桌上的配角,但它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包括維生素K、維生素A、維生素C、胡蘿蔔素、葉酸和鐵。西醫界推薦歐芹治療腎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統疾病,也會用於牙齦的抗菌治療。在吃了洋蔥、大蒜等味道較重的東西後,嚼壹些歐芹葉可以去除口腔中的異味,使口氣更清新。
烹飪界有句話叫“拿不準的時候就用百裏香”(不知道用什麽調料的時候就用百裏香),可見百裏香是壹種非常萬能的香料,味道辛辣,還帶點檸檬味。它可以用來給肉、蛋和蔬菜調味。它是餐飲業中非常重要的香料,用於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阿拉伯、土耳其和印度菜肴中。在古希臘,百裏香是勇氣的象征。如果妳告訴壹個人他有百裏香的味道,那意味著他是壹個戰士,這是壹個很高的贊美。
百裏香別稱地椒、地椒、焦山、焦山、百裏香,但也用於中餐。李時珍《本草綱目》也記載:“味微辛,土人食煮羊肉,味美。”陜北鐵鍋燉羊肉,磨好的辣椒葉無論如何都是不可或缺的調料,可以去除腥味,增加肉的鮮味。
百裏香也有著悠久的藥用歷史,我國對其藥用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有助於驅寒、止咳、咽喉腫痛、消炎。我曾經看過壹本書,講的是百裏香食療治療感冒的壹種方法:將新鮮的百裏香、蜂蜜、檸檬汁、鼠尾草壹起熬煮,可以緩解感冒、發燒、咳嗽的癥狀。
牛至是披薩草。顧名思義,它是意大利披薩中必不可少的調料。聞到它,就會聯想到披薩。當它被用來制作通心粉和意大利面時,它還會增加味道和顏色。它與番茄和奶酪的味道非常協調。曬幹的比薩草比新鮮的比薩草味道更濃,烹飪時用曬幹的比薩草更好。
比薩草還有藥用價值,主要對預防流行性感冒、治療中暑、腹痛、嘔吐、小兒食積有幫助。
中世紀的歐洲人用蒔蘿驅魔,其實是因為它有安神的作用,可以減輕恐懼,帶來壹種放松的感覺。蒔蘿也與愛情有關。在古代歐洲,如果妳喜歡壹個人,妳會在那個人的口袋裏放壹些蒔蘿來表達妳的心意。
蒔蘿作為西餐的調味品,主要有兩個用途:壹是做魚(尤其是海魚),二是腌制黃瓜。這主要是因為蒔蘿的味道很濃,可以去腥。蒔蘿存放時要和其他食物分開存放,接觸到的食物容易感染。
肉桂是人類最早發現和使用的香料之壹。壹開始我分不清肉桂和桂皮的區別,很多地方會把這兩種香料搞混。
我買兩種香料對比,不難發現其實很好區分:從外表看,肉桂厚,體積小,顏色淺,肉桂薄,體積大,顏色深;從口感上來說,肉桂偏甜,適合制作蘋果派、蛋糕、咖啡、奶茶等甜品飲料,而肉桂略苦,更適合燉肉和烹飪。
鼠尾草科有900多種植物。鼠尾草作為壹種廚房草本植物,氣味很濃,有時甚至有樟腦丸的味道。因此,它非常適合與西餐中壹些油膩的肉類和奶制品壹起烹飪,意大利菜也會用它來煲湯,因為它不僅能有效去除肉類的腥味,還能幫助分解脂肪。如果添加到香腸等食品中,還具有殺菌、防腐的作用。
鼠尾草不僅在廚房中占有壹席之地,自古以來還有更廣泛的醫療用途。它的拉丁名“鼠尾草”意為“治愈”。可抗菌消炎、止血解毒、消腫止咳、止瀉退燒。它對治療喉嚨痛和口腔潰瘍也有效。它在中世紀的歐洲幾乎被視為“靈丹妙藥”,現代醫學認為它能抑制乙酰膽堿酯酶。
除了以上的,還有很多草藥和香料,不過我覺得這些常見的就足夠我平時做西餐了。有時候不用拘泥於這些調料的固定用法,根據自己的口味和需要自己做菜的時候自己添加食材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