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崔玉濤談論哮喘[哮喘日談論哮喘]

崔玉濤談論哮喘[哮喘日談論哮喘]

支氣管哮喘又稱哮喘病,在每年5月的第壹個星期二為世界哮喘日。哮喘可分為過敏性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妊娠哮喘、感染性哮喘、藥物性哮喘和運動性哮喘等。本文主要講過敏性哮喘。

環境因素是指各種過敏原,包括刺激性氣體、病毒感染、氣候、藥物、運動、食物等,都可能成為哮喘的誘因。

過敏原是導致哮喘的重要原因。過敏原可分為人體過敏原和人體過敏原。人體過敏原包括灰塵、塵蟎、花粉、真菌和動物皮毛屑;食肉性過敏原主要是外源蛋白,如魚、蝦、肉、蛋等動物蛋白。

人吸性過敏原和人食性過敏原都屬於外源性過敏原。當外源性過敏原首次進入人體時,過敏體質的人可產生大量免疫球蛋白E,如反應素,可固定在支氣管黏膜的肥大細胞上。當人體再次接觸到同壹種過敏原時,過敏原會與固定在支氣管肥大細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E結合,兩者發生反應。這種抗原抗體反應會破壞肥大細胞。釋放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慢反應過敏物質SRS-A、組胺、緩激肽、血清素等,導致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管腔狹窄、粘膜水腫、粘液腺分泌過多,導致哮喘發作。

還有壹種來自體內的過敏原,如細菌或病毒的代謝產物,也是導致這種疾病的壹個原因。這些細菌或病毒的代謝產物促使B細胞產生抗體,如沈澱物或免疫球蛋白M,與相應的過敏原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沈積在支氣管黏膜下,在抗體的參與下破壞粒細胞,釋放慢反應過敏物質SRS-A,引起支氣管痙攣,粘液分泌增多,導致哮喘發作。

大部分哮喘患者都是內外混合過敏原引起的。

過敏體質的人容易患哮喘。皮膚科有壹種病叫特應性皮炎,是發生在哮喘患者身上的蕁麻疹、濕疹等過敏性皮膚病。其實這也是哮喘的壹種表現,與原發性哮喘密切相關。如果哮喘得到控制,特應性皮炎也會好轉。

不管是什麽原因引起的哮喘,都會使細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多,肺通氣不暢,呼氣性呼吸困難;由於細支氣管腔狹窄,通氣阻力明顯增加,使肺泡過度充氣,出現暫時性肺氣腫。支氣管痙攣緩解後,哮喘得到控制,肺氣腫消失。

臨床表現:哮喘發作前,患者咽部發癢或打噴嚏,發作時感到胸悶、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呼吸困難在呼氣時更明顯,發作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常發生在夜間或淩晨。如果哮喘發作持續超過24小時且無法控制,則稱為哮喘現狀。在哮喘的現狀中,患者除了上述癥狀外,還有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冰涼、發紺、呼吸緩慢、呼氣延長、咳嗽頻繁、痰粘等癥狀。如果痰堵塞支氣管,聽診哮音反而消失,說明病情危重。如果支氣管痙攣持續時間過長,還會引起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哮喘持續存在的原因有:未控制的感染、持續存在的過敏原、黏痰、嚴重缺氧和酸中毒。

臨床檢查可見患者胸悶,胸部已觸診有清音,聽診時呼氣中可聽到喘息聲,合並感染時雙肺可聽到濕羅音、呼氣延長、心率加快,部分哮喘患者因缺氧而發紺。實驗室檢查顯示白細胞計數壹般正常,繼發感染時升高。白細胞分類增加嗜酸性粒細胞;痰中也可檢出大量嗜酸性粒細胞;x線檢查示雙肺紋理增多或透光率增高。

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根據反復、突然、呼氣性呼吸困難、咳嗽、咯痰、肺部聽診、喘息等癥狀和體征,結合病史,如發作前有呼吸道感染,或接觸過敏源,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後癥狀和體征緩解,不難診斷。

哮喘發作的治療原則是:糾正缺氧,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止咳平喘,防止繼發感染。藥物可以是萬托林氣霧劑,每次2次;普米克氣霧劑,每次2-4噴;羥丙基茶堿1-2片,每日2-3次;抗生素可用於繼發感染。哮喘狀態應給予吸氧糾正缺氧,改善缺氧;除應用氣霧劑外,還應靜脈註射其他藥物,如支氣管擴張劑、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以盡快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改善喘息的持續癥狀。

哮喘患者在穩定期要適當運動,增強體質,提高反應能力。同時要盡量找出過敏原,進行脫敏治療,還要預防呼吸道感染,清除體內感染病竈。隨著體質的提高,哮喘發作的次數也相應減少。