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落花生》教案

《落花生》教案

寫教案要從實際情況出發,要寫適合學生的教案!下面我為大家分享《落花生》教案,歡迎參考!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含義,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讀全文,或背誦全文重點段落。

3、在學習中,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重點、難點:

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花生(實物),生詞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壹、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導語:老師出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來,打壹植物。

謎面:麻屋子,紅帳子,裏面睡著個白胖子(花生)

根根胡須放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花生)

2、出示花生實物,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這種植物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鉆到土裏長成花生

莢,所以又叫落花生。

話說這落花生啊,它不僅僅是這種農作物的名字,還是我們現代作家學者許地山的筆名。有的孩子就要問了:老師啊,我們的資料上寫的他的筆名是落華生啊!其實呀,因為在古代,還有就是許地山生活的那個年代,常常把花寫成華,所以落華生就是落花生。這麽壹來,壹邊是壹種普通的農作物,壹邊是我國著名的現代作家學者許地山有這麽壹個筆名,妳對這個筆名有什麽疑問嗎?(為什麽作者以“落華生”作為筆名呢?)

今天這節課啊,我們就來學習許地山的散文名篇(板書課題),請大家齊讀。

咱們看看能不能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了解許地山筆名的含義,同時還要看看這篇著名的散文告訴了我們什麽?

二、復習生詞。

出示詞語:吩咐、常常、便宜,石榴,

收獲、榨油、愛慕、分辨、體面。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全文,註意讀準多音字、輕聲詞,讀通句子,同時思考:這篇課文圍繞“落花生”寫哪幾件事?

2、指名回答。

(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3、想想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記敘的)

四、再讀課文,抓重點內容,感悟做人的道理

1、課文先寫了什麽?(種花生、收花生)在哪個自然段。請同學們找出來。誰來讀讀這壹段?

(指導讀好多音字:空地,買種,翻地,播種 。)

(1)談談妳的理解 “居然”(什麽意思?用在什麽情況下? (“居然”就是出乎意料、沒有想到的'意思。)

(2)種花生的過程作者就寫了四個詞,哪四個?(買種,翻地,播種,澆水)這叫略寫。

2、我們看看書上的這幅圖,花生收獲了,他們壹家人有在做什麽呀?(嘗花生、議花生)

(1)妳們找找看課文裏邊,真寫嘗花生的在哪兒呢?(真寫嘗花生的,看看課文的結尾,就那麽壹句話,說“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就那麽壹句,還寫了什麽啊?其實那天晚上我們是邊嘗邊議,可是經過剛才大家的尋找發現,這裏的嘗花生都是寥寥幾筆,而議花生呢,用了那麽多的筆墨,作者為什麽要這麽寫呢?因為是議花生這件事,讓作者獲得了終身的啟示。重要的是,這是這篇文章的什麽?重點。重點的過程作者寫的,什麽?多還是少(多)多,我們用個詞叫作家寫的詳細具體 。

(2)提問:為什麽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為什麽父親來實在很難得?

(父親跟孩子壹起吃飯是很平常的事,對不對?可是作者卻說父親來了很難得。實在很難得,猜猜這是為什麽呀?我簡單的介紹壹下,在中日甲午戰爭失敗之後呢,許地山就跟隨他的父親來到了大陸,那個時候許地山的父親在廣東壹帶做知縣,平時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所以很難跟家人在壹起團聚,而那天晚上天色還不大好,父親也(來了)所以說,(很難得)

讓我們帶著對父親的敬意來讀壹讀這段話,那晚上,預備起。)

3、壹家人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好處的?

(姐姐說味美,哥哥說可以榨油,“我”說便宜,大家都喜歡吃,父親說花生最可貴的是它的果實埋在地裏。)

把三姐妹說的花生的好處用上關聯詞說上壹句話。

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壹個特點。父親對花生作了幾次議論?幾次議論有什麽不同?

(兩次。第壹次把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作比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點進而說明做人的道理。)

(板書:花生 桃子 石榴 蘋果)

(1)讀壹讀第壹處議論,妳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學習小組討論。

(2)妳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四人小組討論。

(3)學生交流。

適時理解:A、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裏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C、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果實最大的區別是什麽?

D、父親認為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花生最可貴的壹點是什麽?妳能用壹個簡單的詞來概括嗎?(板書:藏而不露)

(4)讓我們帶著贊美的語氣來讀讀父親的話。

(5)父親向我們講花生藏而不露的品質是為了什麽?出示父親的第二句話。

“所以,妳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父親的話是不是說不需要外表美?

(6)丁丁和小華這兩們同學讀了這段話後,他們是這樣理解的,是否正確,為什麽?

丁丁說:“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小華說:“凡是埋在地裏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掛在枝頭的上東西都是不好的。”

過渡:父親的話孩子們明白嗎?我是怎麽理解,怎麽說的?

(父親強調的是人要實用,要有內在的美。)父親的話我們明白了嗎?

(7)出示“我”的話:

“那麽,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

理解“體面”、 (外表好看)“講體面” (講究外表好看)“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是怎樣的人?。

(“有用的人”是怎樣的人?“有用的人”與花生有什麽聯系?(板書:有用的人)我們身邊有沒有這種默默奉獻的人?請說壹說。同學們學到這裏,心中肯定充滿了對花生的喜愛之情,贊美之情,好,誰想用自己的話語來贊美花生,贊美許許多多像花生壹樣有用的人。

我愛花生,它的好處很多,它雖然沒有( ),但可貴的是( )。我們的( )不正像花生壹樣嗎?他( )。我贊美花生,我更要贊美( )。)

(8)妳對作者的話理解了嗎?

五、談話解疑,深化教育。

1、妳們知道許叔叔為什麽取這個筆名嗎?

2、師:許地山叔叔在壹篇文章中也談到了他的筆名,他是這樣說的,我們來讀壹讀。

我要像落花生壹樣,踏踏實實地做壹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

現在知道許地山為什麽將落華生作為自己的筆名了嗎?因為他要提醒自己,時刻要做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他是把自己落花生的品質作為自己壹身的追求,這篇文章談論的是落花生,講的卻是做人的道理,這種寫法叫——以物喻人。以前我們也學過這種寫法,還記得是哪篇課文嗎?(《搭石》)

六、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借“落花生”來喻做人的道理。課文以議花生的可貴之處,來說明做人的道理,是什麽道理?學生說道理。

(本文告訴我們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五、課後延伸,說話訓練

1、桃、石榴、蘋果,外表非常的美,使人壹看便生愛慕之心,做這樣的人,這是壹種現代人的追求,也是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明白追求外在美,這沒有什麽不對的。想做什麽樣的人?課後討論討論,下節課,我們就以這個話題開展壹次辯論會,怎麽樣?

2、孩子們,現在我們來做個采訪。采訪壹下在座的各位老師,註重外表是不是不好?要做壹個什麽樣的人?

回去把妳們的采訪寫成壹篇訪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